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瑞典《地铁报》为代表的免费报纸的成长给全世界的传统付费报纸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传统付费报纸与免费报纸存在着竞争与合作。本文对传统付费报纸和免费报纸的竞争战略进行分析,指出以瑞典《地铁报》为代表的免费报纸采取了蓝海战略,与付费报纸并没有在同一市场上进行有限资源的争夺,而是服务于不同的细分市场。同时,本文还对免费报纸与传统付费报纸进行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传统付费报纸的相应竞争战略,此外本文还根据市场机会的大小,传统付费报纸对免费报纸市场的态度等方面,分析在实践中传统付费报纸的四种战略。最后,本文指出国外传统付费报纸和免费报纸的竞争战略对我国报业发展的三方面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硕 《新闻世界》2010,(6):201-202
地铁报是免费报纸的主要形式。本文从免费报纸的发行渠道整合、广告整合、受众整合等方面,对免费报纸的整合经营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陶丽 《新闻爱好者》2011,(19):14-15
1995年世界上第一份免费地铁报"Metro"在瑞典诞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地铁报作为一种新型的报纸种类,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较大的规模和广泛的影响。2003年上海出现了大陆地区的首份免费地铁报《I时代报》,这份由计算机报转型而来的地铁报曾一度引发关于国内免费报纸的大讨论。2008年7月,当时国内的4家地铁报——上海的《I时代报》、  相似文献   

4.
免费报纸方兴未艾传统报业未雨绸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鹏 《新闻记者》2006,(3):53-55
目前报业最大的关注热点之一,就是免费报纸,特别是地铁报。  相似文献   

5.
随着当下地铁的兴建,以地铁报为主体的免费报纸在我国方兴未艾.与其刚出现时被认为会对传统报纸造成冲击的观点不同,在新媒体环境下,免费报纸所独有的优势可以给正在遭受新媒体转型之苦的报业带来新的途径;结合国内的媒介环境分析,免费报纸竞争策略的探析对新时期免费报纸出版经营和报业新媒体环境下的生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PEST模型对西安发展免费地铁报的价值空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了解免费地铁报纸的发展情况和启示后,着重研究在西安市场上发展免费地铁报的价值空间分析。  相似文献   

7.
厉国刚 《青年记者》2006,(19):43-44
1995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地铁里出现了面向大众的免费报纸。此后,免费报纸逐渐风靡全世界,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创办了免费报纸。在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的《I时代报》,是我国第一张面向大众公开发行的有正式刊号的免费报纸。该报纸以新闻与信息为主,采用在地铁站、公交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130张免费报纸。《地铁报》 (METRO),免费报纸的创始者, 已拥有57个版本的免费报纸。在中国,免费报纸还是个新生儿, 目前从总体来说在稳步发展。免费报纸都有自己的发行渠道,我国免费报纸的发行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地铁报的内容和形式特点免费报纸专指那些定期向社会大众免费发放的,以刊载新闻信息和广告为主的印刷出版物.①地铁报是免费报纸的一种,现在免费报纸发展尚不完备,免费报纸通常被等同于地铁报.目前普遍公认1995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推出的<地铁报>是世界上第一份免费报纸,中国的第一份免费报纸是2004年3月16日上海的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发行的<Ⅰ时代报>,这些免费报纸实际上都是地铁报.  相似文献   

10.
地铁报的价值与地铁经济相互作用有四个特征——第一,地铁报在地铁经济中拥有钻石般的使用价值。地铁报往往被视为免费报纸,因此不值钱,其实恰恰相反。就如空气和阳光一样,各类信息从地铁报被人们免费获取、消化并回到地铁经济中被使用,地铁经济参与者的形象也被日新月异地改变,地铁新商  相似文献   

11.
香港免费报纸的经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劲松 《新闻界》2006,(4):37-38
在香港报业市场上,免费报纸比内地出现更早、竞争更加激烈,分析和借鉴香港免费报纸的经营策略,对内地报业竞争会有所启发。在过去的十年里,免费报纸已经成为全球出版产业中发展最迅速的部分之一。在报业竞争十分激烈的香港,继2002年瑞典的地铁国际公司创办地铁报《都市日报》之  相似文献   

