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玉琴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4):132-132,135
目的:观察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对治疗效果的促进,以便指导临床防治工作.方法:对40例不同骨折部位、骨折程度、复位方法的老年骨折患者进行护理与观察.结果:通过精心护理,35例手术患者均于12-24周后痊愈,无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通过对老年骨折患者的精心、全面护理,对患者康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53例60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康复护理。提出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实施有计划的康复护理,预防老年患者褥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关节僵直、骨质疏松加重等,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3.
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损伤,其临床和护理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对骨折病人的护理往往存在一些误区,本文通过对骨折的引因以及日常中人们的骨折护理的误区的研究,对骨折患者进行包括合理膳食和心理疗养的营养治疗进行探讨,这对患者的康复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护理是手术成功和病人康复的保障。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术前、术后护理与康复。方法:对24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体位指导、术后观察及并发症预防,处理和康复锻炼指导。结果:患者住院5—7天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3天均下地行走,疼痛明显好转和消失,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和出生率的下降,老年人在全社会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老年住院病人有明显上升趋势,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比其它骨折患者高5~6岁。由于高龄患者各种生理功能衰退,自控力差,骨折难愈合,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护理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患者康复。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学周刊C版》2017,(21):93-94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来本院行关节镜治疗的1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手术,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设康复护理。观察两组在经过各自康复治疗后的VAS、肌力测试(MMT)评分、HSS、Barthel评分等级。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治疗护理后,研究组HSS评分的优良率、MMT恢复级数、VAS评分、Barthel评分等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关节镜下行微骨折技术具有较高的价值,配合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恢复患肢平衡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少骨折病人的肢体残疾和残障,以脊髓损伤病人为例,具体论述了对病人实施康复护理、促进肢体康复的过程.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功能锻炼、自理能力训练等.康复护理有助于病人康复,减轻经济负担,提高护士素质,加快康复护理发展.  相似文献   

8.
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09-05-2010-05月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实施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3%,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康复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院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术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加快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对36例股骨颈骨折进行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了总结.根据各年龄段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护理重点为:心理护理,卧床体位的保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和患肢的血运、感觉及运动,指导病人科学、有序的进行康复练习,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及正确的床上排便,做好皮肤、口腔、会阴、肢体的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在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1月的7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将78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9例.结果:对患者术前进行心理疏导,指导其术中配合,使其不适减少到最小程度,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术后做好饮食康复指导,有效防止了并发症,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肘部正侧位片不仅能确定骨折及移位情况,还可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康复护理是除包括正常的一般基础护理内容外,还应用了各种专门的护理技术,对患者进行残余机能的训练,努力挖掘患者心理上、躯体上的自主、自立能力.康复护理的基本职能是保存生命,减轻疾病的痛苦和促进康复这几个方面.康复护理是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护理技术也可用于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我中心在肛肠疾病术中及术后应用了康复技术,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马征 《华章》2013,(15)
肝癌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采取手术治疗的较常见。术前护理应侧重了解患者营养状况、肝功能情况,做好手术的准备工作,如肠道准备、心理准备等。术后应注重呼吸道的护理、心理的护理、清洁的护理、康复的护理,从而使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6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予心理、康复等干预。结果对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效果满意。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智能和日常活动能力,对疾病康复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折联络服务模式在髋部脆性骨折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泰州市人民医院髋部脆性骨折的老年患者113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2021年1月~6月收治的5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1年7月~12月收治的5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骨折联络服务模式,在患者入院、出院、出院后1个月、3个月分别采用服药依从性评估量表比较患者服药依从性;采用健康调查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采用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计数资料组间差异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3个月Morisky服药依从性、健康调查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骨折联络服务模式可提高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骨的强度降低,遇到轻微外伤如:跌倒、汽车颠簸等即可引起骨折.因其骨折部位特殊,病程长,卧床时间长,固定困难,病人不接受手术治疗者居多,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对护理要求高,难度大死亡率高.针对以上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是老年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提高存活率、提高生命质量的有力保证.方法: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给予精心的生活照顾和恰当的专科护理,使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早日康复和降低病死率.结论:2006年1月~2010年1月我科收治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均达到临床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结果: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是一个致命性的损伤,常常因股骨颈骨折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造成死亡,因此,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要针对患者身体状况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一例高血压肾病合并肝囊肿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作出分析,主要从病人的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制定护理措施,以常规护理为主,加入中医护理。对患者采取积极合理的临床护理干预和综合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全体医护人员的认真努力下,患者顺利康复出院。对于患者的实际情况及病情状况对症处理,给予合理护理措施,给患者制定科学、有效的康复临床护理方案,能降低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知信行(KAP)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的知识、态度及行为,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知信行问卷的总体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延续护理干预方式对脑卒中患者的知信行功能康复起到治疗作用,纠正不当的生活行为,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康复锻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康复护理帮助护理对象重建健康。临床对失语症患者的训练康复治疗起到很大作用,对失语患者的听、说、读写等不同形式的语言早期康复综合训练,有一定的效果,失语症分为混合性失语、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较差的是混合性失语,另外术前已有失语者比手术造成的失语康复效果略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措施及康复指导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62例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及康复指导措施,为救治今后接诊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提供参考依据。结果:通过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后,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基本痊愈36例、部分恢复22例、死亡4例。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指导,可提高治愈率,有效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