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面对课堂生成,我们应该积极地对待,冷静地处理,准确地把握,将其转化为有用的教学资源,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相似文献   

2.
课堂生成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耀军 《宁夏教育》2008,(12):54-54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舞台,也是师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园地。课堂之所以充满生命力,就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的、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因而课堂生成被广大教师格外关注,期望师生产生心灵的震撼和思维的碰撞。然而“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学生并不一定按照教师的期望去生成。  相似文献   

3.
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力的,就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因此,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应处理好以下"四大问题"。一、预设与生成两者如何平衡课堂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生成"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亦也弊,所以,我认为,过分关注课前预设,忽视学生的独特个性固然不可,但过分尊重课堂生成,没有足够的"预设"作为铺垫,教师就不会用高屋建瓴的眼光审视教材,对学生的学情也难以驾  相似文献   

4.
林宏 《吉林教育》2005,(11):47-47
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力的,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的,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因此,教学时我们要关注学生,及时捕捉有价值的教学资源,适时调控与引导,促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是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修改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第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因此,教师要勇于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种种生成的问题.比如科学课堂中实验的失败,比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出现的知识讲解上的失误,学生提出的各种设计之外的问题.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会突发这样或那样的事件,这些事件会影响和干扰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也可为教学的发展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6.
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力的,就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追求生命的意义应成为数学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因此,教学时我们要关注学生,及时捕捉有价值的教学资源,适时调控与引导,促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官云明 《考试周刊》2013,(29):67-67
<正>课堂动态生成是指在师生、生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随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课堂之所以充满生命力,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节课都是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那么如何演绎精彩动态生成,从而构建精彩的数学课堂呢?一、"随意"演绎精彩生成,构建精彩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8.
<正>"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材,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课堂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基地,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而激活课堂,增强教学的生命意识,探索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在这里,我仅结合英语课堂教学实践,就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的话题谈谈看法。一、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 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的,不可复制的。然而,课前的教学预设依然非常重要,我们要精心去预设,面向每一个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以促进资源的生成。资源生成后又如何有效地利用生成资源呢?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一种挑战,需要教师机智地进行有效的回应。  相似文献   

10.
<正>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的低效能一直困扰和阻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它会不断地导致学生的厌学和教师的厌教。长此以往,教育教学会失去活力,失去生命,必将成为一潭死水,带给学生的必定是终生的遗憾。我在课堂教学中,也在艰难地探索着构建有效、高效课堂教学的途径。现在,就把我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如何使课堂教学具有强大生命力?如何使课堂成为"生命课堂"?笔者认为,如果教师能从学生感兴趣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就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课堂教学效果将会比生硬地导入或者没有导入直接进入课程的教学好很多,那么"生命课堂"也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2.
黄庆才 《吉林教育》2008,(12):71-72
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产生的资源有不可预测与不可再现的特点,所以教师如何适时敏锐地捕捉,并对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恰当地处理更值得我们去关注。课堂教学活资源的生成,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信息重组者"、"学习指导者"等作用,充当活动信息向教学资源转化的"催化剂"。这是新型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承担的新角色。  相似文献   

13.
<正>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的教需要更好地转变为学生的学,使教师的"少教"或"不教"能为学生赢得更多的发展契机,为此,我们教师就必须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彻底摆脱"一讲到底"的教师过度"有为"的掌控型的课堂教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由教师教的"有为"向学生学的"有为"转变。下面我就以"小数乘整数"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 ,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 ,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因此 ,课堂教学 ,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 ,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 ,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 ,都不应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 ,而应该自觉上好每一节课 ,积极地投入教学改革。以下是我近一年来课堂教学的尝试 ,望大家批评指正。一、阳光下的课堂全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 :我们应该经常和学生商量搞一点教学实验 ,这样…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应成为当前美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传统的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你讲我听的"灌输式"和"培训式"的活动,一味地让儿童进行临摹写生,儿童只能被动机械地再现,很少有自由发挥的余地。课堂教学大多简单地只剩下教师讲解作业、学生作业这两个环节。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  相似文献   

16.
稿源采珠     
江苏周燕谈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在整个教学进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教师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悉心捕捉,小心把握。若能谨慎地、智慧地处理好每一个教学细节,那"生命"就会不断地给课堂生成智慧,给课堂注入新鲜血液,课堂就将成为人间最美好的诗歌。1、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每一位老师,都希望在课上出现亮点,并苦苦地追求亮点,其实亮点就在课堂的不经意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而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是主体意识的本质特性,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对教师来说,就要转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让地理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创设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说明,如果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他们就会对知识产生浓厚兴趣,热情高涨,思维也会非常活跃。因此,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蔡旺发 《家教世界》2013,(8X):150-151
<正>新课程理念就像一阵新鲜的海风,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像一名年轻的开拓者,不时地带给我们神采和活力。我们的学生是有生命的人,他们有人格、有尊严、有理想、有追求,他们渴望获得自由、获得发展,那我们的课堂也应该具有思想、活力和发展。"把学习的主动权彻底还给学生",这个提法在很久以前已被教育界人士所重视。但传统教学一直不能完完全全地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这与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有很大关系。目前许多教师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填鸭式教学,却忽略了学生能否吃得下或是否吃得饱,其实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构成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运  相似文献   

19.
张立媛 《辅导员》2012,(18):28-29
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这样一个教学系统绝不可能是漫不经心地随意出现的。没有有效的教学设计,就不可能保证持续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因此,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当今课堂,强调"生成"。我个人认为,生成性课堂教学也是依照新课程理念,强调过程即目的,强调目标的三维整合,强调以学生发展为终极目标的自然达成,从而使教师的智慧和学生的创新人格趋向充分表现的极致,最终着力于学生生命的整体生成。既然如此,课堂教学还是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的。下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课堂教学设计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正>在教育工作中,发现学生缺少生命的激情。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学校教育就应该点燃他们生命的激情,作为一名村小校长,我在这方面进行探索,我校把点燃学生激情作为我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我校把"点燃你生命激情,丰富我多彩人生"作为我校教师的座右铭。一、用教师激情感染学生激情教师是丰富情感的化身,教师和学生在一起,教师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想让学生每天充满激情地生活,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