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产学研”结合有两层涵义:一是产学合作科研,其基本特征是高职院校与企业结合,核心是经济,主体是科技人员,主要目的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二是产学合作教育,其基本特征是高职院校教学与企业相结合,核心是教学,主体是学生,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能力。从高职教育角度出发,我们更关注的是产学合作教育。  相似文献   

2.
学校一切工作的目的和一切工作的核心都是人,因此治校要以人为本;而教育又是“发展人身心的工作”(《剑桥百科全书》),为此,治校要以德育人,做有为之人,教师教学生学做人,首先自身得学会做人,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塑学生之魂。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也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  相似文献   

3.
研学旅行,即一种结合实践活动和技能训练的创新教学方式,与传统教育方式大相径庭。它不只是挖掘了这个课程的教育价值,更在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开阔其学术视野方面做出了贡献,为学生锤炼核心素养和能力提供了独特的教学思路。本篇文章将围绕学生在提升核心素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详细分析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现状和要求,基于此,进一步探究如何通过研学旅行课程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学本式”教育,是以“学”为本的教育:立足于学生,着力于学生的学,因学而教.以学定教。由学知教,依学执教,是学本式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学本式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实施叫“学语文教育”.也叫“学习型”语文教育。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构建以学法指导为中心线索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是“学语文教育”的成功尝试。因此,学本式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论.更是一种“有教育的教学”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赵晓英 《中学科技》2023,(7):3-5+12
<正>基于“融教育”背景的研学旅行与初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融合的成功构建,有助于初中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地理学知识,拓展地理视野,进而发展地理核心素养。新课改背景下,研学旅行与地理综合实践融合,构建了一种新型教学活动,这是地理学科教学的有效改革。尤其是在学校的有序组织下开展的研学活动,可以衔接教材内容规划研学内容,  相似文献   

6.
略论作为“实践教育学”基本范畴的“规范”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实践教育学”实质上是一种以“教育规范理论”为核心的学科,甚至可以说它基本上就是一种有别于教育科学与“规范教育哲学”的“教育规范理论”。关于“实践教育学”与“理论教育学”(教育科学、规范教育哲...  相似文献   

7.
一、以理性的态度珍爱生命 印度哲学大师奥修曾说:“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理想的教育应该如那合脚的鞋,让受教育者感受不到教育的存在。教师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他要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研学旅行是使学生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有效地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新的学习途径。然而,当前研学旅行在活动设计、教师指导与活动评价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研学旅行学习的效果。增进研学旅行的学习效果,需抓住研学旅行"体验性"这一核心特征,将学生置于活动设计的中心;基于经验,帮助反思;激活体验,指导完善经验;对接生活,检验经验,完善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学习机制。  相似文献   

9.
卜宪荣 《成才之路》2022,(12):130-132
研学旅行是旅行和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培育和提升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教师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研学旅行活动与其他综合实践活动相融合、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研学旅行基地、研学旅行中融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创新研学旅行教学形式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对研学旅行中融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进行...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结合是一种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特色形成的关键。“学”是主体,“产”,“研”是两翼,“结合”是关键,应用技术开发与研究是重点,学生参与开发与研究活动是核心。  相似文献   

11.
本课题研究旨在建设基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字一句一古文”课程,探索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怎样对学生进行有别于“精英国学”的“大众国学”教育,探讨中国智慧与时代新人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在联系。通过字生句、句成文、文载道,实现道立人。  相似文献   

12.
研学旅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新模式,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校外教育的一种新尝试,其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之举,有利于加强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推动全面提升核心素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充分适应社会提供了平台。因此,正确开展研学旅行需要厘清其性质和作用,明晰其价值和实施策略,规划设计科学合理的相关研学旅行课程,建立完善的评估和保障体制,从而提升研学旅行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从教育的视角来看,教育的核心是人,教育的终极关怀应是人的解放、人的发展和人的生成.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承载着唤醒人性,塑造一种能洞悉人生、彻悟人生,使混沌的人生变得清澈,使平凡的生命焕发光彩的巨大使命.在教育过程中,学校是学生心灵接触最微妙的地方。教师可结合学科教学,有机地渗透生命知识,引导学生探究生命的奥秘.使学...  相似文献   

14.
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主,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学的具体方法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进而不教而教。生本教育理论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是感悟,生本教育的方法主要强调要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资源,强调把学生的学习尽早地交付给学生,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顾红梅 《双语学习》2007,(6M):58-59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与学合一”理论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是对传统教育理论与实践脱离、教与学分家现象的尖锐批判。他在“教学做合一”中强调:好的先生是教学生学,先生要边教边学,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先生在做上教是真教,学生在做上学是真学。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6.
“教、学、评”一致性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保证教师高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三者间具有密切联系,使“教”与“学”更好地结合起来,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提高对“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视程度,根据学科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对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的应用策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素质教育旨在通过学校体育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将以内容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思想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师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及潜能发掘。在教学方法上,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教育模式上,注重因材施教和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核心的个性化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生本教育”是华南师范大学教科所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学为本的教育.把“主要依靠教”转化为“主要依靠学”的教育.它是一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因素.是实现教育均衡的有力杠杆,更是现代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使教师因此而少教,学生因此而多学,让校园充满欢乐与生机。”怎样在“少数”和“多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是我们现行教育追求的目标。将“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构建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就提高中学地理课教育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营造一种学生乐学——爱学——要学的教学氛围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