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声屏世界》2013,(2):137-138
经历了2012年的一系列变革和考验,中国经济稳步迈入2013年。为有效助力广大企业把握2013年中国市场营销先机,昌荣传播在新年之初发布《2013年中国消费趋势预测》,选取八大消费趋势动态,把脉2013年中国消费趋势变化,洞察市场营销新契机。一:食品安全引发"海外代购"及"租地种菜"风潮纵观2012年,食品安全依然是中国消费市场最受关注和诟病的问题。几乎贯穿全年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打击了中国消费者对于中国食品安全的信赖。由此引发了海外代购、租地种菜及对有机食品的追捧。食品企业正努力通过产业链的公开透明以及本  相似文献   

2.
本课题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青少年的调查发现,我国城市青少年的媒介消费渠道趋向多元,网络等新媒体日益受到追捧.对媒介内容的选择除满足个人实用需求外,娱乐性需求已成为首要因素.个人需求和社会环境是驱动我国城市青少年媒介消费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地区、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对青少年媒介偏好的影响表现显著.研究发现,我国城市青少年并没有接触外语媒介的强烈需求,他们的媒介使用和消费模式与其世界观的形成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我国媒介对外国报道的倾向性与我国青少年对这些国家的偏好上还存在着相反趋势.  相似文献   

3.
鞠启航 《新闻世界》2010,(10):107-108
消费与媒介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二者的两种结合方式进行了阐释,同时对这种现象的一些建构方式进行浅析,以期对媒介消费这一现象有更清楚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李欣 《今传媒》2014,(8):40-41
本文从媒介记忆的角度,评析1999年至2013年度我国"少数民族十大新闻"评选活动,探讨新闻内容分类与信息特征,延伸媒介记忆与形成社会"共识"之关联,论证媒介记忆与文化象征之效能拓展,对传播主体媒介记忆的深层机制所构建的典型文本结构,做出了积极创造性的阐明。  相似文献   

5.
刘倪霓 《青年记者》2014,(2):102-103
发展现状1.手机智能化趋势明显在消费社会中,为了满足消费主义影响下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智能型手机的普及率在逐渐升高。消费引导生产,并维持着生产,消费生产着流行文化,新的文化依赖着新型媒介并被大众吸收。①购买智能型手机的人增多,生产商会制造出拥有更多功能的手机,因此,如果智能型手机形成一种使用流行,其普及率也随之变多。中国行业网的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大陆智能型手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RDD抽样方法在北京、成都、广州三个城市采集了849份调查问卷,从城市居民影像消费渠道覆盖率、影像消费的人口特征、影像消费类型、互联网影像消费的网站来源四个方面考察了中国都市影像消费生态.数据分析结果发现:一是城市居民的影像消费渠道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这种趋势由于媒介形式和影像形式的不断丰富而得以加强;二是在影像消费渠道上,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呈现衰落趋势,代之以互联网作为代表的新媒体形式兴起;三是所考察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影院受众结构特征与电视有明显差异;四是优酷土豆网、酷6网在影像消费的接触网站中占据龙头地位;五是社交网络和微博兴起为影像消费提供新的展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空巢老人"这一弱势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09年1月1日—2012年6月1日在百度新闻高级搜索系统中以"空巢老人"为主要内容的51篇报道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究媒介是如何建构"空巢老人"这一群体形象的。研究发现:媒介对"空巢老人"的消极(负面)报道较多,积极(正面)的报道则相对较少,且报道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再现的"空巢老人"形象大多是生活孤苦、内心空虚的,且女性多于男性,城市"空巢老人"的数量大于农村;低龄和中龄老年人成为了被报道的主体,涉及高龄老人的报道则相对较少。与实际情况相比较,媒体在建构"空巢老人"这一群体形象时在某些方面有失偏颇,如报道角度较为单一等等,并没有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这一群体的生活常态。  相似文献   

8.
许可  王鑫 《今传媒》2012,(4):58-59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传媒技术与报道方式的改进突破,新闻记者队伍日益壮大。但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媒介商业化趋势日渐明显,媒介市场的激烈竞争与利益驱动,使得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出现了偏离真相,有违新闻真实性的种种行为。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新闻记者》评选出"2010年十大假新闻"产生以及报道的特点,探讨新闻记者在工作中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为新闻工作与媒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生活视觉化的趋势下,消费行为成为一种日常表演。本文采用观察法、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记录部分Z世代青年的日常消费状况与消费情感心理。研究表明媒介为提供青年群体展示消费的场域,资本以不在场的形式提供消费的物品,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Z世代青年群体在消费认知、心理、行动上的变化都受控于资本媒介景观的构建。青年群体作为消费的主力军影响着未来市场的消费转向,本文从资本、媒介与日常生活中的媒介景观角度来探讨Z世代的情感消费以审视媒介景观对青年群体消费生活中的剥削和异化。  相似文献   

