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当前中国企业迎来高端化战略变革新契机,承担着对内实现组织实力跃迁及对外重塑高端市场的双重任务。从整体视角来看,实现企业价值网络由低到高演化,最终构建兼具内部强综合实力和外部高市场地位的高阶价值网络,是高端化战略变革实践的关键,其中顾客价值主张是根本。因此,本文从顾客价值主张视角对飞鹤高端化战略变革中如何实现价值网络演化开展程序化扎根研究。研究发现:高端化战略变革企业的价值网络演化内涵为“立足于满足顾客高端需求,对内优化资源能力和价值链,对外优化顾客认知和网络地位,使价值网络由低到高进阶演化最终实现重塑高端市场的过程”;其演化过程分为高端化蓄力、高端化撬动和高端化引领阶段,相应构建了低、中和高阶价值网络;其演化路径为先以品质夯基础抢占低端市场,再以差异作杠杆撬动中高端市场,后以创新筑堡垒重塑高端市场;顾客价值主张的管理模型涉及4个核心模块(顾客需求、战略定位、资源能力和企业形象)和一组流程(识别顾客价值点、制定顾客价值主张、促进顾客价值创造和匹配及再衡量顾客价值),以“品质—差异—创新”为核心机制依次更新继而推动价值网络演化。本文旨在充实高端化战略变革和价值网络演化理论,为高端化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高端化战略变革是中国优秀企业寻求突破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然而,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在消费者高端需求模糊、资源匮乏、市场位势较低的不利情境下,如何实现企业高端化仍是一个重要议题。本文采用扎根理论方法,从系统理论视角对雅迪、波司登、飞鹤和竹叶青4家企业成功实现高端化战略变革的过程进行分析,挖掘高端化战略变革的系统逻辑和实践过程。研究发现:企业高端化战略变革是一个复合概念,需同时实现需求侧高端品牌塑造和供给侧综合实力跃迁;高端化战略变革的实践思路可通过本文提出的系统逻辑阐明,系统逻辑提炼出变革实践涉及的6大核心因素(战略目标、战略基点、战略内容、资源逻辑、战略共识和战略行动)并分析要素之间的先后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入企业高端化战略变革的实践过程,构建起6要素间的双反馈回路并厘清战略目标从提出到实现的全过程。研究结论旨在为深化高端化战略变革理论研究提供系统逻辑和过程模型,为相关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战略反应的解释模型,运用合法性机制解释在位企业面临破坏性创新的战略反应过程。研究认为:在位企业针对外部破坏性创新挑战的战略反应,取决于破坏性创新的外部合法性和内部合法性高低构成的不同情境。具体而言:当创新外部合法性与内部合法性均处于低水平时,在位企业选择关注行为;当外部合法性高且内部合法性低时,在位企业将被动参与破坏性创新;当外部合法性低且内部合法性高时,在位企业会积极推进破坏性创新;当内外合法性均高时,在位企业会主动参与破坏性创新。  相似文献   

4.
高层管理者是企业决策和资源配置的关键代理人,其外部变革认知对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影响已经引起实践者和理论研究学者的关注,但是其中的作用机理尚未探究清楚。基于战略变革的认知过程理论,构建“高管外部变革认知—能力重构—破坏性创新”分析框架,实证考察高管外部变革认知机会与认知威胁对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差异化作用机制,并引入关系嵌入性理论,探讨政治关联在其中的调节效应。基于563家制造型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1)高管从外部变革中感知的机会,对企业能力重构和破坏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管从外部变革中感知的威胁对企业能力重构和破坏性创新具有倒U型影响;(2)企业能力重构不仅正向影响企业破坏性创新,而且在高管外部变革认知机会与认知威胁影响企业破坏性创新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3)政治关联正向调节高管外部变革认知机会与企业能力重构之间的关系,政治关联水平的提升会强化高管外部变革认知威胁与企业能力重构之间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5.
企业在具有动态性、复杂性环境背景下,仅仅依靠核心技术或生产率等形成的竞争优势难以长久保持,企业必须突破边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不断搜寻和集成优势资源.战略杠杆理论在解释企业竞争优势时比传统的战略理论更趋合理.本文在对战略杠杆的结构原理、作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并以INTEL公司为例来说明这一战略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6.
