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问题上的分歧与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离开了这个条件,就会改变事物的运动形式和存在方式。国共两党由合作到破裂的事实充分印证了这一规律。诚然,导致国共合作破裂的因素很多,笔者仅就国共两党在土地问题上的分歧与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作一初步探讨。一国共两党在土地问题上的指导思想不同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的根本原因。国民党“一大”,以中共党员个人加入国民党即“党内合作”的形式,最终实现了国共合作。尽管国共合作有一定的阶级基础、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然而,国共两党依然是作为独立的政治实体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发挥政党职能。在土地问题上,国共两党仍具有不同的指导思想,并因之形成了不同的土地纲领和土地政策,从而也构成了国共合作破裂的根本要素。  相似文献   

2.
90年代“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90年代“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研究状况展开述评,认为:就如何看待社会道德现象而言,“代价论”没能辩证地看待经济与道德的二律背反问题,“滑坡论”与“爬坡论”的分歧在于对市场经济本身伦理向度的认识不同,“道德失范说”则在逻辑上隐含着对道德规范建设与道德制度建设的探讨的可能;就怎样看待市场经济活动中人的特性而言,“滑坡论”将“经济人”与“道德人”分离开来,“爬坡论”则强调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个体公民概念是现代伦理的支柱之一;就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道德准则而言,“外灌”和“内引”两种观点都包含着片面的真理,现代社会应详细审视公正原则和功利原则,在实际运用中给经济伦理原则与其他社会伦理原则以合理定位;就怎样看待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道德原则而言,应当使个体性的利益追求与社会普遍利益追求相一致,倡导一种市场集体主义;就目前所面临的伦理新课题而言,应重视对道义原则即人道主义原则和公正原则,经济、政治、伦理三种制度制衡原则,以及多元主体和多元价值原则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是一部最新、最重要的教育经典文献。该文献在第四章中重点论及 :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 ,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 ,重新组织。这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被称之为教育的四大支柱 :即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我认为 :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 ,就本质内容而言 ,四大支柱更富有深刻的德育内涵。学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 ,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我们既可将其视为一种人生手段 ,也可将其视为一种人…  相似文献   

4.
炮击金门是一场具有重大威慑意义的军事行动,其威慑效益在于以精妙的军事打击和谋势造势,客观上达成大陆、台湾之间的“默契配合”,联手对美,使国共两党共同维护了“一个中国”的局面,为实现祖国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5.
毛主席早就明确指出:“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之一”,军事原则是“直接地和基本的政治原则联系着的”。这就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政治路线,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军事路线为其服务。林彪推行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是同他推行的修正主义政治路线紧密相联的。因此,要彻底批判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必须同他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政治路线联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最著名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周易》,在三千年前就开始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易”是其一个主要思想,但由易走向和谐平衡是一个基本的趋势。若干年后,英国著名小说家劳伦斯在他的著作《虹》中恰恰解释了这一探索,而“和而不同,刚健中正”的理想状态则是两者共同追求的和谐目标。  相似文献   

7.
《半月谈》1990年第3期所载《中国为什么不能实行多党制》一文,说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国共两党共同执政”,说“新中国的成立,消灭了几千年的剥削制度”。这两个提法,似乎欠妥,值得商榷。一、该文说:“国共两党共同执政(第一次国共合作)尝试的失败……”。这就是说,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两党共同执政的,国共两党也就成为联合执政党了。这一提法是欠妥的。所谓执政,是指执掌国家的政权,执政党就是代表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政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首先,坚持“以人为本”是适应“四个多样化”的新形势的需要;其次,坚持“以人为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再次,坚持“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主权在民”的思想,是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主权在民”的真实实现有赖于人民共同普遍直接参与的民主程序的推行,孙中山提出了“直接民权”的理念。“权能区分”鲜明地体现了孙中山“主权在民”这一民权主义基本原则,“地方自治”则是实现“主权在民”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自我学习、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大途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十七条原则”中有一条原则是“教师教教师”.这正是对“同伴互助”最浅显、朴素的解释。它包括教师之间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育教学疑难,共同学习,相互帮扶等。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最核心和最关键的环节。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是将全班学生按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由学生自由组合或由教师安排组织成若干小组,共同研究和探讨教师设计的问题或是学生自己遇到的问题,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给予点拨或指导,以小组互助合作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起动课程改革实验之初,我们数学组就确定了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实验课题,  相似文献   

12.
问 :请您先就“目标及规程”的实验内容做一简单介绍好吗?答 :“目标及规程”又被称作“134‘人课’教学体系” ,“1”是树立一个中心 ,即立足于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和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通过自觉的语文教学活动 ,开发、优化受教育者知、情、意潜能素质并发挥其综合效应 ,从而使其获得生存、发展必备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3”是确定三个支点 ,这是实现中心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操作规程。第一是情意熏陶 ,第二是思维规范 ,第三是语文训练。“4”是坚持四条原则 ,一是文道统一原则 ,二是“主导”为“主体”服务原则 ,三是课内与课外…  相似文献   

13.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合作学习作为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某种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个体学习模式的一种升华。而合作学习又是一种目标导向性活动,这一导向性目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学术性目标,即教学的目标;二是合作技能目标,  相似文献   

14.
如何上好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课,这是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课题之一。这里涉及到的问题颇多,既有学科的研究对象、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研究,亦有教学原则与方法的研究。本文仅就教学原则之一的直观性原则在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教学中的运用谈点体会。一谈到直观教学,有些人总认为那是对中小学而言,与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无关紧要的。这样,就有必要首先回答一个问题,即在高等学校的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教学中要不要重视直观教学原则的运用?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5.
<正> 争取台湾统一于祖国,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是我国新时期三大任务之一.在中国现代史上,国共两党曾有过两次合作,共同为捍卫祖国独立和民族团结,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了振兴中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国共两党应该再次携起手来,实行第三次合作.第三次国共合作能否实现?这是目前国内外广大爱国同胞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本  相似文献   

16.
[目标设计]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政策.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情感、觉悟和价值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在多民族的大家庭里,维护民族团结不仅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  相似文献   

17.
2006、2007年,“易中天现象”、“于丹现象”成为大众文化的一个热点,其实质上是精英文化通过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结合。这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职责的“主流文化”有很大的启发价值,即如何通过大众传媒,实现主流文化对大众文化的领引,这应当成为“主流文化”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
作者认为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根据其自身小集团的阶级利益,根据客观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国共两党力量的消长和政策策略的变化,对国共两党采取不同的态度,有时联蒋反共;有时亲蒋联共;有时反蒋反共;有时联共倒蒋;有在蒋与共之间形成一种“中间势力”。这对国共两党时离时合的关系,对国共两党力量的消长,乃至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习与生活共同体”。“学习与生活共同体”倡导学生在自主活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交往和对话来促进自己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实现从个体性生存和发展方式向共生性生存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逐渐从“独存”走向“共生”“共在”。因此,“学习与生活共同体”的建构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尊重差异,培育尊严;自由表达,互相倾听;对话合作,共同分享;公平竞争,相互促进;民主平等,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罪刑法定原则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者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者不受罚,即“法外无刑”。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应坚决取缔“法外有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