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临近年底的盘点, 显示了中国报业2005年经营状况出现下滑态势,于是报业遭遇“寒冬”之声在业界和学界中飘荡。那么, 中国报业在2005年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本刊选取了广东、上海、成都三个区域市场,作一个比较客观简要的描述,虽然难以起到窥斑见豹的效果,但从中透露的信息显示:中国报业市场的竞争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媒体的发展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但总体给人的印象是:谋求发展和历练内功并行,顺势应变和主动出击齐下。相信一个更为理性、成熟的报业市场一定会到来。  相似文献   

2.
特约专稿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副司长王国庆同志同意,本期刊发《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2005)》“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部分的主要内容。这份权威报告,详细阐析了我国报业的基本格局、发展态势、面临的六大挑战、八大发展趋势和近期亟待实现的六大转变,对业界察大势、明思路、抓重点、促发展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如何应对新媒体竞争、振兴报业成为学界和业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所谓“观点立报”.报纸评论必是振兴报业的关键一环。而报纸评论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现状,报纸评论如何借势网络发展,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面临新世纪即将到来,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地市党报,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间竞争已是不可避免的矛盾。那么,在竞争中地市党报应当如何继续发展?如何尽量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本文将对一些地市报在进入市场中的某些误区进行有益的探讨。其在进入市场中的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追求大而广的误区 地市报如何进入市场,目前虽无一致的看法,但一批目光敏锐、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报业老总已经提出了新的思路,他们响亮地提出党报进入市场,要  相似文献   

5.
由于临近年底的盘点, 显示了中国报业2005年经营状况出现下滑态势,于是报业遭遇"寒冬" 之声在业界和学界中飘荡。那么, 中国报业在2005年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本刊选取了广东、上海、成都三个区域市场,作一个比较客观简要的描述,虽然难以起到窥斑见豹的效果,但从中透露的信息显示:中国报业市场的竞争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媒体的发展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但总体给人的印象是:谋求发展和历练内功并行,顺势应变和主动出击齐下。相信一个更为理性、成熟的报业市场一定会到来。  相似文献   

6.
由于临近年底的盘点, 显示了中国报业2005年经营状况出现下滑态势,于是报业遭遇"寒冬" 之声在业界和学界中飘荡。那么, 中国报业在2005年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本刊选取了广东、上海、成都三个区域市场,作一个比较客观简要的描述,虽然难以起到窥斑见豹的效果,但从中透露的信息显示:中国报业市场的竞争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媒体的发展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但总体给人的印象是:谋求发展和历练内功并行,顺势应变和主动出击齐下。相信一个更为理性、成熟的报业市场一定会到来。  相似文献   

7.
2005年被定义为“传媒产业改革的攻坚年”,如何提升中国媒体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传媒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在实践层面探索新路,更需要具有指导意义理论的创新,对“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的深入探讨与研究,无疑是新闻传媒业界、学界、以及媒体管理层的共同需要。鉴于此,新疆日报报业集团(筹)与深圳报业集团决定于2005年6月举办“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日益临近。中国报界面临着一个紧迫的问题:报业如何迈进新的世纪?回顾中外报业发展的历史,每一个关键时期几乎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挑战中孕含机遇,在机遇中求得发展。 报业面临的形势 有人曾预言:随着电视的发展和电子媒介的兴起,报业面临萎缩,甚至会有灭顶之灾。感受不到危机的存在,显然不行,但面对形势悲观失望、失去信心,也不足取。观察形势必须从大局出发,权衡利弊,实事求是地思考和分析。那么,我国报业面临的形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的中国报业,不仅面临着传播技术不断更新的挑战,面临着入世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还面临着国内报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报业市场的分化组合。报业面临着发展的大好时机,呼唤着新的改革和创新,也期盼着开拓报业新经济。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报业市场化的历程已逾10年。晚报作为社会生活类综合性日报,在经过了10多年的辉煌后,目前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发展的新考验。作为地市级晚报,我们面临的生存空间更为狭小,在区域性报纸的压力下,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如何另辟蹊径,创新模式?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摆在我们晚报人面前不容回避的命题。《扬州晚报》创刊于1996年1月1日,10年来,发行量从最初的几千份发展到近10万份,广告到账额2005年达到5600万元,目前在扬州的报业市场上独占鳌头。但是,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扬州距南京只有100公里,扬州成熟的报业市场早已成为外来媒体尤其…  相似文献   

