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图片信息一跃成为新闻传播和传媒竞争中与新闻文本并驾齐驱的的重要手段,报纸版面的设计者之一——美术编辑素质的高下将成为影响报纸视觉传达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美术编辑需要重视文化修养的原因及文化修养是美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两方面,简要探讨美术编辑的文化修养问题。  相似文献   

2.
编辑学理论纲要(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是编辑活动的社会环境,对编辑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编辑活动是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发展水平决定编辑活动的发展水平。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政策,决定编辑活动的方针、宗旨、规范和运作方式。编辑活动也对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通过对文化传播的选择和调控,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和主流意识形态,或者传播先进思想,推动社会革命和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以来,由于报纸副刊的版而减少或在文化事件报道、对所在城市人文历史、城市地理、本土文化资源挖掘等方面的弱化等因素,使报纸副刊的作用在读者眼里越来越淡化,报纸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更是被逼向一个日益逼仄的空间里,这就需要报纸文化类专副刊的编辑在策划、选题、编稿等方面能够发挥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总是赋予各种实践以一定的意义,尤其是媒介编辑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传播活动,这种传播不是被动的、盲目的,而是主动的、具有鲜明的主观意志。这种主观意志的表达,就是一种文化表意,既是政治的需要,也是美学的需要;既是形式美的需要,也是内容美的需要,是对一切社会美的集合和升华,具有具象性、思想性、艺术性的特征。具体地说媒介编辑常常在选择中表意,在组合中表意,在编排设计中表意。  相似文献   

5.
成功的报纸往往取决于成功的编辑活动,而成功的编辑活动取决于正确的编辑思想和良好的编辑意识。作为传统传播载体的报纸如何在网络化、数字化时代,闯出一片新天地?报纸编辑树立起十个意识是其关键。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层面看科技编辑的社会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文化活动。编辑这个角色已深深根植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随历史前进而前进,随社会发展而发展,是积极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有力参与者。作为社会角色,科技编辑有着编辑的共性,也有其个性和特点。如果说编辑这个角色是社会化生产发展后,分工细化的产物,那么,科技编辑就是在出版业大大发展后,分工进一步细化的产物。如果说编辑活动是“对他人作品和资料进行搜集、选择、整理和加工,使之适合于传播目的与复制要求,以向公众传播”的社会文化活动,那么,科技编辑活动则是“对科技成果、信息进行甄别、鉴定、加工处理,使之适合传播目的与复制要求,以向公众传播的社会文化活动”。科技编辑即从事科技编辑活动的人员。  相似文献   

7.
论编辑的文化积累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编辑的文化积累意识任火【唐山】编辑活动具有两个重要功能,一个是信息传播,另一个是文化积累。从目前编辑学的研究情况看,比较注重对信息传播的研究,而对文化积累的研究则有所忽视。笔者拟对编辑的文化积累意识做一点探讨。对编辑活动而言,文化积累包括信息积累。...  相似文献   

8.
由于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编辑活动已迅速从书籍、期刊、报纸扩展到广播、电视、电影以及音像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传播等众多传播媒介中。然而,我国从20世纪40年代逐步兴起的编辑学研究多为分类研究,如报纸编辑研究、期刊编辑研究、书籍编辑研究、广播影视编辑研究等。分类研究的好处是,便于了解编辑活动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信息反馈中的文化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生 《编辑学报》2003,15(2):85-87
信息反馈对文化建构和传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制约作用:信息反馈对社会文化传播和社会文化的消费一生产具有导向和制约效应,对编辑活动和作者的创作活动具有前向作用效应。因此,编辑主体必须不断提高和增强自身对反馈信息的感知能力、筛选过滤能力和优化整合能力,从而全方位加大编辑控制的理性和自由。  相似文献   

10.
谢庆立 《青年记者》2008,(10):94-95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新闻事业迅速发展,报纸副刊编辑形态由基本定型发展到成熟阶段。城市报业的竞争、市民文化的需求、激烈的政治斗争,以及特定时代文化启蒙的需要,促使编辑主体不断探索编辑规范,初步形成了早期报纸副刊的编辑思想。按这一时期报纸副刊的发展脉络,本文把早期报纸副刊的编辑思想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并对此进行梳理、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论编辑传播的选择与被选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编辑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文化信息传播.在文化信息传播过程中,选择是传播的起点,也是传播成功的关键.因此,在编辑学研究中,学者们都十分重视编辑传播选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信息和文化的概念入手,论述了编辑传播的对象内涵及其编辑意义。认为:编辑传播的本质是文化传播;明确编辑传播的文化本质,有助于统一编辑学建设的理论基点,建立防止编辑传播文化变异的学理规则,增强编辑主体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3.
关于普通编辑学的随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编辑理论研究、编辑专业教育和当前编辑工作等方面的需要来看,建立普通编辑学是顺应时代要求的事。但是坐下来稍一思考这个问题时,又觉得做起来难度大。原因是编辑活动发展到今天,覆盖的文化传播媒体实在太广:图书、期刊、报纸、广播、影视、网络等等,使用计算机软件(称为编辑器)修改数据和格式,也是编辑活动。而不同传媒的编辑活动之间,有的  相似文献   

14.
编辑选择的限制与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活动是文化选择、加工、传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选择是编辑活动的关键环节.选择不但决定编辑产品出版传播的价值,也体现编辑披沙拣金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眼光和智慧.然而,编辑选择又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15.
在博客文化传播过程中,有时候作者与编辑融为一体。博客文化传播应该重视大编辑理念,编辑的功能不仅不能弱化,而且应该加强。编辑的特色也更加鲜明,主要体现为开放性、互动性和创新性,与传统编辑活动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新闻出版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中。报纸编辑作为相关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报纸编辑的内在修养直接反映在报纸的内容当中,从而影响了新闻报纸的传播效果。本文以此为视角,分析探讨报纸编辑的内在修养如何影响新闻信息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从编辑出版的角度来理解,文化自觉应指编辑在文化传播中所体现的一种文化主体意识.它渗透在编辑活动的各个环节,表现为在文化积累中对社会文化的择优汰劣与增值创新,以及文化传播中对社会风尚的控制与引导.作为文化传播的主体,编辑理应具有文化自觉的理念,并把这种理念外化为自觉的编辑行为,由此引导主流文化,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相似文献   

18.
戈缨 《新闻传播》2005,(6):46-46
报纸编辑策划是报纸编辑在新闻采编与报纸出版活动中所从事的决策与设计性的工作。要使一张报纸得到读者的欢迎,要使新闻报道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没有精心的规划设计都是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传承和传播优秀的文化是编辑工作的使命。无论编辑规范还是编辑创新,其目的都是为了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繁荣。因此,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应该是建立在有利于文化传承和传播基础上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0.
新闻编辑是新闻信息传播链条上重要的环节,作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和把关人,其内在修养也会影响到传播效果。如何提高编辑的道德修养、理论修养、文化修养、审美修养、行为修养等,与时俱进地实现社会对编辑的要求是值得探讨的,只有应需而备,编辑才能通过媒体给读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积极向上的信息接收感觉、富有智慧的解读社会的思路和符合时代需要的舆论导向,从而实现更好的新闻传播效果。本文以报纸编辑为例,对新闻编辑作为传者的修养与传播效果的关系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