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浅谈中医与运动性疲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中医对运动疲劳的认识,中医在消除运动性疲劳中的作用,如针灸足三里穴对小鼠运动能力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影响;足三里反射区按摩对有氧耐力运动后自由基的影响,揭示足反射区按摩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机制。旨在进一步加深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本质的认识,提高中医药抗疲劳针对性和效果,促进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后机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在大运动量大强度的训练后,运动员不仅肌肉中的乳酸浓度,血乳酸浓度增高,而且内环境的PH值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疲劳(身体上的疲劳和精神上疲劳)。疲劳若没有及时得到恢复,不但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而且也使训练工作受到干扰。为了保证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提高训练工作的效果,应十分重视运动员的疲劳恢复。下面介绍几种消除疲劳的简易方法。一、运动后按摩,也叫恢复按摩。主要是帮助运动员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一般在训练结束后进行,若运动员十分疲劳时,需要运动员休  相似文献   

3.
运动会产生肌肉酸痛,使人感觉疲劳。而疲劳是一种机体的整体机能水平或工作效率低下的生理现象,运动后的疲劳不及时得到恢复而不断累积,会导致疲劳过度而影响人体健康。因此,运动后的按摩放松,能促进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转换,因疲劳引起的神经调节紊乱消失。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局部血液供应,消除肌肉疲劳。提高机体整体机能水平和工作效率。本文运用实验方法对按摩能促进运动后肌肉功能恢复的效果进行分析。为在运动训练和学校体育中实施运动按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现代体育对运动员的机体提出很高的要求,为了提高运动成绩,需要利用提高运动员工作能力的各种手段,而运动按摩是恢复和提高运动能力以及伤后康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运动按摩可分为下列几种:一、训练按摩,二、预先按摩,三恢复按摩,四、运动伤后按摩。一、运动按摩:有训练水平的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运动负荷很大,对心理和生理的准备要求也很高,容易导致运动员过度疲劳、过度紧张或运动损伤,训练按摩可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并能改善身体素质和保持高度的训练水平。它的主要目的是使运动员  相似文献   

5.
<正> 一、运动后按摩,也叫恢复按摩。主要是帮助运动员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一般在训练结束后进行,若运动员十分疲劳需要休息2—3小时后再进行按摩。具体可采用推摩、按摩、揉、揉捏、搓、按压、叩打、抖动、运拉等方法。 二、点穴或按压穴位 为了减轻肌肉酸痛、消除疲劳,可在运动员身上的环跳、委中、承山、阳陵泉、足三里、昆仑、三阴交等穴位点穴或重按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运动竞技能力的维持和改善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效的恢复措施。疲劳的累积会限制人体在训练和比赛时机能水平的充分发挥。许多项目的运动员每天都要进行较大强度的运动训练,而且新的训练负荷往往都是在身体疲劳还没得到消除时就又开始了。这样长期下去就会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那么如何尽快地使疲劳的机体恢复到正常呢?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摸索笔者认为:按摩是一种简单易学、行之有效的消除疲劳的方法。一、运动前的按摩运动前按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或训练前的按摩,目的是为了促使运动员身体处于最佳赛前状态,通过按摩使柔韧性和…  相似文献   