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环境问题置于战略层面的高度考虑在企业环境管理研究领域得到广泛认可。然而,当前关注绿色创新战略实施积极作用的权变性的文献十分有限。本文整合Hart(1995)的自然资源基础理论以及Teece(1986)的互补性资产理论,实证检验绿色创新战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进一步揭示绿色创新战略提升企业价值所需的内部关键能力与资源(创新能力和组织冗余)及其作用机制。运用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收集江苏省上市公司公开数据库绿色数据,实证研究表明:(1)现阶段中国企业绿色创新战略与价值呈显著负相关;(2)创新能力对绿色创新战略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具有调节效应;(3)冗余资源中,非沉淀性冗余资源能够正向调节绿色创新战略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而沉淀性冗余资源的调节效应不显著;(4)进一步的三项交互(Three-way Interaction)分析表明企业的非沉淀性冗余资源较充足时,能够增强创新能力对绿色创新战略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效应。该研究结论深化、拓展了自然资源基础理论,为企业践行绿色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当企业资源能力欠缺不足以配置数字资源时,数字化转型能够帮助企业重构资源能力并获得先发优势。本研究运用单案例分析法,破解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促使传统资源能力进阶为数字资源能力的问题。研究发现:(1)管理者战略性意义建构促使组织认知一致,并通过前瞻资源化行动更新资源配置模式推动数字资源能力生成;(2)数字化转型启动与开发过程随内外部情境信息不断调整,帮助组织发挥能动作用突破核心能力刚性束缚并构建新阶段数字资源能力;(3)阶段性数字资源能力因组织思维与资源配置间关系更迭,呈现“数字连接能力”向“数据聚合能力”再向“智能分析能力”的演进态势。本文为进一步研究资源化理论提供可参考思路,也为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代君 《情报杂志》2005,24(3):76-78
企业成长中的信息资源管理战略是建立在企业基于资源的理论之上的 ,它为处在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 ,如何利用信息资源来获得跨越式发展的问题 ,提供了一种战略选择。以其中的信息资源杠杆战略为研究对象 ,从信息资源杠杆系统的作用机制角度阐述了它的基本原理 ,并对它的实施问题作了进一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9.
胡平  潘迪波  周森 《软科学》2011,25(7):96-101
着眼于发展迅速的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信息产业集群,对其企业社会网络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企业资源、企业竞争力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论为:(1)西安高新区仍处于发展阶段,集群内企业的资源状况较好;(2)西安高新区内的企业外部网络特征显示区内企业的网络规模偏低,横向合作者较少,三个维度的网络密度较为均匀,企业网络的构建缺乏重点,区域有效性整体偏低,企业就近寻找合作者;(3)西安高新区内企业的外部网络和企业的资源与企业的竞争力存在相关性,而且企业竞争力与企业内部资源存在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是中国制造业从“制造”向“创造”转变的重要前提,也是破解“卡脖子”难题、应对“科技脱钩”的根本举措。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探究了初始创新资源紧缺的中小制造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路径与机制。研究发现:(1)依据驱动因素与资源条件不同,中小制造企业分别采取集聚型资源结构化、重构型资源能力化、开放型资源杠杆化的资源编排方式,内外资源编排行动匹配差异化机制有效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2)中小制造企业采取正向适应性逻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趋向间隔性突破式创新与持续性微创新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路径,企业在技术网络深度的精耕与市场运营广度的拓展中实现快速成长与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丰富了技术创新理论与资源编排理论,为中小制造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数字经济时代,新创企业依附数字平台赋能整合内外资源并创造价值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然而,关于如何更好地“借力”数字平台,突破新创企业“新”和“小”所导致的资源约束,仍尚待深入探析。基于资源基础视角和网络关系视角,探讨了数字平台能力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并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与组织合法性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平台整合能力、平台重构能力均显著正向影响新创企业成长;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分别在平台整合能力、平台重构能力与新创企业成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组织合法性分别调节了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对平台整合能力、平台重构能力与新创企业成长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揭示了新创企业借助数字平台来缓解资源不平等行为并实现成长的内在机理,对数字经济情境下平台创业具有较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是企业从事研发创新以及营销创新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创新的产物,是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的战略性资产.本文基于战略管理领域的“战略-行为-绩效”理论分析范式,并借助资源成长理论构建了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生成机制的分析框架;进而以华为高科技名牌企业为例,探究了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的生成机制,即战略导向选择机制和竞争绩效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3.
基于科技变革这一情境,本文就组织能力与管理者认知对科技公司战略变革的作用机制展开讨论,特别是探讨了管理者认知对组织能力战略效应的情境化调节作用,以及影响管理者认知的个体、组织与环境因素,最后建立一个“科技企业的战略变革模型”.本文另一个推论是,在科技企业中,组织能力与管理者认知存在着“战略变革匹配”:即组织惯例与管理者短视的结合将导致“战略锁定”,组织惯例与管理者前瞻的结合将导致“战略引导”,动态能力与管理者短视的结合将导致“战略制约”,动态能力与管理者前瞻的结合将导致“战略突破”.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转型已然成为企业适应动态环境变化、重塑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然而,既有研究侧重于从外部环境和制度压力视角强调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因,较少关注组织内部变革力量的主观能动性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创业导向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效应研究缺乏应有的探索。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能够有效解构同一制度环境下企业数字化战略选择迥异的内因。因此,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从战略选择理论探讨了创业导向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并基于战略决策情境视角进一步分析组织内部资源(冗余资源和政治资本)与经营环境(业绩期望落差)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1)创业导向正向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揭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内生驱动因素;(2)非沉淀性冗余资源会增强创业导向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与之相反,沉淀性冗余资源会削弱创业导向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3)政治关联能够获得未来潜在资源的依靠,强化了创业导向驱动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的效果;(4)业绩期望落差(历史业绩期望落差和行业业绩期望落差)会弱化创业导向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从创业导向的视角透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部...  相似文献   

15.
