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领导谦卑行为对创新的影响备受关注,但一直缺乏对有效情境的探讨。更重要的是,以往研究普遍聚焦于团队与个人层面,缺少从组织层面考察领导谦卑行为对创新的影响。从产权差异视角研究风险承担与行业竞争对管理层谦卑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边界效应。以在沪深A股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谦卑的管理层会降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这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地,当国有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较高以及非国有企业面对较弱的行业竞争时,谦卑的管理层会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相对地,当国有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较低以及非国有企业面对较强的行业竞争时,谦卑的管理层会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产权性质差异情境下,管理层谦卑行为对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行为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了企业竞争战略因素,研究竞争战略、创新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以下结论:创新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其中研发投入具有滞后性,对滞后一期的企业绩效的影响更大;差异化战略与创新研发投入正相关,成本领先战略与创新研发投入的关系不显著;竞争战略与创新研发投入的相互作用对企业绩效产生了显著影响,差异化战略下创新研发投入能够提高企业绩效,而成本领先战略下创新研发投入将使企业绩效受损。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研发投入角度实证检验了同群效应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其一,我国上市公司创新决策受到同群企业决策的显著影响,且同群企业平均研发强度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其二,创新行为的同群效应在不同市场结构和相对市场地位下存在异质性,表现为处在竞争型市场结构以及市场地位较低的企业其研发投入的同群效应更显著。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企业创新行为的外在驱动力,并为激发企业创新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4.
王芳  赵兰香  贾佳 《科研管理》2015,36(12):65-74
识别组织创新过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对理解企业的创新过程非常重要。本文采用中国制造业调查数据,利用潜在分类模型方法定量分析企业的组织创新类型与特点,并结合多元处理效应模型探讨组织创新对企业产品模仿与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企业的组织创新程度从低到高可划分为五个等级。中高程度的组织创新水平(第Ⅲ和第Ⅳ种)对产品模仿绩效有显著作用,表明侧重知识创新和研发投入的组织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产品模仿绩效;只有最高程度的组织创新,即第Ⅴ种类型组织创新,显著提高产品创新强度,表明全面提升组织创新程度对产品模仿到产品创新的转变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创新政策不应仅仅停留在技术创新层面,而应强调企业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用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对民营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地区行业内产业集聚和竞争状况对上述影响关系的调节效应。本文研究发现:(1)随着地区行业内国有企业研发投入比例的升高,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显著减少,即,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对民营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挤出效应;(2)在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地区和行业内,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挤出效应会显著加强;(3)在竞争程度较高的地区和行业内,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挤出效应则会显著减弱。本文为政府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推进企业主导的自主创新战略有效实施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调查数据,考察非正规部门灰色竞争对正规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非正规部门灰色竞争不仅会降低正规企业净利润,而且还会降低正规企业销售额,即非正规部门灰色竞争会抑制正规企业绩效的提升,在克服内生性问题和变换估计方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分营商环境看,在政府管制越轻、中介组织体系越成熟、法律环境越好、产权保护越完善的地区,非正规部门灰色竞争对正规企业绩效的抑制效应越小。分行业看,与高技术行业相比,非正规部门灰色竞争对低技术行业正规企业的绩效负面影响更大。机制检验表明,非正规部门灰色竞争会加剧正规企业融资约束、抑制正规企业创新,进而降低正规企业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出台针对非正规部门的相关政策方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创新激励政策、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投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2008年~2011年四年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税收优惠、研发补贴、金融支持、产权保护及人才激励五项创新促进政策的实施效果,并研究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相关性问题。研究发现税收优惠及人才激励政策显著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挤出效应---政府的研发补贴显著地减少了企业研发投入;金融支持政策效没有显著地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风险投资从总体上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没有非常显著影响;有风险投资的企业研发产出高于无风险投资的企业;风险投资的持股比例对企业的研发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顾群  王文文  李敏 《软科学》2020,34(2):21-26
以2009~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研发投入的关系,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从研发异质性角度来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探索式创新有促进作用,对开发式创新没有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弱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探索式创新之间的促进作用,但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开发式创新的关系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经营环境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分析中国企业的研发收益率。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会显著提升企业的收益率,具体表现为大规模、低竞争、有出口的企业的研发收益率要高于小规模、高竞争、无出口企业。通过对研发收益率提升的微观机制进行考察发现,新设备引进和质量控制可以显著提升企业收益水平,管理方式创新、员工培训、引进新产品和新特性以及生产灵活性改进对企业收益率的影响因企业性质而已。  相似文献   

