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家尧 《今日教育》2007,(10S):41-43
叶澜教授指出:“教学不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不再只是“文本课程”“制度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师生共同探究新知的过程。由此.课程内容除了有预先设计的静态的文本内容.还有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新的内容。所以有人说.新课程的话语体系中“生成”成为一个高频词。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在积极尝试生成性教学.可是.由于对“生成”的理解有误,出现了一些误区,甚至出现了被“生成”牵着鼻子走的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重新认识教材的本质和功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不再是教学中唯一的“法定文化”,教材的功能逐渐由控制和规范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新课程理念认为,教材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师生进行的教学活动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通过“话题”进行交流.从而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程是经验”.是“静态资源和动态资源的巧妙结合”。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它要求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教师要充分利用、努力挖掘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生命质量”的课程资源。为此.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的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新课程中的教学设计必然是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受的教学设计。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中心和主宰一切的知识权威,而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平等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交流和沟通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不只是单纯的“预设”操作.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预设”和“生成”的互相融合。只有这样,课堂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才会精彩不断.异彩纷呈。《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活动,使我对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倡导课程是共建的、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文化,强调课程应由原来的“文本课程”走向被师生体验、领悟、思考的“体验课程”,强调师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掌握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教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而不是警察,也不是裁判员.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  相似文献   

8.
赵莹梅 《云南教育》2002,(25):17-1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立足学生发展,改革教学方式。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堂教学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  相似文献   

9.
在积极探索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把“以问题为本的数学课堂教学”作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已成为教学的共识.“问题教学”是教师把知识的重点、难点转化为问题,通过教学双方交流、互动、传递、反馈,最终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它是沟通师生认知的桥梁,也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所以课堂教学能否成为学生主体参与、交互、和谐、高效、完整的学习过程,“提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要求“问题教学”的内容、形式、时机要体现出从“传授知识本位”向“培养能力本位”转变的现代教学思想.这就是本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问题教学”重新加以思考的立意所在.  相似文献   

10.
精彩来自未曾预设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亚梅 《物理教师》2009,30(3):40-41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课堂教学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执行的同时,如何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教学情境及时调整方案,使师生真正互动?即如何处理课堂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新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强调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大胆创新,让学生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12.
余学山 《甘肃教育》2011,(18):63-63
新课程标准将物理课程目标定位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并由此提出了物理课程的三个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改要求是物理教学开放化、信息化和人本化,师生要“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进社会”。也就是说生活中常见的、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社会需要的都可以作为教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刘阳 《科学教育》2004,10(5):58-59
为促进新课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倡导和实施,作为课程开发者之一,应努力投身新一轮课改。以课不惊人不罢休的气概,与新课程同行,探寻师生共同成长发展之路,更应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然而,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观念已不能完全适应“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现代教学思想了。正如新课程标准强调的那样,“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还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15.
蔡定松 《考试周刊》2011,(64):40-40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只是教学计划或方案的忠实执行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按照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交往是教学的本质,互动是交往的途径.只有按照师生互动的思路去组织教学.才能深刻地把握新课程教学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新课程得以顺利有效的实施。那么。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参与课程改革呢?下面我就结合平时教研谈谈自己的实践与认识。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下。课程的特点是:资源选择。模块式课程。本轮课程改革打破了统编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指导思想编写了多套教材,经国家审定后出版,这些新教材大多采用“模块式结构”,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教育资源”,师生有选择的权力.这已不同于计划经济下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交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长期以来受爷爷、奶奶、父母的娇宠,孤傲、以我为中心,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内在因素较小,因此,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影响下优化课堂气氛,创设平等和谐的情境,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9.
“课堂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和谐而活跃.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这是琼海市基础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对博鳌中学课改工作的肯定。  相似文献   

20.
一、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进一步坚定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全省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正成为许多老师自觉遵循的原则.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民主关系逐步形成,师生的教与学方式正在转变.师生互动、生生交流明显增多,课堂变得活跃:学生喜欢新课程,学习兴趣增强,师生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