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7年冒广生和毛泽东同志讨论诗词创作时说苏轼的《洞仙歌》词是檗括盂昶的《玉楼春》而出。其实,对此问题,从宋至今,众说纷纭,认为苏轼的《洞仙歌》是檗括盂昶的《玉楼春》而出,只是其中一说。通过考证可知,苏轼《洞仙歌》不是檗括盂昶的《玉楼春》,恰恰相反,是南宋人檗括苏轼《洞仙歌》而成《玉楼春》并假托盂昶著。  相似文献   

2.
姓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籍贯:四川眉山人。相貌:多髯。成就:唐宋八大家之一。出场篇目:人教版必修Ⅱ教材中《赤壁赋》。苏轼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才,诗词文书画,无所不精且多所创新,词创豪放派,书列宋四家,画开文人风……但令人钦佩的不仅仅是他的才华,更是他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3.
悼亡诗词是我国历代文学史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其作品为数不少,颇具特色,引人注目。通过分析苏轼的《江城子》,比较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的悼亡之作,探讨那些悼亡诗的内涵,可以发现,不同的悼亡诗词书写哀悼之情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  相似文献   

4.
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不仅受佛、道思想影响,也受《周易》影响甚大。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他所创作的《东坡易传》中,从苏轼的散文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周易》中所体现的文学思想与艺术上的特色对苏轼的散文创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苏轼一生写了将近一百万字的诗词和散文,而所写的赋却只有十一篇。在这如凤毛麟角的十一赋之中,赤壁二赋尤为人所称道。罗大经说:“太史公《伯夷传》、东坡《赤壁赋》古今绝唱也。”学者们为苏轼作传记、写专论也常以《赤壁赋》作为其代表作。当然,由于二赋内涵丰富深邃,后人在理解上也有不尽一致之处。  相似文献   

6.
该文抓住“青天”、“把酒”、“明月”这三个关键意象深入分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蕴涵的深层意蕴,揭示了苏轼第一次被贬之后,从困惑、反思到通透和空灵的心路历程,说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在苏轼的人生历程和诗词创作的重要位置,是诗人的人生哲学、政治理想和艺术追求的一个尝试性的突围,是诗人的诗词创作由少年的轻狂和无端喟叹转向旷达、平淡,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典诗词赋、书法、绘画等领域,苏轼均以其独出心裁的创作为后世留下累累硕果。苏轼思想和人格的魅力,同样凝聚着说不完、道不尽的“中国特色”。苏轼曾令历代学子为之赞叹,也令海外学为之倾倒。苏轼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化名人。他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古往今来,人们总好拿苏轼“说事”;苏轼及其作品也总能为海内外专家提供研究、考辨的新课题,并且总是伴随着没完没了的争论,不断涌现相关的研究成果(学术论资料与专),精彩粉呈,美不胜收。于是《中国苏轼研究》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苏轼《沁园春·情若连环》,见于明代万历年间所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卷八十三.1980年,孔凡礼先生辑入《全宋词补辑》.友人施议对最先鉴赏此词,选入唐圭璋先生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而后尚未再见海内外赏析论评文章.笔者甚爱此词,认为足称苏轼词代表作之一,应予以重视,对于认识苏轼创作个性,颇有意义.因为此词独具风神,脍灸人口,不是可以其他名篇所能取而代之者.几年来,笔者在进行苏轼诗词教学过程中,都将此词作为补充教材,通过讲解、让学生背诵、讨论等环节,使学生都很喜欢此首名篇,尤其当联系到苏轼在政治上极不平的遭际时,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吟咏此词,有的学生竟情不自禁为之潸然泪下,足见其摇撼性情、感人肺腑也.  相似文献   

9.
英语世界学者对苏轼文赋的研究和题画诗的研究,不如对苏轼其他文学成就的关注那么广泛和深入。本文从英语世界的苏轼《赤壁赋》研究概述、"赤壁赋"的英译、《赤壁赋》的英译注释与评论、苏轼《赤壁赋》原文本的解读等方面对英语世界学者对苏轼《赤壁赋》的译介做了梳理,并对译介过程中出现的误读、误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苏轼的一生可谓颠沛流离,但被贬黄州的苏轼对赤壁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怀。他在赤壁下创作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成为千古绝唱,为世人留下珍贵遗迹。从诗词中可以发现,苏轼因人生苦短而失意彷徨,在赤壁中饮酒作诗,在赤壁这一意象中寄托了超然物外、积极进取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11.
<正>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中,苏轼诗词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分量,与此同时,苏轼诗词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共性特点。因此,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苏轼的文学创作特点进行解读分析,拿出相应的教学策略。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开展初中语文教材中苏轼诗词教学策略研究,促进学生对苏轼文学作品的理解。一、苏轼诗词教学思想解读在传统的诗词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只是重视对  相似文献   

