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了一个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异步电机调速系统.由于自抗扰控制器的结构,决定了其不需要异步电机精确数学模型,即能够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出电机模型中的耦合项及参数摄动等引起的总扰动并加以补偿,实现磁链和转矩的完全解耦,再加上自抗扰控制器中非线性函数的使用,使系统具有非常好的动、静态性能和参数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自抗扰控制不仅无超调、响应速度快、静态无误差,且对负载扰动、电机参数变化等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永磁同步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改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调速性能,提高系统的鲁棒性,设计一个基于矢量控制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运用模糊算法对PI控制器参数进行自动调节,克服了传统PI控制器鲁棒性差的缺点,使速度控制达到较为理想的性能要求。在电流环控制中,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替代传统的正弦脉宽调制技术,以减小奇次谐波损耗,提高电能的利用率,达到良好的电流追踪效果。通过在线测试,设计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传统控制系统,能够满足现场设备的精准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电动汽车用的正弦波永磁同步电机(PMSM)模糊控制的仿真分析。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用于矢量控制的数学模型,并建立了基于其数学模型的电机控制仿真软件包。在PMSM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电流环采用滞环电流调节器,速度环采用参数自调整模糊PI控制。通过对传统PI控制和模糊PI控制方法的仿真实验,去验证这种模糊PI控制方法响应快、无超调,与传统PI控制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所开发的电动汽车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很好地满足电动汽车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的动态数学模型、参数改变及易受外界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家控制的PMSM转速控制系统.利用专家控制算法对PMSM控制系统进行了Matlab仿真分析,并与PI控制算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所提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和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超调小,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结构简单、设计较为方便,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PI控制算法的局限性,使得传统直流调速系统鲁棒性较差,不能满足高精度动态性能应用场合的控制要求。本文采用Fuzzy(模糊)—PID复合控制方式,把转速的偏差的大小的绝对值和偏差变化率的绝对值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用来调整转速环节PID控制器、、三个参数,实现控制器参数的在线自调整功能。仿真说明了所用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无刷直流电机(BLDCM)的动力学特性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系统,针对传统PI控制的滞后性和动态响应性能较差等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递归模糊神经网络PI控制的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速度控制器的实施方案,利用蚁群算法优化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隶属度函数参数和网络权值系数,从而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响应快,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动、静态特性均优于传统PI控制。  相似文献   

7.
将一种基于CMAC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引入到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调速系统中,取代传统的PMSM双环控制系统中的转速外环PI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运用该控制方法与规则自校正模糊控制相比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较高的稳态精度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中频发电机在满载时,采用开环控制运行下,系统抗干扰能力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器(ADRC)的逆变器控制方法。自抗扰控制器完全独立于被控对象的具体数学模型,把系统所有不确定因素与外部扰动归结于系统总扰动,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对扰动进行观测,然后利用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律(NLSEF)进行补偿。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抗扰控制器能有效抑制负载及永磁发电机的干扰,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及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递归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的转速和电流调节器,对永磁同步电机实行精确的速度控制,根据电机的数字调速控制策略,设计了基于DSP的硬件电路,并进行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递归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调速系统与传统的PID控制相比,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显示出良好的动静态特性和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基于C#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综合实验系统,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图和无刷直流电机无霍尔传感器控制的流程图以及上位机通信接口的协议。针对PI控制参数难以整定的难题,设计了上位机速度监控程序,能直观地对电机转速和转速设定值进行实时监控,能选择适合在不同的转速下最佳的PI调节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参数调节系统可以降低系统的稳态误差,实现对电机的高精度速度控制,为学生创新实验提供了新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1.
《滨州学院学报》2022,(6):80-85
针对传统大滞后温度控制系统存在闭环稳定性差、超调量过大、调节时间过长、抗干扰能力差、结构与调参复杂等问题,提出了Smith预估-线性自抗扰组合温度控制系统。引入Smith预估器,可以将被控对象(G_O(s)e~(-τs))纯滞后环节e~(-τs)抵消,即将被控对象等效为G_O(s),保证闭环系统稳定性。采用线性自抗扰控制技术(LADRC),可将系统“未知扰动”通过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估计,通过反馈消除干扰,提高控制精度,降低超调量,缩短调节时间。通过建立Simth预估模型和LADRC模型,分析预估器抵消纯滞后环节原理。仿真结果表明,Smith-LADRC系统保证了闭环系统稳定性,与Smith-PID相比,调节时间减少了65.486 s,超调量减少了19.44%;加入外部扰动后,Smith-LADRC比Smith-PID超调量减小1.24%,调节时间减小50.406 s,整个系统抗干扰能力、鲁棒性、稳定性更强,响应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2.
