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关注从传统农业技术行业到现代农业物联网行业的转型,选择组织学习视角、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转型过程中行业主导企业和跟随企业的认知和行动倾向演化进行研究,揭示组织惯例的演化过程机理并构建演化过程模型。研究得出:行业惯例的演化主要经历主导企业组织惯例的演化、行业跟随企业组织惯例的演化以及新行业惯例的形成三个阶段;组织学习是促使行业惯例以及行业中个体企业的组织惯例实现演化的关键,其中主导企业依赖试错学习实现主动式演化,而跟随企业依赖效仿学习实现被动推动式演化;尽管行业惯例演化过程中不同类型的企业依赖于不同的学习模式,但组织惯例演化的根本均在于通过参与者的有效沟通与互动形成新的共同理解和一致性行动。  相似文献   

2.
复杂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转型的过程机制研究/FO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少军  焦豪  冯臻 《科研管理》2011,32(1):60-67
    摘要:战略转型作为企业对动态变化环境的一种适应,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企业动态能力作为一种改变能力的能力,对企业战略转型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本研究从动态能力理论的视角分析企业战略转型的过程传导机制,认为转型背景下的动态能力由环境洞察能力、学习吸收能力、变革更新能力及整合重构能力构成,提出了企业动态能力、战略转型要素和转型成功之间的关系模型框架。随后的纵向案例研究表明:(1)企业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下能够实施战略转型并获得成功的前提与关键是具有与环境变化相匹配的动态能力,动态能力通过影响战略转型的关键要素,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转型成效;(2)动态能力对战略转型的影响是持续进行、不断提升的过程,企业只有持续培育和提升动态能力,才能顺利推进转型。    相似文献   

3.
马鸿佳  王亚婧 《科学学研究》2024,(1):146-157+182
数字经济时代下,制造企业利用大数据资源促进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运用Mplus8.0软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SEM),以427家制造企业为样本,结合动态能力理论和组织惯例理论,对制造企业大数据资源、数字动态能力、组织惯例更新与数字化转型绩效之间的影响展开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大数据资源、数字动态能力的3个子维度:数字感知能力、数字利用能力和数字重构能力以及组织惯例更新都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绩效;数字利用能力、数字重构能力和组织惯例更新分别对大数据资源与数字化转型绩效关系具有中介效应;数字动态能力和组织惯例更新对大数据资源与数字化转型绩效关系具有链式中介效应。本文将在理论上拓展数字化情境下大数据资源对数字化转型绩效的影响研究,推动从动态能力理论和组织惯例理论研究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探索;在实践上有助于指导制造企业在动态环境下借助大数据资源,提升数字动态能力,加快组织惯例更新,进而实现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4.
动态能力视角下的战略转型过程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动态能力能够使企业适应动态变化环境,对战略转型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从动态能力视角分析转型过程机理,认为转型背景下动态能力由环境洞察能力、规划设计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和变革领导能力构成,提出动态能力视角下的战略转型过程机理模型,阐述模型中各维度关系及作用路径。随后纵向案例研究表明:(1)转型动因、动态能力、转型准备、转型实施、转型整合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影响战略转型的主要因素。只有明确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才能更好实施转型。(2)转型关键在于具备能够抓住转型关键因素的动态能力。动态能力贯穿转型全过程,能够使企业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有效整合资源,顺利推进转型。  相似文献   

5.
