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为了提高乡村生产性景观最佳观赏位置的模糊性准确测定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多视点模糊跟踪检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最佳观赏位置准确测定方法。采用景观图像的颜色分块区域标记方法进行乡村生产性景观最佳观赏位置自动成像处理,提取乡村生产性景观最佳观赏位置的暗原色先验特征信息,采用包络轮廓特征检测方法进行乡村生产性景观最佳观赏位置的边缘轮廓检测,有效增强了图像细节部分,提高了乡村生产性景观最佳观赏位置准确测定能力。仿真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乡村生产性景观最佳观赏位置测定的自适应性能较好,图像信息饱和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以周宁县城区东洋溪河道景观设计为案例,分析了河道污染严重、景观性差和缺乏地域特色等现状问题,提出了建设生态驳岸、截污纳管、营建湿地景观和丰富滨河景观等设计策略。将当地防洪和景观提升作为设计的主要思想,并运用到该项目的设计方案当中,探讨小城镇河道景观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以艺术设计对乡村景观环境塑造为核心,分析未来乡村景观旅游的基本需求及乡村振兴发展对乡村景观旅游发展的影响,并对当前乡村旅游中乡村景观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了解艺术设计在乡村景观环境塑造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景观环境的艺术设计提出部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园林植物是自然的表情,随时光的流逝其姿态、色彩均有变化;园林植物不仅有美化环境的作用功能,也有改善环境的作用。文章通过广州兰圃植物造景特色的分析,论述了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建设中通过营造主景,配景,框景,夹景等手法营造优美的城市景观和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优化已经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领域。文章深入探讨了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优化的三大核心路径:生态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完善和特色产业建设。其中生态环境是乡村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确保了乡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基础设施作为外部连接的桥梁,显著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而特色产业建设作为乡村的经济支柱,不仅为村庄提供了经济支撑,还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研究结果对于理解和推进当前与未来的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乡村道路、植物种类、景观小品、水体和代表性景观五个方面调查了唐山市玉田县当地村民对乡村景观的需求。在充分考虑这些意愿需求的基础上,对唐山市玉田县休闲农业园进行设计,应用规划学、景观学和生态学的设计理念对园区进行总体布局和景观规划,构建园区具有乡村特色的景观配置模式,充分发挥乡村农作物在园林造景中的重要作用,以此为各地乡村特色景观的规划建设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体景观在居民区景观规划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居民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水体景观现状的分析,发现现代居民区水景设计和建设中存在着许多不足。在今后的设计中应当充分了解中国传统的理水观,并全面把握现代水景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从实际出发.将传统理水观与现代居民区号观规划设计需求有机结合.最终达到使水体景观在居民区中真正发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作用的目的,并通过对水体景观的合理运用.使其在居民区中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舒适度,不仅为人所赏,更能为人所用。  相似文献   

8.
城市影响下的乡村景观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乡村特色景观将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趋势.以公众"怀旧情结"和审美习惯为出发点,以莲兜美村为设计对象,根据乡村景观现有问题,提取怀旧元素融入乡村景观设计、功能分区、植物配置、小品和公共设施设计中,力求打造丰富的视觉景观界面,让公众依靠乡村景观的"怀旧"设计,寻找乡村记忆和回归自然的渴望.  相似文献   