11.
如何增强报纸和新媒体的融合?在融合中如何增强报纸与新媒体的粘合度?这是摆在报业面前的一个时代命题。今年5月10日,南京晨报正式推出全国第一份全媒体报纸,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全媒体报纸产生的背景、运作模式、对报业的影响等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林晖 《现代传播》2006,(3):45-48
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新媒体咄咄逼人的新环境下,经历了20多年大发展的中国报业面临全新的挑战。但这并不是中国报业走向衰落的“拐点”,而是意味着中国报业将在迎接新挑战的自我调整中,完成一次战略大转型,通过内外资源的充分整合,寻求到新的增长模式和增长点。与此前的历次调整以行政主导不同,这次战略转型中市场将发挥更多、更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面临新世纪即将到来,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地市党报,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间竞争已是不可避免的矛盾。那么,在竞争中地市党报应当如何继续发展?如何尽量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本文将对一些地市报在进入市场中的某些误区进行有益的探讨。 一、追求大而广的误区 地市报如何进入市场,目前虽无一致的看法,但一批目光敏锐、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报业老总己经提出了新的思路,他们响亮地提出党报进入市场,要“兼顾两头”、“进入家庭”、“立足都市”的日号,而且有的已经付诸实…  相似文献   

14.
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良性互动--纽约时报网站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外报业正遭遇网络业的巨大挑战.怎样应对冲击和寻求发展之道.正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对《纽约时报》和纽约时报网站进行个案研究,以期给平面媒体如何与网络媒体良性互动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报业经历创新拼搏,实现稳健发展。但当前报纸行业受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冲击,“受众危机”愈加显现;同时报业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报业的赢利模式创新和经营方式转换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6.
站在世纪的交叉口上,走过20载改革征程的中国报业,正设计描绘着自己新世纪、新千年发展壮大的蓝图。跨世纪中国报业与报业集团的发展趋势如何?怎样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中国报业?如何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1999年12月11日至12日,《新闻战线》杂志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  相似文献   

17.
在报业结合新媒体的众多尝试中,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二维码应用成为传统报纸连接移动互联网的最新趋势。国内一些纸质媒体尝试用二维码拓展内容呈现空间,但学界、业界却对报业二维码持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我们该如何看待二维码呢?二维码是否就是报纸赶上互联网发展快车的救命稻草呢?二维码在报纸的发展中该扮演什么样的功能,报纸该如何理解应用二维码?本文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分析及解释。  相似文献   

18.
张晋升  郭凯 《传媒》2016,(3):20-22
2015年必定是中国报业最难忘的一年,当10年前《京华时报》前社长吴海民先生在《媒体变局:淮动了报业的蛋糕?——关于报业未来走势的若干预测》一文中提出了“报业拐点论”,很多业界学界人士都认为这种说法难免过于悲观.而10年后的2015年,面对读者、广告客户和从业人员三重流失带来的经营业绩断崖式的下滑之后,纸媒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地压缩,转型升级的信心被再次打压,报业整体经营业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痛点”.  相似文献   

19.
当前报业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报业经营必须从市场上寻找答案来走出这个“拐点”。  相似文献   

20.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报业要发展,必然面临着结构调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国未来五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线便是结构调整。报业也不例外。那么,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报业结构调整面临着哪些问题?调什么?怎么调?难点在哪?该追求什么、防范什么?这应该成为新闻界共同关注和着力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