12.
在诗词英译过程中,意象传译是有效构建以及再现译诗意境美的关键。本文采取比较分析法,选择苏轼《定风波》英译的两个版本,从意象的生成、意象的表现、意象的传达、意象的翻译等角度展开探讨,为诗词英译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诗词的翻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仅要考虑诗词的内容,因为诗词特殊的形式结构,还要考虑到诗词的风格、意境和韵律等方面的因素。苏轼的《江城子》虽短,但却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从许渊冲、杨宪益和汉学家Burton Watson的译文对比中,三个译者的译本均忠实于原词,都注重对词的音韵风格和意境的翻译,译文具有音韵美和意境美。相比许和杨,Burton Watson更倾向于直译,许和杨更注重词意境的翻译,更能让读者领会到这首词所要表达的悲切和思念。  相似文献   

14.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该如何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呢?本文以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突破口,了解苏轼的精神品质,走进苏轼的精神世界,从而促进自身精神的升华。这也是苏轼诗词教学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苏轼《和陶诗》自问世以来,就引起后人关注和评论,但置喙不一,甚至出现完全对立的看法。本文拟将苏轼的《和陶诗》置于文学史的长河中,从三个方面来论证其开创性的价值:其一,追和古人始于苏轼《和陶诗》;其二,自苏轼创作《和陶诗》后,自宋至清,和陶诗的创作可谓绵延不绝,这已经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其三,苏轼晚年至爱陶渊明,从多方面评论陶渊明的人品和诗文,《和陶诗》的创作可以说是苏轼以艺术的手法解读陶渊明,苏轼以其当时文坛泰斗的身分,所谓“位高声自远”,有意无意地从此奠定了陶渊明在中古文学史上的至尊地位。  相似文献   

16.
苏轼写诗词常用狡狯的手法。刘贡父《彭城集·见苏子瞻所作小诗因寄》诗云:“千里相思无见期,喜闻乐府短长诗。灵均此秘未曾睹,郢客探高空自知。不怪少年为狡狯,定应师法授微辞。吴娃齐女声如玉,遥想明眸嚬黛时。”刘贡父认为苏轼诗中含有微辞,很显狡狯。苏轼写诗词常用的狡狯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戴着抒情面具,抒写心中惆怅;另一种是巧妙运用比喻和典故,怨刺新法,抨击时政。苏轼写诗词常用的狡狯手法之一是戴着抒情面具,抒写心中惆怅。这种类型的抒情诗又分为:借鸰原之思寄寓情怀和借悼亡契机来寄寓情怀这两种类型。请先看《水调歌头》:丙…  相似文献   

17.
苏轼任徐州知州期间作《浣溪沙》农村组词五首,以妙笔巧言描绘了乡村农家生趣盎然的生活百态。这组农村词以乡村生活入词,在词作中具有开拓意义,丰富了词的创作题材,增添了诗词作品的生命力和蓬勃生机。词中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徐州地区农村的生活方式和乡土人情,带有鲜明的徐州地域色彩。  相似文献   

18.
苏轼论《文选》琐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是北宋的大文学家,他对《文选》的评论,对后世颇有影响。苏轼论《文选》有得有失,本文对此进行评判。由于苏轼不喜《文选》,感情用事,常有贬低《文选》的现象,对此本文则加以驳正。《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正确地评价《文选》,是我们今天研究《文选》学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19.
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而《念奴娇·赤壁怀古》则是这些作品中的优秀之作。这首词意境开阔,气势磅礴,展现了苏轼旷达的人生境界和广阔的胸襟。文章试从"错位"这一角度,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分析,以探究苏轼高超的写作技艺,了解这一词作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苏轼是一个球形人物。他的诗词文赋前人都作了大量的研究,而对其人格的研究,少有人涉足。杨胜宽的《苏轼人格研究》开拓了苏学研究的新领域。本文从三个方面评价了该书,认为在古典作家研究方面,开了人格研究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