12.
从2003年8月27日上海的I时代报进入了地铁,至此已经有8年的时间了。作为中国内地第一张地铁报的经营者,我们对地铁报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有着许多的感悟。首先,在我看来,免费报纸有三大要素。第一发行、第二内容、第三广告。免费报纸的发行比传统报纸的发行更难,这其中是非常讲究的。比如,发行点选择哪  相似文献   

13.
胡欣 《新闻实践》2010,(5):28-31
近年来,地铁免费报作为传统纸媒嬗变而来的新媒体,已进入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人们的视野。 继我国第一份地铁免费报《I时代》报2003年在上海诞生后,今年1月22日,在同一座都市里又出现了"同质"的地铁免费报纸——《新民地铁》。《新民地铁》的成功发行,将会对免费报"寄生"地铁通路的法则带来什么影响?在《I时代》报"独食"免费报业商业利润的状态改变后,  相似文献   

14.
近日,在北京地铁报--北京娱乐信报的牵头下,中国地铁报联盟成立.这意味着地铁报作为报纸的一种新形态,正式登上中国报业的舞台.地铁报因其特殊的发行方式(独特通路及免费)和诞生时机(传统报纸经营状况下滑)而使其具有相当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0月1日正式创刊的《羊城地铁报》(以下简称地铁报)以“报网一体,一纸惊人”的姿态。出现在被认为是“代表方向。改变现在。影响未来”的数字报纸平台上。作为中国首份纸质媒体和数字报纸同步推出的城市新锐媒体.地铁报的创刊无疑是一件值得称颂的事情。它意味着读者除了乘坐地铁可以阅读到此份报纸外。还可以通过登录大洋网数字报纸平台阅读每期的地铁报。创刊号当天,地铁报在广州地铁沿线引起了一小轮的读报高潮。几乎每位乘坐地铁的乘客都高兴地拿到了这份新鲜出炉的免费新闻大餐。从受众阅读《地铁报》创刊号的反应来看。市民大多持肯定态度,表示地铁报为他们乘坐地铁的枯燥时间注入了活力,带来了一份信息咨讯的快捷享受。  相似文献   

16.
刘子欣 《新闻世界》2014,(4):315-316
本文以《东方卫报》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其免费报纸的属性说起,涉及地铁报做为免费报纸的本质内涵。以《东方卫报》做为调查实例,探讨地铁报刊和传统纸媒在办报定位、内容选择、读者定位、广告经营及报刊发行管理五个方面的差异,由此从各方面归纳出地铁报刊在今后发展的着重之处。  相似文献   

17.
1995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地铁里出现了面向大众的免费报纸。此后,免费报纸逐渐风靡全世界,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创办了免费报纸。在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的《I时代报》,是我国第一张面向大众公开发行的有正式刊号的免费报纸。该报纸以新闻与信息为主,采用在地铁站、公交车站自取的方式发行。  相似文献   

18.
2007年4月,<消费导刊>发表石玲玲的文章〈"免费报纸"方兴未艾〉,文中提到首份<地铁报>()在瑞典登场后,"美国头号报业巨头甘尼特一口气推出了9份免费报纸.  相似文献   

19.
祝和平 《今传媒》2009,(6):37-38
一、传统报媒遭遇寒冬免费报刊来势凶猛 1995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出现了依托地铁面向大众的免费报纸《都市日报》.此后,《都市日报》成为全世界最大、扩张最为迅速的免费报纸集团.这种依托地铁派送发行方式带来的成功,引起世界各大传媒的纷纷效仿,免费报纸逐渐风靡全球.其中尤以法国的免费报刊最为强势,达到平均每5份报纸中就有一份免费报刊的态势.  相似文献   

20.
张劼 《今传媒》2005,(12S):44-47
在“都市报纸冬日说”、“报纸消亡说”开始成为报业界的热论时,免费的精神午餐也开始疯狂的扑到鼻尖。今年,《河南商报》计划免费发行;1月6日起,《北京广播电视报》免费送报三个月;《Ⅰ时代报》在地铁沿线免费发行,《广东日报》即将出版免费报纸……免费报纸在国内开始正式抢滩传统报业市场,并试图分割报业利润。[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