平台企业创新过程中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但现有研究忽略了风险治理的复杂性。本文针对网络平台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风险治理影响因素的多层次性,构建了组织层面和网络层面影响风险治理能力的分析框架。通过问卷调查,采用多层次线性模型进行探索。结果表明:企业家特质对网络风险治理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这一作用过程通过战略创新系统来实现,组织动态能力也可以促进组织打破闭合学习效应,刺激自主创新意愿,增强开放式创新能力,从而提升网络风险治理能力。因此,风险治理必须注重企业家素质的强化,加强创新战略体系建设,加强组织内部创新制度建设,增强资源互动能力,提升组织层面与网络层面这两个层面的作用力和匹配度,从而增强应对模糊条件与众多风险的硬实力。本研究对于平台企业突破风险牵制、提高创新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服务逻辑向制造业延伸正在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此情境下,制造企业如何实现创新能力发展这一关键问题并未得到有效回答。针对此问题,本文从制度逻辑观出发,对制造企业结合制造与服务逻辑实现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予以系统分析。通过对海尔集团1984-2017年服务化转型历程的纵向案例分析发现:海尔通过在组织内部持续调整制造与服务逻辑关系,实现了创新能力多样性与独特性的双重发展。进一步的机理研究发现:当企业调整制造与服务逻辑向心性时会引发能力习得,从而获得新的能力;当企业调整制造与服务逻辑兼容性时会引发能力转型,从而修改已有能力。本研究突破了以往研究只关注服务逻辑的视角局限,从多元逻辑共存视角回答了服务化过程中制造企业创新能力发展问题;揭示了企业在不同阶段结合多元逻辑方式、推动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为从制度视角解读创新能力的异质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制造企业服务化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企业环境战略的转型内容和转型路径两方面论述企业环境战略转型的内涵,厘清员工层面、组织层面和领导者层面的环境战略内容变化以及不同类型环境战略之间的转型路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现今所处的动态环境背景,分析企业战略导向、内在环境、外在环境、企业管理者等关键要素在环境战略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构建一个企业环境战略转型的理论框架。为证实环境战略转型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还阐述环境战略转型在各职能层面和整体战略层面的作用效果,并构建一个企业环境战略转型作用效果框架。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前很多传统企业的战略选择。然而,已有文献对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与内在机理缺乏深入研究。借助科技给予与意义建构理论视角,通过对典型企业——双星集团的案例研究,文章对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与内在机理进行了探索性分析。文章发现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包含转型发起、形成共识与转型实现三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由行为主体和数字化技术形成的二元结构是数字化转型给予形成(即阶段性转型认知)的社会基础。文章进一步揭示了支撑企业转型的四种数字转型给予,包括:数字化战略给予、共享的数字化战略给予、数字化业务战略给予与数字化业务战略实现。意义建构是促进转型给予形成的主要机制;意义解构和意义给赋是高层次主体影响低层主体意义建构的主要方式,也是实现过程转换的主要机制。文章打开了数字化转型过程黑箱,对IT驱动的组织转型研究和相关理论进行了有效补充,也为我国传统企业转型与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数字化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将战略思维从产品主导逻辑升级为服务主导逻辑,以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基于能力重构视角深入分析3家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主导逻辑升级现象。结论显示:企业从产品主导逻辑向服务主导逻辑的升级可以解构为核心资源、价值创造以及创新模式的转变,能力重构在这一主导逻辑升级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机制,具体表现为适应能力重构、学习能力重构与创新能力重构。本文最终所形成的理论框架,填补了现有文献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主导逻辑升级现象关注不足所造成的理论缺口,并对实践中欲利用数字化实现主导逻辑升级的企业给出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林海芬  海淼 《科研管理》2024,(2):117-126
高质量发展战略下,优秀的中国企业试图通过高端化战略变革突破低端锁定。但面对内部资源困境嵌套、外部合法性不足的“逆境”,高端化战略变革尚未找到有效资源调整方式同时塑造内部非规模和外部规模自由资源优势。对此,本研究展开对飞鹤、竹叶青、雅迪高端化变革实践的多案例研究,探索企业通过非规模自由资源重构突破逆境实现高端化战略变革的过程机理。研究发现:(1)中国企业高端化变革先后经历“合法性创建”“合法性提升”阶段,相应的,非规模自由资源重构机制也由“补偿重构”向“差异重构”演变;(2)其中,两种重构机制均突破单一重构模式并创新性融合混合、内部重构模式,从而共同塑造非规模和规模自由资源优势;(3)进一步,两种重构机制在实践过程中创新性借助组合型资源杠杆调整内外部资源,并通过杠杆应用降低资源获取、调整的时间和费用从而整体降低重构成本,但不同企业对相同杠杆的使用略有差异。本研究结论为中国企业突破逆境实现高端化战略变革提供可参考的资源重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崔淼  周晓雪 《科研管理》2022,43(4):75-82
