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产学研合作国际研究:研究现状与知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献计量的分析视角,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产学研合作国际研究领域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对该领域的文献发表数量、主要国家、学科分布、主要期刊、高产学者、主要的研究机构、高被引文献及高频关键词等八个方面展开分析。研究发现:Research Policy是产学研合作研究领域国际最重要的学术期刊;当前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三重螺旋创新模型、技术(知识)转移、影响产学研合作的因素及产学研合作所带来的影响等研究;发达国家在产学研合作研究领域具有主导性地位;我国在该领域总引文数量、平均引文数量及H-index等指标值与其他优秀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与产学研合作在我国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重要性不相符。  相似文献   

2.
以研究科学技术政策的国际权威期刊《Research Policy》(科研政策)于1974-2016年刊载的2855篇文献作为数据样本,运用科学知识图谱方法,获取国际科技政策研究成果的机构、国家、区域分布;通过高频主题词分析,确定国际科技政策研究的热点领域;通过检测词频变动趋势显著的主题词确定国际科技政策研究的前沿领域与发展趋势变化,分析科技政策国际研究的演变历程。研究表明,科技政策国际研究在过去42年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为:研究范围由早期零星的“科技政策”相关探索发展到目前注重“科技政策学”的科学规范化研究,研究视角由国家层面的宏观研究向微观倾斜,研究热点由知识管理、国家创新系统等扩展到开放式创新、三螺旋创新、团队知识创造等多样化研究。同时发现,科技政策国际研究在早期主要受到纳尔逊(RR Nelson)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波特(ME Porter)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影响,而当前主要受到开放式创新理论、三重螺旋创新理论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为更加全面地了解科技政策国际研究的发展脉络和演化进程,把握该领域的知识基础、研究热点与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参考及依据。  相似文献   

3.
白云朴  李果 《情报杂志》2022,(8):138-148
[研究目的]科学数据共享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对科学数据共享研究领域的文献产出情况、研究热点、知识基础以及演化历程进行探究和总结,为促进国内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运用科学知识图谱法,对2001-2020年期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所收录的科学数据共享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和文献共被引分析。[研究结论]研究发现,研究热点由早期科学数据共享技术、共享模式和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研究扩展到当前数据共享政策、数据共享基础设施、长尾科学数据共享等问题研究。此外,科学数据共享研究领域早期主要受制度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影响,现阶段主要受虚拟组织理论、数据生命周期理论和长尾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明晰中国产学研合作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和知识演化,以1992—2016年CSSCI和CNKI中的1 615篇文献为分析样本,利用文献计量学与科学知识图谱方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领域的热点涵盖合作模式、机制和影响因素;合作中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主体的互动关系;协同创新过程中的要素协同;绩效评价。该领域的研究主题在过去20几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关注合作模式到关注人才培养、教育改革、知识产权管理和利益分配等主题,再扩展到绩效评价、协同创新和创新网络等主题。  相似文献   

