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电视上最火的节目当属CCTV-1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此片是一部讲述中国饮食文化的纪录片,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2012年5月14-18、21、22日晚间22:40播出,一共7集的美食纪录片在播出后的一个月内让人们津津乐道",舌尖系列"瞬间走红网络,"舌尖体"成为2012年的标志性文体。7天收视相对平稳,最高达0.55%(5月17日),最低为0.39%(5月21日),7天平均收视为0.48%。在中国纪录片中,这个成绩已经和BBC纪录片所能达到的收视率差不多,并超过了所  相似文献   

2.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20,(4):2-3
央视与BBC携手推出纪录片《中国的宝藏》1月10日起,由央视纪录国际传媒与BBC世界新闻频道、英国野马制作公司联合制作的纪录片《中国的宝藏》在CCTV-9播出。本片共6集,每集25分钟,呈现现代中国生活的多个侧面,分别是家族、艺术、都会、制造、科技和饮食。  相似文献   

3.
2011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推出了一部纪录片:《中国人要来了》(THE CHINESE ARE COMING)。纪录片分两集,每集约一小时。以记录中国人在世界各地存在现状以及对当地经济社会影响为主要内容,拍摄地横跨非洲、南北美洲。不能不说是一部制作精良,"主题"突  相似文献   

4.
陈苗 《传媒》2015,(23):55-57
新世纪以来,艺术市场受到大众普遍关注,艺术类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类型片也因此受到重视,成为纪录片市场上的新宠.作为老牌纪录片创作公司的英国广播公司(BBC),近年来也将艺术类纪录片作为制作的重点,其制作的《艺术的力量》《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当达芬奇遇上蒙娜丽莎》《画廊外的天赋》《艺术创造世界》等,因其对极致完美画面的追求,对深厚人文关怀的表达,赢得全球受众的尊重,并在国际上屡获国际艾美奖最佳艺术类节目等大奖.  相似文献   

5.
2011年7月1日,由湖北卫视策划、拍摄的八集大型文献电视纪录片《丰碑》,开始在湖北卫视频道播出,这是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献礼片。该系列节目一经推出,就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和观众的赞赏。业内行家认为:纵观这八集系列节目,逻辑上呈现一种宏观构思,内容上也不乏微观组织;  相似文献   

6.
常江  王晓培 《现代传播》2015,(4):102-106
本文使用"再现"理论与叙事学方法,对近年来西方主流电视媒体制播的11部(共24集)以"中国崛起"为题材的电视纪录片进行文本分析,尝试解读西方主流电视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加以建构的意识形态机制。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之上,勾勒西方电视纪录片对中国形象的主要叙事模式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在特定的国际社会与文化语境之下对其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7.
由中央电视台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摄制,为迎接"澳门回归祖国十年"而特别制作的八集电视纪录片<澳门十年>(以下用<澳门十年>代替),作为重大理论文献影视纪录片和重点宣传节目,很有特点,可归结为"三个平,一个真".  相似文献   

8.
正福建海峡电视台近期推出的《海峡名录》是部长达百集的系列电视纪录片。自2010年10月开始启动,以整整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名村名镇"、"名居名筑"、"名人名作"、"名风名产"四大系列,共计100集,每集成片24分钟。它创造了福建电视史上纪录片创作的规模之最,也是迄今为止对八闽风物最全面、最具整体感的一次系列影像纪录。系列片的功能很大程度上在于规模效应,是电视节目中的宏大叙事。它视野开阔,角度鲜  相似文献   

9.
中央电视台和日本广播协会(NHK)联合摄制的大型系列连载电视纪录片《丝绸之路》已全部拍摄完毕,一九八○年二月,双方制片工作全部完成.这次合拍,前后经历十八个月,彼此交叉往来,采访拍摄行程总计达十五万公里,拍片四十万英尺.中方编片十五集组成系列,现已播出六集;日方制片十三集组成系列,现已播出八集,每集固定五十分钟.拍摄范围涉及四个省、区(陕、甘、内蒙古、新疆)和六国(中、美、英、法、意、德意志联邦).其规模之宏大,涉及领域之广,牵动历史线索之长,拍摄篇幅之浩瀚,制片之迅速,以及在日本引起反响之热烈,都是空前的.拍摄《丝绸之路》,不仅在中国电视史上是第一次,在世界电视史上也是第一次.它的前数集在日本播出后,电视收看率猛增三倍,全国形成了"丝绸之路"热.日本广播协会除了同时出版《丝绸之路》六本专著之外,还缩编了一条录像带在全日航空公司的航线上向旅客反复播映,电视唱片、幻灯片、年历片(册)、  相似文献   