   近年来,传统企业纷纷抓住数字技术机遇,致力于进行数字导向的战略更新活动。然而,现有文献对于传统企业数字导向战略更新前因变量的探讨还比较有限。本研究基于IS战略化和战略实践观,提出了“战略化活动-忘却学习-数字导向战略更新”的研究框架,构建了自上而下的创业导向活动、自下而上的组织即兴活动,通过组织忘却学习影响数字导向战略更新的理论模型。本文采用两种研究方法,即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方法,探讨数字导向战略更新的前因及实现路径。研究表明:创业导向和组织即兴均有利于传统企业的数字导向战略更新;忘却学习分别在创业导向与数字化探索创新、组织即兴与数字化探索创新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本研究细致刻画了传统企业如何通过忘却学习进行数字导向战略更新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环境规制作为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全新变量,必然会对企业行为和绩效产生冲击。企业要实现经济绩效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必须构建主动型的环境战略。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探讨环境规制下企业环境战略转型的过程机制。研究认为:环境规制在直接催化环境战略转型的同时也促使企业通过组织学习不断更新提升动态能力;企业动态能力则通过影响转型时机、构建转型支撑体系以及选择转型路径推进企业环境战略的转型。该研究对企业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环境战略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数字创新作为制造企业创新的新范式,其关键内涵和实施过程正成为学界和业界重点关注的研究问题。基于数字创新、数字化能力文献以及战略—能力匹配理论视角,探究制造企业数字创新战略实施重构其关键数字化能力的作用机制和路径。通过格力电器的纵向案例研究发现:第一,制造企业数字创新实施过程分为数字流程创新、数字产品创新和数字服务创新三个阶段,数字创新战略可分为效率型、新颖型和融合型三种类型导向;第二,数字协同能力、数字创新扩散能力和数字价值化能力三种数字化能力分别起到主导作用,数字化能力重构的方式包括进化式重构、替代式重构和共创式重构;第三,在不同数字创新阶段,数字创新战略实施重构数字化能力的过程机制存在差异。具体体现为,在数字流程创新阶段,企业效率导向的数字创新战略通过进化式重构方式形成数字协同能力。在数字产品创新阶段,企业新颖导向的数字创新战略通过替代式重构方式形成数字创新扩散能力。在数字服务创新阶段,企业融合导向的数字创新战略通过共创式重构形成数字价值化能力。本文打开了制造企业实施数字创新战略重构其数字化能力的过程“黑箱”,为制造企业开展数字创新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4.
转型中的中国,亟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构。针对此领域三个研究缺口,结合知识结构视角,基于376家高技术企业数据,研究知识搜寻跨边界协同对自主创新能力不同结构类型的选择机理,检验在引发自主创新能力各结构类型形成过程中,知识搜寻之间是否和如何存在跨边界互补行为,带来协同效应。进而得到若要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重构,知识搜寻应该如何变化的对策。对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聚类分析,揭示其三种结构类型:知识同化能力主导型;知识同化、集成能力为主型;知识同化、集成和创造能力高水平均衡发展型。针对在引发自主创新能力不同结构类型的知识搜寻间是否存在跨边界互补行为和协同效应这一争论,并对知识搜寻跨边界协同和自主创新能力结构类型间进行了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自主创新能力各结构类型形成过程中,知识搜寻跨边界协同的内涵特点和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海兵  杨磊  许庆瑞 《科学学研究》2020,38(6):1096-1107
后发企业高效追赶模式的内在机理及技术创新能力如何演化已经成为学术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纵向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对华为公司1987-2018年的技术发展历程展开研究,试图从“创新战略--创新范式--技术创新能力”整合性研究视角探讨后发企业实现高效追赶的微观机制,刻画其技术创新能力演化轨迹。通过研究本文发现:第一,后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是从模仿创新能力到初级二次创新能力到成熟二次创新能力再到集成创新能力,最终走向原始创新能力的过程,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从技术距离、技术效率、技术储备三个更加聚焦技术层面的维度进行测度;第二,与后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匹配的创新战略经历了“市场利用性--市场利用和技术利用—高市场探索性、低技术利用性—高市场探索性、高技术利用性—市场探索和技术探索”的演化过程,创新范式经历了 “技术驱动—技术追赶—技术与市场并驱—市场拉动—市场超越”的演化过程;第三,探索性尝试从知识生态的视角挖掘后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的内在机制,即知识循环机制、知识演化机制、耗散结构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6.