10.
隐性知识转移的创新扩散效应——基于服务创新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服务创新扩散的实质——隐性知识的转移视角出发,构建服务创新扩散的基本模型,分析创新扩散过程对研发后动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扩散效应会受到企业现有知识存量和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的影响。如果研发后动企业的隐性知识存量相对过低,企业模仿创新的成本要大于收益;研发后动企业对隐性知识的吸收能力限度达到最低标准后,研发先动企业隐性知识存量的增加会提升研发后动企业的创新产出增长率,但两类企业的的创新产出差距仍然会拉大;如果仅以模仿和跟随为创新手段,研发后动企业的创新产出永远不及研发先动企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为背景,以世界银行中国制造企业微观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转型中国家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数字化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策不确定性促进企业创新链数字化。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双元创新行为(探索式与利用式)在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数字化之间产生部分中介作用,且边界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市场非正规竞争与企业寻租会抑制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数字化的正向关系。经济后果检验结果表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强化创新数字化最终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本研究为转型中国家审视创新数字化的驱动机理提供了新的微观证据,为企业以及政府推动创新数字化提供管理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Using unique innovation survey data collected from a homogenous sample of firms in Pakistan,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firm level determinants of product innovation and its impact on firm performance. We employ a multi-stage structural model linking the decision of a firm to innovate, its innovation investment, product innov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using primary data from the textile and wearing apparel sector, which is the largest export sector of Pakistan. We find that product innovation leads to increased labor productivity as well as higher labor productivity growth. A 10 percent increase in innovative sales per worker is associated with a greater than 10 percent increase in labor productivity and labor productivity growth. On the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on, we find that vertical knowledge flows from foreign clients and suppliers ar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a firm's decision to innovate. Larger firms are more likely to engage in innovation,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evidence that they invest more in innovation. Exporting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firms exporting to Europe and America are more likely to engage in innovation. There is mixed 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competition: foreign competition adversely affects a firm’s decision to innovate, whereas, local competition increases investment in innovation. Subsidies seem to have a crowding out effect since firms receiving national subsides invest less in innovation. Furthermore, firms that have higher investment in innovation, that are more productive, and that introduce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s have higher innovative sales per worker.  相似文献   

13.
孙长索  郭名 《科研管理》2021,42(6):184-193
非正式地位是员工竞相争取的宝贵资源,它能有效地改善个体的自我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本研究以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将创新期望与差错氛围引入非正式地位与创新行为关系的分析框架中,构建差错氛围调节创新期望在非正式地位和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的模型,对问卷调查法收集到461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非正式地位对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期望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2)差错氛围正向调节创新期望与创新行为的关系,还进一步正向调节知识型员工非正式地位通过创新期望影响创新行为的中介机制。  相似文献   

14.
刘柏  王馨竹 《科研管理》2019,40(5):101-109
本文探讨企业的研发投资对企业超额收益的影响。分析在不同的情境下,研发投入所引起的市场对公司估值的变化。基于2008年-2016年上市公司的研发数据和股票价格,探究在中国市场中研发投资与超额收益的关系。结果显示: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企业超额收益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行业竞争程度可以正向调节研发投入与超额收益率的关系;在分工程度高的企业中,研发投入与超额收益率的关系更加突显,但是只有在分工程度高的企业中,行业竞争才能发挥对二者的调节作用。这表明,研发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在竞争的压力下寻求分工合作,对企业的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徐浩  祝志勇  叶芸 《科研管理》2006,41(2):73-82
厘清行政环境(行政治理、法治水平)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首先,本文系统剖析了行政环境优化、偏向性投资和技术创新间的作用机制,其次,以2005-2016年我国97个地级市数据为样本,结合动态空间计量模型(SEM)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地方政府偏向性投资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挤出效应,且该效应在西部地区最强;(2)行政环境优化对技术创新具有直接的正向推动作用,该效应在东部地区最强;(3)十八大后,偏向性投资的挤出效应有所下降,行政环境优化的推动效应有所上升。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4)行政环境优化通过提升地方政府“经济政治人”诉求的机会成本,弱化了偏向性投资对技术创新的负向技术效应。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发现,中介效应可以解释行政环境优化促进技术创新总效应的8.51%。最后,本文认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基层司法部门的省级直管是改善行政环境,进而提升营商环境的重要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复杂产品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研发周期长、系统组成复杂、技术难度和投资风险大等特点,传统管理模式很难满足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要求,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作为保障。以知识转移为视角,从关系契约管理和非正式网络管理两方面设计了复杂产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提出关系契约管理和非正式网络管理在复杂产品产学研创新活动中会协同发生作用,能有效促进创新主体间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保证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张德茗  谢葆生 《科研管理》2014,35(10):136-143
本文基于2000-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理工农医类高校RD投入、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模型结果表明,高校RD投入对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益均起到促进作用,且在地理空间、技术空间上存在溢出效应;技术邻居对本区域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益均产生正效应;但地理空间溢出在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益两方面产生相反作用,地理邻居RD投入促进本区域的专利创新,而因为新产品市场竞争的存在将对本区域的新产品创新产生负面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永强  路媛媛 《科研管理》2019,40(5):134-144
本文以2007-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泊松回归考察了内部控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从产权性质、研发强度和规模等企业异质性特征进行分组检验,还进一步分析了内控五要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创新绩效越好,尤其在非国有企业、低研发强度和大规模企业中的作用更加显著;从内部控制五要素来看,风险评估和信息与沟通要素对创新绩效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为内部控制的经营性目标、适用性原则提供了经验证据,这对我国当前全面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