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一个共同体,大学具备实现知识创造价值的组织基础。作为专业共同体,大学得以达致以知识为核心的专业目的;作为利益共同体,大学在创造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确保各主体参与共同事业;作为价值共同体,大学组织建设具备价值理性的引领;作为命运共同体,大学各主体在共同事业中相互成就。但在现实中受制度模式、传统惯习等复杂因素影响,大学内外部各主体间产生了重重矛盾,师生之间“分道扬镳”,基层组织间“壁垒丛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产生文化隔阂甚至对立,即使是教师也发生了内部群体分殊。这导致了大学共同体的整体性分化,大学知识生产的组织基础面临瓦解的风险。重塑大学共同体应是大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这要求进行有效的大学内部治理设计,包括以促进知识发展为治理导向,为各利益相关主体实施合作提供共同基础;改变“物化”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建立文化驱动发展新模式;强化建立组织信任,为重塑大学共同体提供文化和心理基础;适应知识生产模式转变,促进大学内部组织协同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2.
大学治理离不开全球治理的国际政治环境,西方"逆全球化"动向与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形成价值张力,大学治理模式出现新的可能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全球化战略的理论和实践支点,为讨论大学治理全球化提供了思想资源。理论上的大学治理全球化存在统一模式,但不是当前模式的任何一种。中国大学治理模式"强政府"的制度特征和兼容并蓄的文化基因为全球大学治理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大学治理全球化的实践逻辑,为大学治理全球化提供了在组织、国家和全球层面的治理框架:构筑以信任为特征的大学内部治理,构筑以提升大学治理能力为核心的大学外部治理,构筑以人类命运为支点的大学治理全球化。  相似文献   

3.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大学的立身之本,因而也是大学英语教育在新时代所必然肩负起的历史使命。为了迎接新时代、新挑战,大学英语教育的指导思想需要向"中国的外语教育"理论,"扎根中国、面向世界、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二语习得"理论,"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理论和"明辨性思维培养"理论转变。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大学英语教育能够很好地完成习近平教育思想指导下的立德树人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4.
大学与中小学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是教师教育改革寻求内生性动力与结构性资源的一种新探索。然而,在共同体培育过程中存在着文化冲突、机制缺失、利益失衡等问题。因此,可从构建坚实的合作基础和保障、形成合理完善的组织机制、建构利益公平分配的协调格局等方面探索有效合作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全国性课程改革为契机,通过教育实习、教育培训、建立研究团队和“学习共同体”发展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以教育实习为纽带,深入教育实践第一线;通过教育培训,统一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意识与思想;建立研究团队,在合作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建立“学习共同体”,巩固合作伙伴关系的稳定性。促进学校间的交流、合作及相互发展。  相似文献   

6.
公民意识关涉到公民能否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履行自己的义务,自觉参与共同体的构建。大学作为公民教育的主阵地,应该通过培育学生"敬重的心理,合作的精神以及追寻至善的信念",从而塑造良好的公民意识,应对公民意识的危机,以实现公民与政治共同体的协和。  相似文献   

7.
将组织塑造成利益共同体、价值和理想共同体被认为是管理的双重使命,现代大学的发展务求围绕这一使命,凝炼大学文化,引领大学走向卓越,争取利益均沾,实现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理想共同体的有效对接,以开放的心态经营大学,积聚精神势能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雅斯贝尔斯大学理念的逻辑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斯贝尔斯的大学理念的理论核心是"生存",大学是"求真的生存共同体"。该理论的三大支柱是:生存主体的绝对意识的塑造;生存主体间自由的交往;生存共同体对真理的追寻。  相似文献   

9.
创新人才是各级各类教育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这就需要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共同体"。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既有所"需",也有所"困"。必须构建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机制,包括建立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合作机制、大学选拔人才的多元机制和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人类社会合作共赢、加强全球开放合作、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促进全球繁荣发展的时代选择。全球职教命运共同体属于典型的领域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领域的具体体现,其理论内涵是基于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需求构建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规范性导向和交往秩序。构建全球职教命运共同体是应对世界经济下滑、对接全球劳动力市场需求、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完善全球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现实需要,意义重大。建议从理念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制度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行动共同体五个方面着力构建全球职教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大学制度与大学特色发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独特的办学理念是学校特色形成的基础,理念转化为特色需要以制度作中介,大学制度是大学特色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大学制度的目的和主体是大学内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大学制度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12.
大学标准与现代大学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以后,反映在道德与价值观以及泛行政化倾向上的、有悖于大学精神的文化问题日益突显出来。为了提升高等教育品质,重建大学精神,我们需要努力克服所存在的大学缺失,研究大学标准问题,跳出专业标准的范畴,而不要遗忘了人文标准。我们需要解决思想道德建设、软环境建设以及学生的地位和大学中的服务等几个问题,以更好地发挥大学的基本功能,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新大学。  相似文献   

13.
从大学文化的视角看大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大学的内在发展规律思考和探索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建设大学的问题,是我国大学发展与改革的关键。从大学文化的角度解读大学,提出大学是哲学的、大学是科学的、大学是文化的以及大学是艺术的。  相似文献   

14.
从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出发,根据图书馆教育职能的特殊地位与作用,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应强化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转化图书馆员的行为理念和深化图书馆的服务内容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创业型大学:研究型大学的挑战和机遇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2 0世纪下半叶 ,部分研究型大学奋起创新创业 ,造就了一种全新的大学模式 :创业型大学。创业型大学以提高国家竞争力、生产率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创业创新精神为己任 ,以提高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和水平为目标。创业型大学的这种“社会服务”改造和提升了大学第三功能的形式与内容 ,也改造了传统研究型大学的精神和面貌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校园如何发展成为高等学校关注的话题。作者总结归纳了国际上几种成功的校园布局与办学模式,以期对国内大学探索新校园的建设与新的办学模式的构建有所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Previous economic studies of the Open University have concentrated on the cost side; this paper looks at the output of the Open University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universities. In 197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were included in the two second level economics examination papers (D222 and D282); norming data for these questions had already been generated for thousand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 1970 to 1973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Economics Education project. The findings show that OU students score at the same level as first year conventional university students in microeconomics, and sco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ird year CU students in macroeconomics. To check whether the favourable performance of OU students was due to being “test-wise” in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two essay questions from the 1976 Open University D282 paper were set in a conventional university and a “blind” marking exercise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OU students performed at least as well as their CU counterparts. Further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check on the effect of students previously having taken OU economics courses and whether OU economics students are representative of all students.  相似文献   

18.
19.
论大学复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学复兴即大学精神的复兴,就是要使大学祛除科学主义、工具主义之魅,不断引领社会,使大学与社会保持一定的张力,崇尚学术自由,实现大学自治,坚守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