7.
运动按摩是以调整和保护运动员良好的竞技状态,增进和发展运动员潜在体能,提高运动成绩为目的。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实践表明,赛前运动按摩为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所起的作用和意义,已越来越显得重要了,特别是对青少年运动员由于心理不成熟、比赛经验不足等,赛前按摩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运动员在各项比赛中的表现,对运动员在临场前后所出现的各种变化,采用赛前按摩的方法,对帮助少年运动员克服赛前出现的一些机能失调、心理紧张,以及对消除赛后出现的疲劳、加速体能恢复都将起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速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现代运动训练是由负荷--疲劳--消除疲劳--恢复--提高构成的过程.恢复与疲劳在运动训练中有着同等重要作用.人们充分认识到,没有负荷就没有训练,没有恢复也就不会有提高.当今速滑强国高度重视恢复训练,这是因为大负荷训练给予运动员以极深的刺激作用,使疲劳程度加深,这就必须让运动员有足够时间和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促进恢复,及时进行疲劳消除,以保持运动训练节奏,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研究、调查访谈、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根据武术运动员运动训练、竞赛产生运动性疲劳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恢复手段,包括武术运动员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以期为完善武术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以及增进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滑雪作为一项运动技术比较强且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都要求较高的冬季运动项目,在训练过程中极易出现运动疲劳.通过滑雪运动员的运动强度以及身体机能能力的分析,了解高山滑雪运动员运动疲劳产生的原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进一步了解滑雪运动员的动作技术及体能消耗的来源,对高山滑雪运动员运动疲劳消除方法进行研究.运用中医传统的治疗手法,按摩、推拿、物理疗法和营养疗法等都可以消除运动疲劳,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才可达到快速消除疲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根据竞技体操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与能量代谢特点,并结合体操运动员运动训练、竞赛产生运动性疲劳的特点以及体操运动员疲劳产生的生化机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恢复手段,包括体操运动员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两方面,以期为完善体操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以及增进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钟丹 《体育世界》2010,(12):95-96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体能的恢复是当前体育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希望通过对武术项目在运动训练竞赛中产生运动性疲劳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地消除运动员生理和心理疲劳的手段,以期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增进运动员的健康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在比赛期间,合理的对摔跤运动员实施运动按摩。通过测定证明,对提高运心脏机能作用不大,而对其动作反应和自控能力改善明显。同时,对于运动员赛后疲劳恢复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足底反射区按摩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表明:足底反射区按摩不但对运动员的常见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而且对消除运动疲劳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刘巍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3):39+111-39,111
体能是羽毛球运动员运用技、战术的基础,羽毛球运动员在大运动量的比赛与训练过程后,运动疲劳的消除和体能的恢复,对羽毛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运动成绩的提高、运动损伤的预防以及运动寿命的延长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据羽毛球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机体功能的特点,结合运动营养补充品的研究成果,对羽毛球运动员疲劳的消除与营养补充的措施做出相应分析,以其对羽毛球工作者维持运动员健康与提高运动能力方面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进行体育运动而引起的人体运动能力暂时降低的一种身体状态,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生理现象,是运动中必然发生的,它对运动技术的发挥起到了制约作用.随着人们对身体素质、健身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体育水平的不断发展,运动性疲劳及其恢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疲劳发生后,若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恢复方法和手段,就能够达到提高机体运动水平,提高机体综合素质的目的.反之,运动性疲劳不能够及时地消除,会使疲劳累积,甚至造成机体的损伤,影响健康.因此,只有科学地对待运动性疲劳,掌握有效的恢复方法和恢复手段,才能有效地巩固运动效果,提高运动成绩.目前恢复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与手段很多,但既能增强运动员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又能尽快消除疲劳,且无毒副作用的药物,是国内外体育科研人员致力寻求的目标,也是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一、柔道运动中的按摩手法按摩是运用不同的手法作用于肌体,以提高运动员身体机能、消除疲劳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运动按摩主要运用于柔道运动训练和比赛的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  相似文献   

18.
体操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研究、调查访谈、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根据体操运动员运动训练、竞赛产生运动性疲劳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恢复手段,包括体操运动员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两方面,以期为完善体操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以及增进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 按摩在体育运动中对调整运动员的生理功能、消除疲劳、防治运动伤病和提高运动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虽然它简便易行,不需特殊设备,但是在进行按摩时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通常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产生疲劳是竞技体育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没有疲劳的发生就不会有超量恢复,没有超量恢复,就不可能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只有解决好训练--疲劳--恢复,这种对立和统一的矛盾,才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因此,解决超负荷训练或比赛造成的运动性过度疲劳是当前竞技运动训练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虽然目前的训练要求运动员有一定程度的"过度负荷"来刺激机体,以提高运动能力.但是什么程度的"过度负荷"为最佳,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来衡量.高水平竞技运动员的训练和高强度、高密度的竞赛中,许多科学的训练手段孕育而生,其中恢复训练已被列入到训练计划之中.恢复训练计划的安排越系统、科学就越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