10.
刘飞 《新闻窗》2012,(5):45-45
电视纪录片,在很多人眼里一直是小众化的。不过,在《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之后,相信大家会改变这种看法。“平均收视率达到0.5%”,“超过了所有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和BBC纪录片的收视差不多。”2012年春夏之交,这部7集电视纪录片受到“吃货”们的热烈追捧,《舌尖》创造了收视奇迹。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八.杨伟光教授从世界电视发展的前沿入手,分析了中国电视与世界一流大台的现实差距,确立了经典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并就此展开了对中国电视艺术价值实现和内容生产的理论考察,着重分析了中国电视艺术生产战略中的优秀节目为王、精品意识、大制作等一系列论题,进而建设性地提出了中国电视在理论、机制、组织等多个层面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2.
路春娇 《传媒》2015,(12):53-55
BBC作为老牌纪录片创作机构,其生产制作的纪录片以题材广泛、内容精良而闻名于世.2008年由BBC公司制作的《艺术的力量》,已经斩获多项国际级大奖,成为纪录片历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艺术市场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众对艺术知识的渴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而以艺术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也越来越多.如何充分展现艺术作品,如何在受众面前再现艺术史上的辉煌,如何彰显伟大艺术家的独特魅力等,都是美术类纪录片需要重点思考和表现的.本文以《艺术的力量》为例,对艺术类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该类题材纪录片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纪录片的创作素材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其表现对象是真人真事,虽然有一定的艺术加工、文学润色,但最终要展现的,还应是生活的真实规律与本质。从这点上看,尽管纪录片喜欢用电影、电视及文学的一些艺术形式及手法,但它与影视艺术或是文学作品是有区别的。从素材和效果来看,纪录片更像"新闻"——绝对的真实性是其生命(而非像艺术作品那样,"真实"更多的是一种虚构中的合理性)。只不过,与新闻相较,纪  相似文献   

14.
科学纪录片是一种广受公众欢迎的科学传播载体。本文基于叙事学理论,以BBC史前系列科学纪录片《与恐龙同行》为研究对象,从叙事结构、听觉叙事语言、视觉叙事语言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该系列使用的科学传播技巧。研究发现,《与恐龙同行》在听觉叙事和视觉叙事效果的双重作用下,从解说、音乐到自然音效,从丰富的镜头语言到电脑动画技术呈现的视觉奇观为观众逼真地重现了恐龙生活的世界。该系列纪录片主要使用了以下三种传播技巧:(1) 对内容进行简化;(2) 使用“讲故事”、戏剧化的叙事手法;(3) 使用模型、CGI等技术进行可视化。这些传播技巧的综合运用,使该系列纪录片实现了科学和大众想象的结合、科学和娱乐的结合,增强了其科学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纪录片声音的创作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录片是一种最能展现视听艺术的电视体裁。然而,长期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视"和"听"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更有甚者,有的作品干脆把这两种形式剥离开来对待,给人造成"假"和"做作"的感觉。"长期以来,同期声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在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中,一  相似文献   

16.
2008年8月底,南京广电集团拍摄的4集大型电视纪录片《见证南京大屠杀》再次荣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纪录片奖,在业内引起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7.
由西安电视台拍摄的电视纪录片《过河》真实记录了一位农民三十多年来在渭河上摆渡的生活。全片没用一句解说词,充分调动镜头语言和现场同期声,诠释和表达了编导独特的艺术思考和崭新的创作理念,反映了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文明共生共存的现状。该纪录片放映后,在观众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并于2011年荣获第二届中国澳门国际数码电影节纪录片单元唯一奖项——最佳  相似文献   

18.
在2009年12月澳门回归十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十年>.这部八集纪录片用影像记录澳门自回归十年以来的风雨历程,用人物故事见证澳门回归十年来发展中的"变与不变",向世人昭示中国政府"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的成功实践,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澳门.  相似文献   

19.
2016年12月15日,纪录片《我只认识你》在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获得了"年度最佳纪录片"最佳纪录长片"以及"最佳国际传播中国纪录片"三项大奖.感谢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对这部纪录片的肯定.评委会主席、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刘效礼将军说:"全世界的男女老少都应认真地看一看《我只认识你》,以应对人类老龄化的到来."曾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知名导演、制片、编剧柯文思说:"本片抛出了一个已成为全球问题的话题.当我们从越来越长寿的生命中受益时,也必须面对一个严峻的事实,我们的精神状况跟不上身体状况.这种令人心碎的情感旅程进入一种需要密切观察的状态时,教会我们所有的人,要相信坚持和爱的力量,相信夫妻关系可以经得住最艰难的考验."当然更应该感谢的是这部纪录片的两位主人公——我的叔公树锋和叔婆味芳,是他们的爱触动我们想做这部纪录片,是他们的爱成就了这部纪录片,也是他们的爱让更多的人拥有和传播爱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科学纪录片是一种广受公众欢迎的科学传播载体。本文基于叙事学理论,以BBC史前系列科学纪录片《与恐龙同行》为研究对象,从叙事结构、听觉叙事语言、视觉叙事语言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该系列使用的科学传播技巧。研究发现,《与恐龙同行》在听觉叙事和视觉叙事效果的双重作用下,从解说、音乐到自然音效,从丰富的镜头语言到电脑动画技术呈现的视觉奇观为观众逼真地重现了恐龙生活的世界。该系列纪录片主要使用了以下三种传播技巧:(1) 对内容进行简化;(2) 使用“讲故事”、戏剧化的叙事手法;(3) 使用模型、CGI等技术进行可视化。这些传播技巧的综合运用,使该系列纪录片实现了科学和大众想象的结合、科学和娱乐的结合,增强了其科学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