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刘继  武梦娇 《情报杂志》2021,(3):187-192,103
[目的/意义]重大突发事件对提高国家社会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升网络舆情态势评估能力成为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方法/过程]该文从网络舆情事件特征、关注度、传播扩散度及网民观点倾向等方面构建网络舆情态势评估指标,利用贝叶斯网络构建网络舆情态势评估模型,以“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为例,对网络舆情态势进行评估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对网络舆情事件的测试,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舆情态势评估效能,对“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网络舆情治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丁乐蓉  李阳 《现代情报》2023,(1):120-130+176
[目的/意义]重大传染病疫情因其突发性、社会性、更广泛传播性等特点极易造成舆情扩散式爆发,探究该情境下网络舆情时空分异规律,掌握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民众关注焦点及情绪的演化与分布差异,有助于政府在重大传染病疫情网络舆情中的民众诉求识别、社会情绪引导和相关风险防控。[方法/过程]以南京新冠疫情为例,获取微博舆情数据并划分时空区域,通过Top2Vec主题识别、SnowNLP情感计算等方法刻画重大传染病疫情网络舆情中公众关注焦点及其情感的时空分异规律。[结果/结论]在重大传染病疫情情境下,民众关注焦点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呈现“指向自我→指向他人→指向社会”的趋势。民众情感值在时间上总体呈现趋向积极的递增态势,在空间上体现出一定的“涟漪效应”,边缘带地区民众情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网络舆情信息复杂,多事件之间存在耦合现象,提出利用多属性融合的事理图谱揭示舆情事件发展脉络和演化规律。[方法/过程]以“西安疫情”为实验数据源,提取事件情感因子、事件影响力、事件持续时间等多维属性特征,采用规则模板和语义聚类算法构建舆情事理图谱,从多维视角揭示舆情演化规律。[结果/结论]多属性融合的事理图谱不仅可以从事件链角度揭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路径和发展方向,而且可以从多维视角识别舆情动态发展中的关键事件,为舆情管控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进行舆情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局限]未考虑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的因果事件对。  相似文献   

4.
李中原 《现代情报》2019,39(8):171-177
[目的/意义]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动态监测与防控一直是高校网络安全所关注的焦点。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精准地预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发生和演化,掌握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发生的动态和规律以便对其进行有效地防控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方法/过程]为此,采用信息获取、数据清洗和信息聚类等网络舆情分析技术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监测流程、监测方法和监测内容等予以研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以舆情信息聚类结果为基础,利用人工研判和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提升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动态监测效率,进而可以有效地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实施防控。  相似文献   

5.
李昊青 《现代情报》2018,38(10):43-50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网络谣言传播中的政治安全风险特征、演化机理以及生态治理对策等问题,以期为网络政治安全风险防控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丰富完善网络谣言治理理论。[方法/过程]基于舆情生态和风险治理理论,通过分析网络谣言传播中的政治安全风险特征和演化机理,建立网络谣言生态治理模型,进而提出面向政治安全的网络谣言生态治理的主要对策。[结果/结论]面向政治安全的网络谣言生态治理,可从整体治理、主体联动、风险防控、环境优化等维度,通过建立网络谣言生态治理体系、提高信息主体网络政治素养、构建全过程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健全网络空间安全法制体系等途径进行综合施策和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6.
