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高职院校评估如何从『水平评估』转向『工作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开始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是我国建立高职教育评价机制的初步尝试:2006年起步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则是通过强化绩效监控、鼓励个性化发展, 改变传统的评估模式, 加强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宏观指导:而2008年刚刚启动的新一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更标志着高职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突出领导作用、强化培养特色, 成为新的评估指标体系的两大亮点.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新一轮评估对引导高等职业教育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完善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宏观管理.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组织实施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评估专家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第一轮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得到了大多数公立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的认可,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然而,现行高等职业教育评估制度远未完善,面临着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强化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应对高等职业教育市场竞争等方面的挑战.要深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改革,亟待采取如下主要举措:充分发挥评估在质量保障中的核心作用;分类制定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健全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组织体系;推动社会力量参与高等职业教育评估:加快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立法步伐.  相似文献   

4.
彭苓铨 《文教资料》2008,(5):174-176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正在持续发展,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正式启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本文从多个角度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5.
过去一轮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处于初创阶段以及社会高度关注的背景下进行的.评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有值得认真改进的问题.新一轮评估将基于<数据采集平台>运行基础之上,改革评估模式和方法;应遵循规律、把握方向、坚持方针、贯彻文件、注重内涵,逐步形成国家政策引导、省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学校为主体、专家与用人单位参与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2008年4月9日颁布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新评估方案,改变了评估实施方式,减轻了院校迎评负担和压力,指明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针对评估中出现的问题,要加强研究和学习,重视培训,重视数据平台建设,加大宣传力度,保证评估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以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新时期,实行高等职业院校新一轮评估势在必行.本文结合新一轮评估试点情况,分析了新一轮评估的主要特征,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评估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评估政策是评估理论的制度化,也是评估实践的行动指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政策经历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等发展阶段,分析其演变轨迹,以院校实践者的视角,采用前后对比分析等政策评价方法,发现不同阶段的评估产生了不同的政策效应,同时也存在相应的问题。借鉴国际职教评估经验,结合我国高职评估现状,对我国高职评估政策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浅析高职教育质量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速,方兴未艾。当前,制定高职教育评估标准,对高职院校进行质量评估,促进学校提高办学水平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至今已有十余年时间。分析评估实践发现,当前的评估存在如下问题:"行政化"倾向、评估价值取向的偏差和异化、评估模式单一和固化、高职院校"内生评估动力"缺失。需进行如下改进: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和"宏观调控者";调整评估价值取向;构建多元化、动态生成的高等职业教育评估体系框架;培育积极健康的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文化。  相似文献   

11.
课程评价:从学业成就评价走向学业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传统课程评价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为依据具有不合理性,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从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走向学生学业评价,强调学业过程、学生发展和活动表现,让学生学业真正满足社会和个人未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的扩张导致了教育与"生活世界"的疏离.教育评价的范型经历了由"生活世界"向"科学世界"转换,形成了基于"科学世界"的评价."科学世界"的评价存在封闭性、调控性、单一性、"非人化"等特征.为此,教育评价应面向"生活世界":评价视域"全景开放",评价过程全息浸透,评价标准动态生成,在"理解"基础上形成"全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重在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实行新一轮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以来,对于被评院校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对现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运行机制的不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就如何完善评估运行机制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本科教学评估:重在机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推动了被评院校的改革与发展.但由于其运行机制并不十分完善,产生了不少问题.这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17.
构建教育性的评价过程—试论研究性学习的学生评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应追求教育性。学生评价是课程评价的基点。目前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教育性主要通过寻求富有教育性的评价结果来实现,而忽视了评价本身所具有的教育意义。设计一个不仅能得出教育性评价结果,而且能使评价活动本身对学生具有最大限度的教育意义的评价程序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瑞典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体系从总体到具体执行细则,形成了学段教学内容目标纲领、分级式成绩评估标准、各学期等级考量、评分细则、最终成绩确定的模式.该评价模式以瑞典《中小学、学前班及课后教学班大纲及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呈现出清晰性、可测性、基础性、层次性、逻辑性、全面性等特征,对中国学业评价提供了参考.建立与课程标准相一致的评价标准,特别是针对重点内容的评价标准,建立层次明确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改进中国学业评价方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发展性评价: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的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结构比例失调 在我国,由于缺乏深入研究,缺乏规范的课程改革实验,现行的教师教育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系(以四年制本科师范院校为例),还存在一系列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现行高师本科课程的设置片面强调各核心专业学科知识的作用,忽视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高师学生发展的需要。二是,课程的比例严重失调。在现行高师本科课程设置的结构中,学科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所占总学时的比例高达70%或80%以上;与一般教育学知识、学科教育学知识、情景教学知识相对应的教育专业课程只占总学时的10%左右,甚至有的师范院校只占5%。三是,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内容部分重叠,课程安排前后颠倒、顾此失彼。四是,教育见习、实习时间短暂,指导不力,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学生评价深受技术兴趣的影响,忽视了对学生生命特性的考量。生命的价值是教育理论的立论基础,也是教育实践的终极追求。用动态生成的生命观重新认识学生评价,不仅是学生评价变革的迫切需求,而且是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将生命的特性置于学生评价的原点,将促使学生评价发生一系列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