5.
在新背景、新形势和新要求下,为明晰产学研协同创新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及发展脉络,以2007—2021年中国知网中的570篇高质量文献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 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呈现出发文趋势以及关键词的共现、聚类和时间线图谱。结果表明: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理论、模式和机制,科学系统地回答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关键问题,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变化显著并与国情联系密切,从早期对产学研组织模式的路径探索到逐渐对教育改革、政策激励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保障予以关注,再到在国际创新竞争加剧背景之下强调创新环境建设和提高基础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基于研究结果,分析判断国内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基本走势为政府引导作用、知识支撑能力以及环境培育功能会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6.
不同合作创新模式与隐性知识转移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军杰  李新功  李超 《科学学研究》2009,27(12):1914-1919
 合作创新是企业获得隐性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已有的研究很少涉及不同合作创新模式下隐性知识的组织间转移。文章以企业为研究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比了不同合作创新模式下隐性知识组织间转移的影响因素和途径,认为产学研合作和水平型合作中隐性知识的转移较强且途径比较丰富,但后者受到竞争关系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政府—产业—大学"(官产学)三螺旋创新范式自从在1995年被亨利·埃茨科威兹(Henry Etzkowitz)和劳埃特·雷德斯多夫(Loet Leydesdorff)首次提出以来,尚未发现有相关研究对官产学三螺旋创新国际研究成果展开全面、系统的梳理与分析。鉴于此,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的SCI-EXPANDED、SSCI两大数据库所收录的1995—2019年期间三螺旋研究文献及其参考文献为样本,综合使用共被引分析、引文网络关系分析、主路径分析和文献耦合分析等多种基于引文分析的量化方法,对官产学三螺旋创新的国际研究成果及其知识基础展开全方位系统研究。结果发现三螺旋创新核心思想和研究方法受到信息熵理论、演化经济学理论、三元模型理论、"模式2"知识生产模式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影响;三螺旋创新研究已经由早期的基础概念性理论阐述逐渐转向了对创新主体三螺旋非线性互动的量化研究,但是很多研究仅局限于对非线性互动关系的简单描述与刻画;同时还发现三螺旋创新研究领域存在两个派别,分别是基于三螺旋算法的定量研究派别和基于三螺旋框架的定性研究派别。最后,从三螺旋主体间关系、国家情境与研究方法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总之,本研究采取一种较为新颖的文献综述方法对三螺旋研究文献展开梳理与分析,为未来综述类文献在研究方法上对某领域展开全面深入的定量研究提供了理论启示,同时为后发国家引入欧美发达国家的三螺旋创新思想来指导本国的创新实践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8.
正1准确衡量一国产学研合作水平意义重大,宜综合多个视角评价客观认识一国产学研合作水平是建立完善创新政策体系,推动国家创新体系高效运行的决策基础。改革开放40年来,促进产学研合作一直是我国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事项,准确研判其发展质量对进一步推动改革深化,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意义重大。当前,伴随我国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快速提升,围绕产学研合作实际水平的研究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准确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学研合作水平十分复杂,国内外学术界针对相关评价体系尚未形成共识。综合已有研究与国际实践,较常见的衡量方法及指标体系大致可归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然而目前产学研合作研究在合作模式的分类及其影响因素、合作机制的协同作用等方面都存在许多未打开的"黑箱"。从理论视角、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三个方面对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归纳该领域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复杂开放环境下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合作影响因素这一探索中的课题,通过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进行质性研究,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研究结果发现,合作伙伴、管理沟通、利益分配、知识特性、合作风险这5个主范畴对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合作存在显著影响。其中伙伴选择是前置变量,管理沟通、利益分配是内部情境变量,知识特性、合作风险是外部情境变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由5个主范畴的构成因子及其对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合作的影响因素模型,为在当前复杂开放环境下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合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992—2015年的授权发明专利数据,运用网络图谱以及科学计量方法,结合产学研合作政策特点对我国产学研合作网络、演化趋势及区域分布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伴随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演变,我国产学研合作网络规模持续扩张,网络结构愈发紧密复杂;产学研合作的专利数量在探索初期变化很小,进入发展时期后呈现出飞速上升的趋势;此外,进一步对区域产学研发展情况比较研究显示,我国八大经济区具有较强的区域差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詹雯婷  章熙春  胡军燕 《科学学研究》2015,33(10):1528-1537
基于产学研合作与企业技术能力结构之间的三大视角,从短期互动和长期演化两个角度来对产学研合作与企业技术能力结构之间的活动机理进行分析。并以嘉宝莉化工集团为例,进行相关验证,结果发现互补型产学研合作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技术能力广度,辅助型产学研合作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技术能力深度。同时随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呈现出从"专有技术——应用共性技术——基础技术"的转换,企业对于产学研合作的依赖不断弱化,整个互动过程中外部资源引进类型呈现出"辅助型——互补和辅助型——互补型"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旨在分析国际创新理论研究热点和趋势。基于文献计量视角,以SSCI、SCI数据库为检索来源,运用Cite Space III软件,选取2006—2015年间国际创新领域10本代表性SSCI期刊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能源创新"研究团队是2015年成立的规模最大的研究团队;重要研究作者和机构主要分布于美国和欧洲;吸收能力、开放式创新是国际创新领域核心期刊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吸收能力研究内容日趋多元化,由企业外部资源获取、吸收及产出绩效延伸至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研发及高校研究成果的商业转化;开放式创新绩效、组织吸收能力、企业战略联盟、技术转移及知识产权是开放式创新研究领域热点。  相似文献   

14.
汪传雷  张岩  陈欣 《现代情报》2016,36(4):156-164
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是反映科技创新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知识图谱分析方法,以国际比较的方式,从文献时空分布、核心作者、合作网络、核心指标、关键词演进和知识基础等方面,分析国内外科技创新服务能力领域研究状况,发现国内外对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研究发展速度快,但国内国际的研究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进而提出加强理论建设、延伸研究深度、扩大地域合作等深化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运用最新知识可视化技术,通过文献共被引的计量分析,得出50年来,以10年为时间间隔的国际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的非线性演进的研究主题,其分别集中在技术创新的理论功能、经济效应及其与生产率的关系等方面(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技术创新与政府政策的关系等方面(20世纪70年代-21世纪初)、技术创新合作网络与技术变迁的关系等方面(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技术创新合作网络与技术学习的关系等方面(21世纪初)、技术变迁与知识的关系等方面(21世纪初),最后,立足引文分析学与技术创新动力学视角,对50年来国际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的演进机制,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6.
岳振明  赵树宽 《科研管理》2022,43(5):141-153
    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强创新网络研究对指导企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我国创新网络研究现状与趋势这一主题,以中国知网(CNKI)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作为文献来源,通过样本文献回顾梳理并运用知识图谱分析、突现词分析等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发文量趋势、核心作者等研究现状,创新网络类型、理论基础等研究内容以及研究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国内创新网络研究起步早、成果丰硕,发文量逐年增加,形成了实力较强的核心研究团队;(2)技术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网络、企业创新网络等七种创新网络是国内学者最为关注的研究领域,而协同合作创新、创新网络演化、网络知识资源等则是学者们关注的研究主题;从学术取向上看,国内学者多以网络理论、资源依赖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结构洞理论等为基础进行应用型研究,而理论创新成果少;(3)通过突现词分析发现,近年来出现的知识权力、协同创新研究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活动的新特征,是该领域新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7.
大学-企业合作创新的成功要素构成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与企业,是社会经济系统中具有不同价值观念和文化的子系统,它们之间的合作存在一定障碍和困难。通过对大学-企业成功合作的标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因素根据合作创新不同过程加以分类,从而提出大学-企业合作创新的成功要素构成模式,为管理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尹聪慧  余翔  刘珊 《科学学研究》2015,33(9):1389-1396
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巨大的技术潜力。目前,中国在CCS领域的国际合作普遍,尤其是中国与欧盟的技术合作。在跨国技术合作项目中,知识是否能有效共享关系到整个合作的成败。基于SECI模型,结合中欧NEZC CCS合作项目的实践,文章深入分析了知识共享模式建立的基础和条件,初步建立了一个适用于跨国CCS合作项目的知识共享模式旨在促进中外CCS合作项目之间的合作创新与知识创新,同时为其他跨国技术合作项目提供一个知识共享的参考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