10.
陶忻玥 《今传媒》2010,(11):50-51
"媒介事件"是大众传播的盛大节日,是一种具有干扰性、垄断性的重大事件。上海世博会是2010年全球瞩目的大事件。中国网络电视台世博台上线,以其及时、生动、丰富的世博内容与网上互动,为网民提供一个权威、丰富、生动的视觉互动体验平台,也为我们在媒介融合时代下进行媒介事件的报道提供了借鉴。本文就是以中国网络电视台世博台为例,探讨媒介融合趋势下如何进行媒介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张芹  陈玲 《新闻知识》2012,(1):15-17
当代中国电视媒介视野中,食品健康传播的信息呈现多元化,但受众个性化的消费标准却可能与媒介传达的健康标准存在信息的"鸿沟"。因此,本文试对2010年中国电视媒介视野中的食品影像进行解读,分析了电视新闻与时事节目、电视健康栏目、电视剧、电视广告这四种类型的中国电视节目,由此探究并反思当今中国电视媒介视野中的食品健康传播标准和文化规范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声屏世界》2011,(9):86-91
2011年6月17日,由驾驭中国主办的"凝聚趋势的力量——中国准车主消费趋势研究"发布会在北京举行,驾驭中国在会上发布了中国首个以正在驾校中学车的准车主作为研究对象的"中国准车主汽车消费风向标"报告  相似文献   

13.
吴仕华  何军 《新闻界》2012,(15):36-38,49
动漫在本质上是一种媒介艺术与产业,是内容与受众之间双元互动的市场运作。受众是动漫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没有受众,就没有信宿,也就没有了动漫艺术与产业的兴旺和发展。对受众的忽视导致了我国动漫产业发展滞后。根据动漫艺术与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动漫受众审美需求及消费趋势,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媒介文化消费指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系,包含诸多需要考量的现代社会文化消费状态内涵。从媒介消费的角度看,媒介消费指数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对媒介传播力给予直观地呈现。现代社会价值文化趋势与社会现代进程的方向相互兼容。媒介文化消费是文化价值构建的在场行为。媒介文化消费的意义场域始终建立在社会现代性元素之上,因此媒介文化在社会消费中弥漫着强烈的现代性引领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娟  刘于思 《中国出版》2012,(23):29-32
一、消费语境下的时尚杂志人物形象媒介呈现的性别形象是文化研究的经典课题,而市场细分的时尚杂志无疑为这一课题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样本。时尚杂志在中国蓬勃发展始于1987年[1]。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内各类时尚杂志总数已达800余种,其中更以日韩文化为代表的"瑞丽"系列与以欧美风为代表的"时尚"系列为翘楚。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10年来,对外合作的发展模式不仅带动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更影响着文化发展与社会行为模式。正如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财经新闻中的富人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际金融危机期间(2008年1月-2010年3月间)媒介有关富人报道的文本内容和报道框架的分析,勾勒了财经新闻中的中国富人形象,并归纳出媒介在建构有关富人形象时四种主要模式:野蛮生长、个人奋斗、经济原罪和奢侈消费,揭示了媒介报道中崇富、炫富和仇富的社会心理根源,并探讨了媒介选择的客观公正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研究媒介在中国消费文化兴起和传播中的作用。其主要观点为:要准确解释媒介在中国消费文化兴起中的作用,必须看到媒介和政府以及全球化的共同作用,其中政府的推动起主要作用,由于国家刺激消费的同时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全球化作为外因也起到一定作用;但在媒介时代,消费热潮的进一步扩散必须由大众媒介来完成;另一方面,媒介的双重属性使其在中国消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具有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翟树卿 《声屏世界》2011,(10):127-128
R·CHC是中国高端消费人群研究数据库,是慧聪邓白氏研究从2008年开始的一项长期自主研究项目,2008年以北京为试点,2009年拓展到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2010年拓展到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重庆、成都,2011年增加了深圳、大连、杭州、沈阳合计10个城市,未来还会增加城市,一年一次发布,为大家详细了解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消费及高端人群的媒介消费习惯提供数据。据2011年R·CHC的最新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9.
在消费社会中,"人"作为广告受众,存有主体建构与欲望支配两方面的主体性危机.主体建构危机表现在媒介受众在主体位置上的纯粹性失真和媒介受众进行以"消费仿象"为核心的排他性主体建构;欲望支配危机表现为媒介与广告控制了"公共欲望"的生产与再生产、"公共兴趣"被媒介与广告支配、公众对媒介与广告的"宣泄依赖"、广告与媒介藉消费社会的"符码关怀"控制公众的"爱与安全"需要.  相似文献   

20.
后"厚报时代"大众传媒的"注意力经济"逐渐进入分化节点,一方面受众面对众多媒介选择其信息来源晕多元化趋势;另一方面快速消费社会下受众单次"注意"凝视时间大幅减少,对信息的匹配诉求度提高.在此语境下,科技报道是坚守科技精英化小众化报道模式,还是讲求经营策略自觉贴近大众,既是一种业务操作问题,更是报道价值本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