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的原理,建立了状态空间方程,并利用矢量控制方法,进行了解耦。以PMSM电机驱动的机器人运动速度为对象,用MatlaWSimulink建立了速度控制仿真平台,并进行PID控制和滑模变结构控制的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滑模控制方法响应速度快、无超调、对负载和系统参数变化的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这一非线性控制系统,提出采用模糊控制理论与常规PID调节器相结合而构建的模糊—PID双模复合智能控制方法,着重介绍双模复合控制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将该控制器应用于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速度控制中。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较常规PID控制及单纯的模糊控制器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极大地提高了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响应速度、动静态性能,增强系统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以89C52RC单片机为核心,单闭环PI控制的电磁调速电机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PI调节让单片机发出相应的PWM信号使电磁调速电机中的电流发生相应的变化,达到控制转速的目的。设计中采用单片机智能控制,实现了转速设定、转速显示、转速检测、转速恒定,掉电时保存数据等一系列功能。解决了模拟器件速度调节较为困难,硬件较为复杂,不能灵活控制等一系列问题。实现了1r/min—1 200r/min的调速范围,转速的精确度和可靠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控制装置体积较小,携带更方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韩飞 《教育技术导刊》2009,8(9):159-164
传统工件台控制需预先建立不同位置的补偿参数表,调试过程繁琐且适应性不强。针对这些问题,在某工件台改造实验中,使用基于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对工件台中 1 个扫描轴在闭环运动条件下带额外输入的二阶自回归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在此基础上,添加与设定轨迹有关的前馈参数,通过仿真找到控制特性适中的控制器初值,解决实物验证过程中由于没有初值无法使用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问题。在该初值基础上进行性能调试,优化扫描运动全行程控制误差。实验表明,根据改造后的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案,控制器可取消与位置有关的 200 个补偿参数,且取消后匀速段扫描速度均匀性由原来的 0.6%优化至 0.05%。  相似文献   

16.
为了设计一种低成本、小型化、重量轻的新型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BLDCM),介绍了直研究流无刷电机的优势以及直流无刷电机位置检测的方法,比较了无位置传感器式和有位置传感器式直流无刷电机的控制方法,分析了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设计了一种基于反电动势检测法的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采用了速度环和电流环双闭环的调速控制,以使得电机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利用微控制器强大的中断性能,实现了系统电流的实时监测,使得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过流保护能力。同时设计了一种基于RS232的协议,有效地保证了上位机与调速系统通信的稳定性,并可以实时监测调速系统的运行状态。最后,设计实验成功地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混合式步进电机高速反电动势大及恒流驱动控制技术在宽调速范围的电流跟踪控制不确定性问题,结合混合续流模式设计了酬机制,分析了两种常用的电流检测方案,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工程的模糊电流给定,模糊控制器最大输出占空比给定的PI控制方法。利用大电感电机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电机的运行速度,并在宽电压、宽调速范围均具有很好的电流跟踪控制效果,具备转速转矩的确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针对常规模糊控制器在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超调量大、响应慢、脉动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自适应PI控制器的速度调节器设计方案,结合遗传算法与模糊PI控制,应用遗传算法优化模糊自适应PI控制器的模糊控制规则和量化因子ke、kec及比例因子kuP、kuI,以确保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响应具有最优的动态响应和稳态性能。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模糊PI控制相比,该设计方法具有适应性强、动态响应好、鲁棒性强等优点,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ALA转子电机具有与普通电机不同的结构,但与普通电机一样,直接转矩控制也能改善其动态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同时也存在较大的电流、磁链和转矩脉动,逆变器开关频率不恒定,高频噪声等问题、为此,在速度PI调节器中采用了具有快速响应,对参数变化及扰动不灵敏的滑模变结构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中,由于大多采用位置传感器来获取电机转子位置信号,导致电机体积增加,控制线路变得复杂,因而限制了无刷电机在恶劣环境中的使用。为了改善位置传感器使用带来的弊端,本文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基于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的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TMS320LF2407A为主控制芯片的无位置传感器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采用虚拟中性点提取电机反电动势过零点从而捕捉电机转子位置信号,电机启动采用三段式,逆变器的上桥臂使用脉宽调制(PWM)而对应的下桥臂恒定导通,电机调速采用速度-电流双闭环比例积分(PI)控制。研究结果表明,电机能够平滑稳定地启动,整个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和静态性能。该文的设计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具有较重要的工程实践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