曾润喜  陈创 《现代情报》2018,38(11):9-13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已经上升为非传统安全问题,网络舆情的治理范式应逐步实现从危机管理向智慧治理的转变。[方法/过程]从非传统安全视角入手,梳理网络舆情的系统性、复杂性和关联性特征,并从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两方面厘清网络舆情演化的动力机理,提出网络舆情智慧治理的新路径。[结果/结论]网络舆情治理要坚持对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预见性治理,实现"治未病"的目标。既要提高非传统安全意识,加强政治安全防范,改善网络舆情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基础;也要借助新信息技术,建立网络舆情治理的一体化决策支持体系、决策仿真平台、人工智能新范式、信息资源共享机制,阻遏网络舆情的不当蔓延,防止其向负面舆论转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利用本体对重大突发事件下网络舆情信息源及要素等进行分析,更好地管理与组织相关数据,为设计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案例数据库奠定基础,进而辅助政府进行精准决策。[方法/过程]分析并提取异源平台网络舆情数据属性与属性值,依据舆情传播过程及要素分析本体核心概念、数据属性及关系,利用UML完成本体数据模型的构建。[结果/结论]为各类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异构信息源统一描述、组织、存储与管理建立了数据模型,为各类突发事件进一步应急决策与防范提供了有力支持。[局限]文章对数据模型的研究未进一步细化和解释相关概念、关系和数据属性,也未完成数据库存储平台的实际搭建并对数据的属性、属性值及数据类型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面向大数据研究网络舆情信息异化机理以及控制模型,是政府控制信息异化程度的关键,为政府应对和治理网络舆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过程]定性分析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异化机理,将网络舆情演化机理模型拓展为信息异化控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仿真研究政府控制信息异化的分类问题。[结论/结果]经过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得出本文构建的信息异化控制模型是可行的,以上理论研究可为政府准确把握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异化程度,制定网络舆情治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郭宝盛  季红颖 《情报科学》2020,38(6):103-109
【目的/意义】通过对重大疫情中的网络舆情危机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为提升我国应对重大疫情危机、构 建清爽的网络空间、维护社会稳定找到出发点和着力点。【方法/过程】通过构建网络舆情传导链和网络舆情危机演 变结构,阐述了重大疫情应对中的网络舆情危机演变的各个阶段形成及运行机理,在梳理其特殊表征和对典型案 例回顾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治理重大疫情网络舆情危机的主要策略。【结果/结论】要从强化政府公信力度、加强网 络媒体管控、引导网民文明用网、防范危机叠加风险、消解国际舆情压力五个方面进行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准确掌握网路暴力事件的演化路径,并及时预测潜在的网络暴力事件,为相关部门治理舆情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研究了网络暴力舆情事件的演进阶段、演进要素及演化路径;从舆情本体、舆情传播、舆情反应三个方面抽取网络暴力事件的相关特性。面向不平衡数据子集,基于多层感知机提出一种融合集成噪声识别与SMOTE算法的网络暴力预测模型。[结果/结论]提出的预测模型准确率达88.7%,且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暴露隐私信息是网络暴力事件发生最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的信息传播成为引导网民舆情的重要工具,如何运用政务短视频导控网络舆情成为政府面临的新挑战。[方法/过程]将政务短视频网络舆情分为舆情事件、网民和政务短视频三个子系统,借助Vensim PLE软件,构建政务短视频网络舆情多主体应对仿真模型,并结合具体案例"黑龙江疫情反弹"仿真分析子系统中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究政务短视频网络舆情传播的动态机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政务短视频网络舆情受舆情事件、网民、政务短视频子系统及其相关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政务短视频可以通过控制三个子系统的相关因素,有效应对和导控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在线社交用户的信息行为对网络舆论生态环境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过程]借鉴"用户画像"的思想,提出了在线社交用户舆情画像的概念,围绕人类动力学研究视角构建了在线社交用户的舆情画像模型,最后从舆情信息传播的时间间隔分布、活跃度分布、时间间隔重标度、交互热度、阵发性和记忆性等方面对在线社交用户信息传播行为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线社交用户"舆情画像"可全面揭示其网络信息行为特征,实现对用户基本信息与舆情传播信息的有效收集、有效识别与定量分析,从而为网络舆情生态环境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针对同一事件新闻报道与舆情评论既相互依存又偏离的现象,通过话题识别与主题关联分析,探索新闻报道引发的舆情评论在主题内容与时间阶段上的异同,拟为研究以舆情评论表达的舆情事件和以新闻报道表达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共振与偏离,进而为探究社会舆情传播规律提供参考,为服务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过程]以拉斯韦尔(5W)模型、LDA主题模型和Python工具为基础,设计研究思路和流程,从腾讯新闻和知乎平台上抓取新闻报道和评论的数据,经过处理加工过后加以分析挖掘。