基于BSC的企业整合型战略风险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思考企业战略本质出发重构了战略风险的结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进而提出基于平衡记分卡的战略风险衡量机制。参照控制杠杆理论,本文认为企业需要综合运用诊断控制系统、互动控制系统、边界系统、信念系统、内部控制系统来全面调控战略风险。由此建立一个全面客观、对战略实施更具指导作用的企业整合型战略风险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中车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从企业微观层次系统探讨后发复杂产品制造企业核心技术突破的机制。研究发现:(1)后发复杂产品制造企业核心技术突破的机制包括国家需求基础上的动力牵引机制、坚持"以我为主"的合作创新机制、坚持集中统一领导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及长期主义的知识治理机制;(2)国家需求基础上的动力牵引机制提供创新动力,国家需求为复杂产品提供市场,政府政策提供政策保障,两者共同为后发复杂产品制造企业资源投入提供可能性;(3)坚持"以我为主"的合作创新机制提供创新资源,坚持自主品牌的战略定力和构建关系型交易的合作模式使后发复杂产品制造企业在保证自主品牌的基础上获得外部创新资源,积累自身研发能力;(4)坚持集中统一领导的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创新型人才,包括坚持集中统一、价值创造为本的人才激励机制;(5)长期主义的知识治理机制提供后发复杂产品制造企业的知识基础,确立为人民服务的隐形宗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商业企业为何向社会企业转型,从组织创新变革理论出发,使用fsQCA工具对22个商业企业向社会企业转型案例进行组态分析,并详细阐释5种可能的路径方案,从而打开商业企业向社会企业转型高成功度的路径“黑箱”。研究初步发现:商业企业内部特征、行为策略以及外部环境中的单个影响因素并不构成转型高成功度的必要条件;从组态视角来看,资源生态的异质性样态体现了商业企业向社会企业转型的多重实现方式,说明商业企业在一定资源约束下可以通过规模化、内部价值观塑造、主动获取政府支持以及延伸潜在行业市场进而重构商业模式等行动策略实现组织变革和创新,且进一步证明了社会企业作为混合组织价值创新的复杂性,混合组织的变革需要触及组织内部价值体系以及外部资源环境的根本性革新。本文从组织创新层面解构商业企业向社会企业转型复杂的因果关系,能够为混合组织变革研究、社会企业成长资源生态研究及其政策引导提供一定的启示,同时为商业企业参与第三次分配的潜在路径提供现实遵循。  相似文献   

18.
郑帅  王海军 《科研管理》2021,42(1):33-46
制造企业生态化创新战略转型中,枢纽企业为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如何伴随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而做出技术、商业决策?依据“情境-结构-机制”的研究框架对海尔集团进行纵向案例研究,从模块化视角探索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演化机制与路径特征。研究表明:(1)情境主导了技术创新的可实现性,技术标准、用户需求和政策支持3个情境因素驱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交互演进。(2)发现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的3个重要特征,即创新架构模块化、交互界面开放性、网络治理嵌入性。海尔模块化生态圈战略转型历经的开拓布网期、扩展织网期和颠覆融网期3个发展阶段,以 “产品、生产模块化-组织模块化-超模块化”的架构创新驱动了海尔集团创新生态系统 “以内部研发为中心的创新体系-以产业链协同为中心的创新体系-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3)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实现机制突出表现在杠杆、协同和互利机制上,通过揭示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实现机制的作用逻辑,提出杠杆机制呈现出重用“模块资源-平台资源-场景资源”的演化路径,协同机制使枢纽企业在系统中的角色沿着 “分解者-平台领导者-创新集成商”演化,互利机制呈现出“企业主导-开放市场机制”的演化路径。研究结论丰富和发展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传统制造企业的创新生态系统战略转型提供方案设计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内部资源、能力和外部网络的视角分析了企业研发能力与商业、研发能力与大学、内部资源与商业以及内部资源与大学的联系对财务绩效和创新绩效的作用;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及270份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就内部资源、能力和外部网络对创新的交互机制进行了探讨,发现企业内部研发能力、非技术性冗余资源以及不同的外部网络联系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财务绩效、创新绩效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钰  胡海青 《科研管理》2021,42(8):35-42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趋势下,内生资源是决定企业战略导向及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对于外部资源约束下“小而弱”的新创企业更是如此。因此,新创企业创新发展的本源必须回归企业内部,既要重视对冗余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要加强对创业导向的培育;而组织内部“资源-战略”的转化过程必然与外部制度环境息息相关。基于此,本文通过2011—2016年间252家创业板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验证了非沉淀冗余、沉淀冗余资源对创业导向的倒U型影响;并分别以社会网络为非正式制度、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正式制度的调节因素,检验了不同制度对于冗余资源与创业导向的差异化调节效果。以此完善了对资源基础观、创业机会观及制度观的整合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