9.
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和重大战略任务。当前,项目制由于促进了弥散性的主体、资源、行为的整合,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获得广泛运用,并为塑造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之“形”产生了积极正向的成效。但是项目制具有的一次性、有限任务特征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要求的整体性、持续性之间形成矛盾,“项目展示”的浅表性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所要实现的乡村“文明扎根”之间存在张力,以价值共识为前提、以责任共担为依托、以利益共享为目的的治理共同体成为破解项目制运行限度、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升级的必然趋势。治理共同体需要在主体结构上向“社会-生活共同体”转换,在运行机制中培育参与主体的新动能,并以长效管护机制和乡村文化再生产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麻阳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麻阳县)当前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常态背景下乡村旅游景观的新特色,认为农游模式应成为麻阳县乡村旅游景观的主要结构,长寿主题形象还需强化"体验式"设计,乡村景观既要继承地域特色又能体现时代风貌,乡村景观生态保护需遵循"留得住青山绿水,系得住乡愁"原则等.如此构建的乡村旅游景观,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才能促进乡村人才的回流和乡村生态文明的建设,促进人们对乡村文化价值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生产性景观的研究是偏远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重点,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方式之一.文章梳理了长坡村保护与发展中生产性景观面临的困境,分别将生产性景观实践运用于村落庭院、村落水系、村落良田、村落其他方面四个层面.以此来探讨保留和传承乡土文化的同时,实现传统村落的转型与发展的可能性,以期对长坡村的旅游振兴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乡村环境治理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议题,其政策实施效能决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绩效。长期以来,我国相关治理中的政策效能多依赖于政府在政策执行中的引领和督导作用,并分化为以侧重分工负责为特征的“分散型”政策执行方式和以侧重部门衔接为特征的“协同型”政策执行方式。囿于政策执行权责分配不均、乡村环境利益属性异化等阻却因素,当前政策执行方式均存在一定瑕疵,实践中表现为效能瓶颈或操作悬置。随着新时代乡村环境政策落实标准的持续提升,相关政策执行方式亟待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一方面,应保持对我国乡村环境治理政策执行方式样态的充分理解,精准识别实践中的利益类型与相互关系,并基于此视角形成乡村环境政策执行方式的选择路径,同时,审视乡村环境政策执行中的权属结构和文化基础,丰富乡村环境治理政策执行的理论延伸;另一方面,应着眼于调配权责比例、优化文化环境和创新高效协同体制机制等方式,为乡村环境治理政策的科学实施提供保障和助力。  相似文献   

13.
朱磊 《华章》2011,(28)
地形是人性化风景的艺术概括,在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地形以其极富变化的地貌特征,构成水平与垂直空间的优美景观,对现代城市公园的景观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探索了新时代下景观地形设计方法,对新形势下的城市公园环境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生态河道建设方法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城市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恢复和强化河道的生态功能,河道生态治理与景观措施相结合,对生态河道建设设计理念及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公民社会”,公众参与是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原则。安徽乡村环境治理中,政府组织为公众提供的参与渠道明显偏少;乡村环保NGO作用有效性极其有限;末端参与是公众参与其间的最主要方式。深究其因源于基层政府角色定位模糊,促动公众参与的意愿不高;县域环保NGO病态发育的整体态势;公众的环境责任意识较弱,缺乏环境治理热情。欲以环境“善治”而创设乡村“三美”之景,尚需要明确政府职能,切实推行民主化决策,调动公众参与热情;做好简政放权,厘清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增强互动、密切合作;完善县域环境法规,有序推进乡村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开展乡村微景观打造建设工作应从生态文明角度出发,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民俗特色文化融入微景观打造建设中,体现乡生活独特的文化氛围,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乡村微景观生态环境。在这个过程中,要努力提高乡村地区的风貌、经济、生态发展,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增强村民创建意识,确保从设计到建设再到维护的系统性,重点把握乡村微景观合规化治理的整体性。同时,要从根本上理解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和乡土民族文化互相结合,打造出更加人性化、科学化的乡村微景观。  相似文献   

17.
乡村景观指的是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及内涵的景观类型,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空间,乡村山水、地貌、农田布局等构成了乡村景观独有的框架;溪流、池塘、自然植被等是乡村固有的景观元素。乡村社会经济状况及功能需求决定着乡村园林景观建设与城市的差别,其园林景观建设中应充分利用乡村景观资源,协调园林景观与大地景观,实现大地园林化,突出乡村景观的田园特色。  相似文献   

18.
目前校企组合新模式主要以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为主,而建设出高水平的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即为现今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发展方向.本文将结合我院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应用电子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并通过对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解析、功能定位、建设原则、建设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究,以达到促进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之目的.由此论述了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人才技能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服务行业与社会等方面的作用和主要建设原则,对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的建设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嘉应学院学报》2016,(2):88-91
通过对梅州雁洋乡村旅游区景观标识系统设计的现状分析,初步研究了客家乡村旅游区景观标识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客家乡村旅游区景观标识设计要统筹构建成为一个完善、规范的系统,需要具备人性化的服务功能,浓厚的文化艺术特征,注重环保设计的理念,凸显乡村旅游区人文景观特色的设计思路,使其能更好的在乡村旅游区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升梅州客家乡村旅游区形象,希望为设计具有特色的客家乡村旅游区标识系统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针对寿宁县蟾溪流域上游河段的现状,如水流不顺畅、滩地破坏严重、河道材料亲水性不足、防洪堤景观不生态等问题,按照福建省《关于开展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实施意见》,采用"五大目标"和"八个有"的总体规划和布局思路,设计河段的安全生态水利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