[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舆情事件主题会一定程度偏离社会现实主题,衍生出更多隐性主题;舆情事件与社会现实的发展走向较一致;此外,社交媒体相较于新闻媒体所衍生的舆情事件主题更多,而两者反映的社会现实主题类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构建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预警指标可以及时了解网络舆情信息与信息环境的关系,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预警,维护社会安全和公众秩序。[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调查法,以信息生态理论为基础,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并选择"武汉开通在线问诊"和"杭州开通健康码"两项网络舆情事件,运用多层次模糊评价法进行实证评估。[结果/结论]依据提出的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实证表明"杭州开通健康码"事件具有较高的热度。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舆情当事人作为舆情事件中关注度较高的节点,其观点的信息质量会直接影响群体观点的分化和一致程度,该研究可为把控舆情发展方向、完善舆情预警系统的建设提供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基于有界置信模型,引入了信息质量变量和个体信任阈值,构建了两阶段观点演化模型。通过仿真实验以及案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分析了观点信息质量、观点发布时间和频率对舆论的不同影响作用。[研究结论]研究发现,论据越充足、态度越温和的观点,越容易影响公众的舆论走向;舆情当事人持有的观点及其信息质量不同,选择介入舆论的时间不同;舆情当事人观点发布频率对最终舆论存在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深入探究"互联网+国家治理"提升我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治理能力的内在机制,为我国建立起一套现代化的重大疫情"预防—识别—控制—消除—复苏"防控体系,打赢突发性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事件的具体实际出发,深入剖析了"互联网+国家治理"破解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出当前我国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治理问题。[结果/结论]从政府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危机治理的意识层面、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三个维度综合提出信息化背景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治理能力提升的具体路径,从而为我国数字政府的建立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网络舆情中信息间的竞争传播更符合社交网络的真实情境,研究舆情事件中多元信息竞争传播的演化机制有助于政府和媒体有效监控舆情、引导舆论。[研究方法]结合舆情事件多信息传播特点,加入信息犹豫者和信息接触率,构建二元信息竞争的SH2IR模型,仿真同步和异步情景下二元信息的竞争演化过程。[研究结论]研究表明,在同步传播模式下,单独增强信息接触率、传播转化率、犹豫转化率以及置换率,都可以扩大信息的传播;在异步传播模式下,信息发布的越早,传播范围越广,但单独增强传播参数对传播效果影响较弱,同时提高信息的传播参数时传播行为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18.
赖胜强  张旭辉 《现代情报》2019,39(9):115-122
[目的/意义]网民对突发事件的评论和传播会造成涉事组织的网络舆情危机,影响组织的声誉和形象。而网民的情绪化传播是引发网络舆情危机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缺乏对网民情绪化传播机理的研究。[方法/过程]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D&G辱华事件为对象,以网民对事件的评论内容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结论]通过三级编码归纳出情绪化传播的形成要素,构建了网络舆情情绪化传播的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对舆情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舆情进行监测有助于相关舆情管理部门对舆情信息传播进行有效引导,促进舆情事件良性发展。[方法/过程]本文基于信息熵理论,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估指标体系,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监测模型,针对舆情指标隶属度结果对监测等级进行分类。本文以新浪微博舆情热点话题"鸿茅药酒"作为数据源获取数据进行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分析。[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热点话题"鸿茅药酒"事件的影响力级别为Ⅳ级,需舆情管理者及时监测舆情发展和走势。通过最终监测值对照监测级别可以帮助政府及相关舆情管理者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监测和引导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