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文明视阈下档案价值实现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价值实现建立在社会对档案信息的有效利用基础之上.社会实践主体能否对档案信息实施有效的利用,既取决于社会信息文明的发展程度,更取决于社会实践的理性化程度.信息文明与社会实践理性化之间互动发展关系告诉我们,社会实践理性化,包括社会实践专业化和社会实践管理理性化的发展是推动信息文明发展,进而推动档案价值实现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法警新闻报道,承担着普及法律知识的责任,应该彰显法律理性.现在社会上"依法独立审判"、"无罪推定"、"罪刑法定"等观念还很淡薄,媒体理应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知识,普及现代法治观念,如果媒体的报道无视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无视法律保障的人权,将愧对自己的社会职责.  相似文献   

3.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ax Weber)用除魅(disenchantment)来形容现代生活的理性化,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反复提到"现代社会世俗化"的趋势。涂尔干认为在工业化、个人主义盛行的社会,中世纪神圣的、严密的社会控制机制正遭受侵蚀和挑战,人类必须寻找新的社会共识和神圣性。2015年12月27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的中国新闻学论坛上,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在发言中提出:"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4.
广告学"学科规训"及其知识谱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泓 《新闻大学》2006,(2):83-87
现今的学术知识生产已和各种社会权力、利益体制相互纠缠.广告作为现代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知识谱系不仅仅是纯粹的知识论层面的结果,而且是在学科规训制度的宰制之下的生产和传播.由于中西广告学科规训制度的不同,形成了"营销劝服"和"媒介传播"两种不同的广告知识谱系.本文力图梳理和阐述广告学的学科发展历史以及广告知识谱系的建构,并且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权力--知识"关系当中,为我国广告发展,探讨新的学科规训制度及其知识谱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论知识管理与图书馆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着重探讨了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学与知识管理在历史和现代意义上的渊源关系与概念契合 ,认为知识管理是图书馆学发展的转机和不变的宗旨 ,强调了图书馆学的知识管理不等同于现代企业的知识管理 ,并对其在整个社会知识管理体系中的作用进行了定位  相似文献   

6.
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知识发展改变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图书馆作为创造"新社会"的知识革命的积聚地,知识社会的技术革命对其服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图书馆由传统复制型服务向现代知识型服务转化.  相似文献   

7.
正四、现代性、博物馆和旧秩序埃利亚斯社会学一个显著特点是他坚持现代性的元素源于宫廷社会。他的观点不是关于传统遗存及其对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或"传统创造发明"产生有害影响的陈旧主题,而是采用西方长时段理性化观点的论证。他的论题是现代资产阶级理性元素及其物质文化与宫廷理性的紧密联系。例如,他强调,像莱布茨  相似文献   

8.
合同既是十分重要的民商事法律关系,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民商事法律文件。但是作为一个现代法律概念,如果将它直接用于古代民商事法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歧义。本文将以清代的民商事"合同"类型,来说明清代民商事"合同"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9.
作为现代社会的核心特征之一,"视觉转向"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视觉"与"现代性"的关系也成为人们反思现代社会的重要切入点。然而在探讨中国早期现代性的发生过程时,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觉形式——信息图表却从未受到任何关注。本文以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报刊上的各类图表为例,从认知、表象、传播三个角度探讨了近代中国如何通过图表这一视觉传播形式重新组织和建构其关于世界秩序的知识和想象。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们的整个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改变,知识呼唤人们朝着理性化的方向迈进,使人的素质不断提高。而新闻是社会生活中最快捷、最敏感的传播工具,当我们重新审视新闻作为时代最前沿的信号时,当我们以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为主旋律引导人们时,我们就会发现,今天的主流媒体新闻迫切需要理性化提升。  相似文献   

11.
在法治社会的创建过程中,培养起现代"法治精神"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将"法治精神"具体划分为三个层面:一是遵守法律的自觉性;二是对法律的依赖性;三是信仰法治的崇高性。  相似文献   

12.
臧宾 《青年记者》2004,(7):35-35
所谓理性化思维,就是透过新闻的表象进行深层次分析,看清事物的本质,寻求事物的规律,升华到理论的高度。新闻的深度、力度及导向是靠理性化的东西来实现的。因此,笔者认为记者采写稿件时要善于运用理性化思维,从辩证的、立体的、法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3.
探讨社会网络与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在理论上的关联,并在关系层次和结构层次上加以论证,进而研究社会网络关系维度中各种因素对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存在的影响。重点是构建一种知识共享模式--在任务驱动下基于社会网络的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模式,并研究其应用过程。该模式应用社会网络理论对企业内部社会网络关系与结构进行分析,以便找出并解决企业内部知识共享问题,最后提出该模式知识共享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信息不断膨胀,建立公共信息共享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公共信息共享与其自身非竞争性和公共性的特点相契合,欧美国家也在积极探索本国公共信息共享方案。我国目前公共信息共享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可遵循的情况下,知识共享协议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论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站"职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导向的信息交流中,图书馆将履行为知识创新创造条件、为社会造就"知识人"、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架起桥梁、为社会创造新的知识产品等全社会 "知识管理站"的职能,为此应从硬件、技术、法律、服务、队伍诸方面加强图书馆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法是最高的又是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一切社会行为规范的基础和基本准则。政府、政党、一切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实施法律的最主要的手段是司法,在西方三权分立体制下,司法被认为是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无论是他律的行为规范还是自律的行为规范,其基础都是法律。所以讲新闻管理和自律,必须先讲法律。新闻法治是现代国家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钟丽静 《东南传播》2014,(10):84-85
什么是"看见"?又如何"看见"?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征,事物的本质隐藏于现象之中,人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看见"本质。法学理论即为一种"看见"及"如何看见"。法律实践中,实践者运用具体的法律知识是普遍现象,但其中抽象的法律知识则不易被"看见"。往往那些既抽象也是最基本的法律知识,如法律的基本性质的知识,通常难以被"看见",它们总是以隐秘的方式在法律实践者的行动中"游荡"。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我有幸成为于光远先生任总主编、胡沙同志主持编写的<现代公民知识读本>一书的责任编辑.全书共三卷,第一卷题名"品格与人生",第二卷题名"生活与法律",第三卷题名"民主与科学".三卷三个专题,连贯为一个整体系列.从书题即可看出它的意义不限于"知识读本"本身,涉及的乃是民族的"国民素质"大问题.通俗地说,是关涉如何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的人生问题.我们正走在建设"公民社会"的道路上,做合格的现代公民自是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周久凤 《晋图学刊》2004,(6):1-3,40
对"知识服务不能作为图书馆核心能力"的论点进行质疑,认为知识服务是知识社会对图书情报机构提出的新要求,知识服务能力是现代图书情报机构的核心能力。同时认为,馆员素质是制约知识服务能力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权利是被现代社会普遍确立为法律权利的新兴权利类型,对于读者权利的正当性基础,国内图书馆学界先后以法律规定说、基本权利说、信息自由说、综合基础说等几方面来加以概括,但这些论证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于现代社会的读者权利而言,其存在的基础主要是正当需求、福利国家、公共物品、社会功利等理论的支撑,由此形成对读者权利的正当性基础的较为完备的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