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了解小学教师群体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获得的社会支持以及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探讨三者的相互关系和不同心理压力下的小学教师其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差异。用压力状况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城乡272名小学教师进行团体施测。结果发现,小学教师普遍存在较大的职业心理压力而且压力源较多;小学教师的社会支持存在城乡差异,主观幸福感指数在城乡和性别差异上未达显著水平;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幸福感指数均有显著相关;高压力组同中低压力组的小学教师比较,其社会支持总分和主观幸福感指数得分都较低。因此,应该关注小学教师的职业心理压力状况,帮助其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使其在职业生活中获得更高的满意度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考察融合教育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来自北京市、厦门市、中山市的367名融合教育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融合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显著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融合教育教师获得的社会支持显著影响其职业倦怠。融合教育教师的社会支持在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融合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既直接影响其职业倦怠又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3.
旨在探讨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间的关系,为促进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学依据.采用教师职业压力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62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负荷、职业期望和考试压力,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高职业压力的教师要显著低于低职业压力的教师,高社会支持的...  相似文献   

4.
研究采用职业枯竭问卷、职业压力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湖南省衡阳市61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的整体状况并不严重,但在职业压力上问题较为严重;职业枯竭与职业压力呈显著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职业压力对职业枯竭的影响以社会支持为中介.  相似文献   

5.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职业学校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使其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优良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求职观念,从而能及时合理地择业就业。职业指导是连接和沟通学校教育与劳动就业的纽带和桥梁,在职业学校办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应如何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我们认为,在职业指导过程中必须解决两个矛盾:即个人求职愿望和社会职业需求不相协调的矛盾,学校教育和劳动就业不相衔接的矛盾。一、解决个人求职愿望和社会职业需求不相协调的矛盾由于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缺乏较深的了解,对自我没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职业枯竭问卷、职业压力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湖南省衡阳市61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的整体状况并不严重,但在职业压力上问题较为严重;职业枯竭与职业压力呈显著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职业压力对职业枯竭的影响以社会支持为中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华东师范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研究,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考察求职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的信息支持情况、财务支持情况、情感支持情况以及人情支持情况;并结合定性研究,发现求职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入手,分别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社会组织、高校教师、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建构有效的就业社会支持网络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焦磊  姜程 《文教资料》2007,(13):113
教师职业是一个高压力职业,职业压力影响了教师的工作质量。社会支持是影响压力水平的重要因素,社会支持对教师职业压力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教师职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研究进行了回顾,概括了教师社会支持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中学教师职业压力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4所中学的180名教师进行测试,探讨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教师职业压力和社会支持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躯体化、强迫、抑郁是中学教师的主要心理问题;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相关显著。中学教师面临的主要压力来源是工作负荷、职业期望和考试压力。  相似文献   

10.
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职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求职压力。在求职过程中,高职毕业生容易产生自卑、依赖、从众等多种不良心理,其有着家庭、社会及自身等多方面原因。高职毕业生求职心理问题的调适,必须从建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培养自信心、勇于竞争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参加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临床一线护士的压力知觉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缓解疫情抗击一线护士压力感知相关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盐城市区参加支援湖北COVID-19疫情抗击的95名一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现状进行分析。结果95名参与COVID-19疫情抗击的临床一线护士CPSS总分为(38.11±6.88)分,PSSS总分为(38.11±6.88)分,压力感知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462)。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社会支持水平是影响疫情抗击一线护士压力感知的主要因素。结论COVID-19疫情抗击一线护士压力知觉得分总体较高,压力较大,医疗机构管理者应采取适当的激励制度等积极有效措施,缓解其压力,改善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农民工和大学生这两个群体在求职过程中都面临着困境,其求职大都依赖强关系。研究表明,弱关系在个人求职过程中可以充当跨越其社会界限去获得信息和其他资源的角色,理应在求职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弱关系在农民工和大学生求职中发挥作用的比例,关键是完善劳动力市场,加速信息流动,强化技能培训,将市场化运作和个人素质提高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不断发展,压力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护士职业已是世界公认的压力性职业之一,这是由护士工作的性质及特点决定的。随着医疗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全新护理模式带来的挑战,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和护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帮助护士缓解工作压力,提高护士对压力的应对能力,是改善护士的身心状况,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使用心理量表对422名2023届高校毕业生进行调查,探讨毕业生就业心态与求职行为的现状及其关系。结果发现:毕业生认为就业主要受社会变化、岗位技能与知识需求变化的影响;求职行为会影响就业结果,而求职行为受到职业目标、求职清晰度、主动性和完美主义等心理变量,以及性别、生源地、专业类别等人口学变量的共同影响。本研究表明,要重视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求职行为,构建全周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以促进新时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15.
对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求职择业是人生必经的一道门槛,是大学生实现自我,走向社会的开始。渴望有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是每一个学子在走出象牙塔前的愿望。但求职择业并非一帆风顺,在这个过程中要经历很多挫折,承受相当大的压力,如果不能客观地认识这些问题,这些压力和挫折往往容易造成人格扭曲、变态,对择业造成不良影响。一、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毕业生在求职中由于职业目标上理想和现实的反差,自我认知上自傲和自卑并存,职业选择上独立性和依赖感错位,道德意识上守信和失信同在,使得许多大学生往往感到迷…  相似文献   

16.
对安徽省395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3.5%的教师有严重职业压力,43.8%的教师有轻度职业压力;有轻度、中度和重度职业倦怠的教师比例分别为18.2%,7.8%和2.8%.教师的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3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毕业生求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问卷调查所得数据,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越丰富的大学生,越有可能在相同时间内获得就业机会,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机会获得均有重要作用;人力资本对大学生起薪水平起决定性作用,尽管社会资本对大学生起薪水平也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通不过显著性检验;在大学生求职的过程中,人力资本是基石,是获得就业机会的敲门砖,社会资本是桥梁,是人力资本得以展示的中介,两者的合力共同影响大学生求职,并在影响过程中形成共生关系。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应该加强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投资和积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职业设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的蓝图。章提供了职业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步骤,并对大学生职业的设计和求职择业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客观分析,提出了影响大学生求职择业的主要因素有四个:一是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二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情况;三是求职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四是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社会支持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分析了社会支持与职业获得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正式社会支持系统与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两方面来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20.
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研究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社会支持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行为模式,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不仅与焦虑水平之间有显的负相关;并且与人际关系、职业期望、校园化及学习压力等因素关系密切。另外,女生的社会支持水平显地高于男生,其中主要表现在主观支持和利用度两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