组织双元能力是指企业同时进行探索和利用的能力.本文在战略—业务学习框架下试图解释信息系统对双元能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分析华为公司研发信息系统(IPD)的实施案例,发现新兴的信息系统触发了组织的战略性和业务性学习,而正是这两类学习辅助了新兴技术在企业发生作用.具体表现为,高层管理者的战略性学习有助于克服系统实施在认知层面的障碍,通过反思和解读活动,战略性学习将探索和利用活动统一在组织的愿景、协作文化及薪酬机制下;而中基层管理者及员工的业务性学习有助于克服企业实施系统在行为方面的障碍,通过集成和制度化活动,业务性学习将探索和利用活动在组织内进行分离或重新组合.两类学习活动相互配合使企业通过研发信息系统实现了投资、流程和绩效上的双元能力构建.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后发企业组织惯例的形成机理及其演进规律,追踪动态情境下企业突破惯例路径依赖构建差异化组织惯例的微观基础,架构一个基于资源能力视角下组织惯例生成与演化的理论框架。依据这一研究框架,对飞鹤集团进行纵向案例研究。研究发现:(1)组织惯例的生成是组织学习形成共同认知,并在执行异动实践修正下反复交互直至稳定的过程;(2)资源能力作为企业依据环境变动并通过资源管理过程将情境信息内化的重要手段,是驱动组织学习与执行异动交互突破惯例路径依赖构建差异化组织惯例的关键;(3)组织惯例在外部环境刺激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反馈下呈现“操作惯例—搜寻惯例—柔性惯例”的演化轨迹。  相似文献   

18.
战略创业理论强调资源战略管理基础上的自主创新与新产品研发,对战略创业行为的实现过程与内在驱动力解释不足。并且它的研究对象是发达国家的技术先进企业,对发展中国家代工企业如何突破路径依赖以及实现技术与品牌升级指导作用有限。为解决此问题,本文对比亚迪公司从OEM到OBM的转型升级路径做了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代工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关系构建、模仿学习、创新投入以及国际化行为,实现战略创业,推动代工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还发现,企业家创新理念与机会感知能力是代工企业实施战略创业行为的内在驱动力,而"脚踏实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强化调节了代工企业从OEM到OBM的转型升级过程。  相似文献   

19.
胡查平  汪涛  朱丽娅 《科研管理》2018,39(5):129-137
制造业向服务化战略转型已深受业界关注。但对制造业服务化战略转型过程中应具备何种企业特殊能力以支撑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这一问题在过往研究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拟从企业能力理论出发,以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过程中应具备何种相关特殊类型能力以支撑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实现为研究视角。通过对珠三角、长三角、华中经济区200家不同行业的典型制造业服务化企业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研究发现:与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类型保持相对匹配的企业特定情境能力在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中扮演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日益严峻,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企业纷纷通过驱动市场转型重构竞争优势。从动态能力视角对企业驱动市场转型问题开展研究,结果发现,动态能力是确保企业成功实现由市场驱动向驱动市场转型的关键,随着动态能力的不断提升,企业将逐渐完成风险感知、价值重构、持续完善等几个重要转型阶段。此外,通过对案例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企业实施驱动市场转型过程中,顶层设计能力、思维革新能力、环境应变能力、渠道拓展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组织变革能力等因素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