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正>7月16日至25日,北京农展馆。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首次举办军民融合主题展览。11大军工集团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首次整体亮相,数十家"民参军"的企业同台"表演"。这是一次展示,展示近年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成就。这是一次检阅,检阅军工高科技"支撑国防军队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绩。两万平方米展区、近千项展品见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国之策。  相似文献   

2.
军工科研院所在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过程中,从开发军工产品到开发军民两用产品、民用产品的转变是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体制性的问题束缚了军工科研院所的产业化大发展。通过实施责任中心制、事业部制、公司制等多种结构并存的方式,可以促使军工科研院所建立起一套在保军的基础上运作军民两用及民用产业的新路子,进而促进军工科研院所整体实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创新作为推动军民企业有效融合的手段,直接影响着军民融合的深度与效率等。文章以“十大军工集团”6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2016年我国军民融合企业的效率,并通过Tobit模型测算了创新对军民融合企业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2016年我国军民融合企业效率普遍较低,且不同类型企业间效率差异较大;其中研发人员占比对企业效率促进作用较大,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专利获批数在短期内对企业效率促进作用较弱,研发经费占比在短期内对军民融合企业的作用的反向的。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扩大民营企业的参与程度、加大技术、产品研发的投入、积极研发军民两用技术、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充分激发创新活力等措施来推动我国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静  王燕 《内江科技》2014,35(9):76-77
本文为研究我国军工企业军民融合水平,首先探讨了军民融合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影响军民融合水平的五大影响因素,建立了军民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级模糊评价模型,并选取了军民融合有代表性的西安某军工研究所进行实例研究,以期该评价方法能够对我国军工企业发展军民融合模式起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军民两用技术市场化运行机理及开拓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两用技术市场化是加速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前提。以此为分析的基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防科技工业军民两用技术市场化运行机理,在此基础上,对新时期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军民两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军民两用技术市场平台建设以及军民两用技术市场化评估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军民融合是我国国防科技产业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以我国"十大军工集团"所属的63家国内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我国军民融合企业的技术效率,并通过LSDV法对影响军民融合企业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军民融合企业的技术效率均值仅为0.459,但存在年均3%的增长幅度;军民融合企业的技术效率与其产品民用化程度正相关,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产品差异化、企业规模、企业注册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竞争程度、股本结构变动均对军民融合企业技术效率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股权集中与较高的国有持股比例则不利于军民融合企业技术效率的提高;此外,上述因素对军民融合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与企业产品的民用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1,(11)
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不仅加强了我国军事化力量的价值,同时也创造了商业价值,为我国产业化发展具备了潜力,所以为了使我国经济更加繁荣、军事力量更加强大,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是我国一直以来采取的重要战略措施。而军民两用技术中的纺织军民两用技术为我国军事力量做出了重大贡献。军用纺织品的研发与生产、国防现代化的建设都离不开纺织军民技术的发展,同时为中国纺织技术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此对纺织军民技术发展进行了主要探讨。  相似文献   

8.
军民融合是我国国防科技产业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以“十大军工集团”所属的63家国内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层面运用SFA法测算了我国军民融合企业的技术效率,并采用LSDV法对影响军民融合企业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军民融合企业的技术效率均值仅为0.459,但存在年均3%的增长幅度;军民融合企业的技术效率与其产品的民用化程度成正比,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产品差异化、企业规模、企业注册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竞争程度、股本结构变动均对军民融合企业技术效率的提升有促进作用;股权集中与较高的国有持股比例则不利于企业技术效率的提高;此外,上述因素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与企业产品的民用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军民融合是当前新形势下我国治国强军的重大战略,是军工科研院所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文中通过梳理当前军工科研院所军民融合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研究提出了一种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具有一定适用性和延展性的组织架构及配套绩效考核方法,旨在为现阶段军工科研院所军民融合发展以及机制体制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层面,中观方面的规划计划的执行层面和微观的实施层面分析主要国家的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制,进一步分析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环境建设,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管理机构设计,以及军民两用技术的协同发展,激发军民主体科技创新积极性等方面对我国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管理体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的落实“军民融合”政策,推动国防科技工业技术优势和地方区域优势相结合,在与地方政府开展区域科技合作中进行了多种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探索,通过这些合作模式,有效地帮助地方政府培育现代科技产业、加快推进军民两用技术的转移转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际上军事与民用技术研发投入呈现新的趋势,军民两用技术相互溢出、转移的特征和方向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世界发达国家和军事强国军民两用技术溢出与转移各有特点与规律。总地来说,目前军民两用技术双向溢出的特征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
首先设计出军民融合产业协调发展过程中的"政策链-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四链互动模型,利用微笑曲线和武藏曲线来诠释军工企业和民品企业的价值链状况,以技术生命周期为时间维度归纳出军工企业与民品企业之间的价值链融合途径。其次构建出军民融合产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系统动力学协调度模型,设计出军民融合产业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最后结合实例分析,对四链互动视角下军民融合产业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2—2016年内样本城市的三螺旋系统与军民融合价值链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水平不断提升,亦即该市的军民融合产业呈现出从基本协调到协调的相互促进状态。  相似文献   

14.
蔡建峰  张芳 《科研管理》2021,42(2):30-39
军民技术转移对统筹军民科技创新要素、引领军民科技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与影响。以我国参军民企为研究样本,从技术特性、技术接收方(参军民企)、技术转移方(军企)、关系与环境五个维度构建了参军民企技术转移行为影响因素及内部机理模型,通过设计量表对影响因素进行测量,并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特性对技术转移效果有显著负向影响,参军民企技术能力、吸收能力、军企转移能力、参军民企企业网络关系和制度环境建设对技术转移效果有显著正向作用,其中参军民企技术能力与企业网络关系对吸收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势差与技术转移效果呈现倒U型关系,军企转移经验对技术转移效果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为参军民企提升技术转移效率提供实证依据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5.
航空产业列入我国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航空产业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业已形成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四川省航空产业军民融合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国外典型国家航空产业军民融合的经验,提出推动军工资源优化配置扶持本地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推动建立军工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对话机制、建设航空产业军民融合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加大对军民融合示范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快建设航空产业军民技术转移平台、支持设立我省民营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军民融合企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云模型理论进行了实例验证,以期为军民融合企业科技协同创新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是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军工技术优势,加快军用技术推广转化,对增强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军地协同创新涉及复杂的多元主体,其利益分配、长效激励以及补偿机制等问题仍制约着军地协同创新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建立军地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是激励协同创新参与主体的重要途径。首先对军地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进行概念界定,分析构建军地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的必要性,构建包括补偿激励原则、补偿激励主体、补偿激励对象、补偿激励类型等一系列制度安排的军地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并以“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军民两用技术协同创新为案例进行补偿激励机制应用分析。最后提出完善军地协同创新补偿激励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非现役文职人员是军队士官院校教学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非现役文职人员岗位任职能力,对于全面提升军队士官院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增强军队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针对非现役文职人员在军队士官院校岗位任职能力方面的不足,深入分析产生的原因,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