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系统,观点精要深刻。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系统观点、对立统一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对科学发展观作简要解构。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育人为本”新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思想的新发展;育人为本,着眼点在“人”,关键在“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努力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以人为本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中国古代的民本文主义思想是形成毛泽东以人为本思想的思想基础。西方人本主义思想为毛泽东以人为本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料。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是形成毛泽东以人为本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4.
学术扫描     
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刘贵芹(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字文利(北京大学)从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战略思考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要求出发,胡锦涛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命题,深刻把握并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在深入总结大学生成才成长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科学提出了"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重  相似文献   

5.
关注人,发展人,是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的主线。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比较研究方法的运用,全方位、多层次地对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进行梳理和总结,揭示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的基本特征,展现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育人为本”和“知行统一”,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会议上的讲话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的要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分别论述了“育人为本”和“知行统一”的哲学意蕴,阐明了两者的关系,这对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办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问题。本认为: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并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工作思路。本对进一步兴起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思想史在21世纪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党、政、军、民在四川汶川"5.12"抗震救灾中凸显了以人民为主体的救灾和重建实践。胡锦涛总书记5月17日《在四川召开的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简称救灾讲话)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抗震救灾期间的高度体现,折射出胡锦涛"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和利为民谋"的使命感和深厚的人民本位理念。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凝聚集体智慧,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胡锦涛抗震救灾思想。胡锦涛抗震救灾思想是当前指导抗灾和重建工作的圭臬。认真学习、领会《救灾讲话》精神,有助于提高对抗灾重建的实践指导和理论认识,振奋全国人民抗灾重建的士气和增强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根本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结合中国发展实际,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和‘四有新人”理论。江泽民同志继承人本思想。提出了新形势下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作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1.
体育,大学宝贵的教育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学意义(哲学意义、美学意义、伦理学意义),社会学意义,经济学意义,及教育学意义。体育巨大的文化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意义,使其成为大学宝贵的教育资源。体育是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解构是读和写的双重活动,从多角度入手,引出文本中意义的冲突力量,从而展现文本表面上的统一和谐与实际上的不统一不和谐,揭示其内部的矛盾。一个文本可以被解读为具有跟它表面意义相去甚远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诗人凯文.哈特的作品来阐述诗歌自身的解构:尽管我们不停地追寻着意义变化的踪迹,但最终还是永远也找不到意义的归宿,意义没有终极。  相似文献   

13.
阐释学家赫施提出,文本解释有“意义”与“意味”的区分。我们认为,对“意义”与“意味”的翻译可分别称之为“意义翻译”与“意味翻译”。造成“意味翻译”的动因有很多,主要有文化差异、个人气质、阐释学倾向等多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学校学习生活意义的时代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学习生活意义受社会条件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制约。我国学校学习生活意义的既有追求表现为在学习生活中强调学习的工具价值、强调学习的知识追求、强调学习的认识旨趣。这些追求是我国特定时期民族生存、政治稳定、科技力量彰显、学校教育制度本性等的必然产物。随着人类生存新挑战的出现、经济形态的转型、我国社会的转型、个人自由度的增加等现代社会历史条件的变换,当前我国学校学习生活的意义,应该突出以形成自主人为终极目的、以价值意识的形成为现实目标、以实践为依归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苏州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堪称是一部“地方通史的经典之作”,其主要价值体现在它的现实意义、文化意义、政治意义及学术意义四个方面。它的成功编纂,对编写地方通史著作有着规范性意义:要处理好微观与宏观、个案与整体等方面的辩证关系,在突出地方特色和元素的同时,深刻、准确地揭示其典型价值。沿着已有的成功之路,继续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本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将会被逐步克服。  相似文献   

16.
汉语里的“啊”在口语中的使用率很高,而且在不同的句子当中可表示不同的语气和意义,当然在维语当中也有相应的语气和意义。它带什么样的语气在一定的范围内影响句子的具体意义,因此不能看作是都是同一个意思,而要看它的实际效果和意义。把它用维语表达时要更加注意句子的实际意义和具体语气,使用适当的语气词或词缀。  相似文献   

17.
美的本质问题实际上是审美意义的问题。审美意义存在于审美体验中,通过对审美体验的反思,就发现了审美意义——自由。自由有两个基本规定:超越性与主体间性。而要逻辑地证明审美意义,必须从存在范畴开始。存在是我与世界的共在,生存是存在的现实形态,它可以领会存在。生存具有两重性:现实性和超越性。审美是超越的生存方式和体验方式,它领会了存在的意义。同时,存在具有主体间性,审美克服了现实生存的主体性,实现了主体间性,从而把握了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卷积和相关运算的定义、运算过程、物理意义、几何意义、运算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掌握卷积和相关运算在信息光学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课堂是教学的重要场所,做好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对改善教师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研究逐渐兴起,课堂教学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开始受到学界和教师的广泛关注。对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的内涵、意义及实施过程进行探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词在传达概念意义的同时,还负载着说话人或操该语言的社团赋予的主观评价意义,这就是词的感情色彩义。俄语和维语中许多词都不同程度地带有感情色彩义。论文针对俄维两种语言中具有感情色彩意义的词汇进行对比与分析,试图找出两种语言词汇在表示感情色彩意义时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