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有着积极意义。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这一主题展开调查研究,有助于了解目前小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及其学习兴趣的状况,并研究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优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的途径之一。爱因斯坦说过:"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对 学习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年 龄等特点,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将兴趣贯穿数学  相似文献   

3.
张玲 《中国教师》2014,(14):34-35
众所周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发端于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对学习兴趣的解读,他认为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然而,在小学中高年级有很多学生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原因在于:一是数学本身相对于其他人文课程而言,较注重逻辑的思维和严谨的推理,给学生造成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影响了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这些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没有很好地进入数学课程中,不了解数学的奇妙之处,没有体会到学习数学是一种求知上的享受,而是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4.
培养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低年级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我深深体会到,要使一年级学生学好数学,必须首先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一年级小学生刚入学,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好奇心强,注意力难以持久,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容易产生兴趣。根据他们喜新好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愉悦中产生新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数学的抽象性、严密性又常使学生难于理解,甚至望而却步。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意识倾向。怎样使小学生爱数学.学数学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他们对学习数学的目的、意义缺乏认识,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往往是由生动、有趣的数学过程以及教师的及时表扬、评分或奖励等结果引起和维持的。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人们主动积极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动力,也就是说,人们之所以热衷于某项活动,是兴趣使然。具体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也是如此,教师要想让学生热爱数学学习,并且自觉主动地学习数学,就要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然而,数学这门学科集系统性、逻辑性和抽象性于一身,常使学生感到学起来困难重重,而且,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也证明,当前的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愈发降低,这对于数学教师来说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如何更好地激发、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已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8.
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针对当前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障碍,我们总结出了几点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从小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9.
占宋玉 《亚太教育》2022,(1):190-192
随着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因为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更高,再加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可能会导致他们在刚接触数学学习时感到困难,并且低年级小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及系统的学习方法,所以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习惯及兴趣显得特别重要。基于此,主要分析了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热爱数学、发现数学、运用数学的关键。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在安静的数字背后,寻找发现数学蕴含的无穷乐趣。兴趣的培养在于老师教学中的引导,也在于老师通过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激发。小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体会学习数学乐趣无穷,从而爱上数学,在数学学习中兴趣盎然,为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奠定优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数学对小学生来说是一门较难学的学科。因此,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浓,长期如此导致数学学科成为"瘸腿学科"。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的科研课题。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例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实实在在地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数学学科一直在小学课程中占重要地位.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小学生对这门学科的看法是:学数学很繁琐.内容枯燥无味。因此.在各个班级中往往出现了这种现象:学生在上数学课时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作业更是无法按时完成。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是由于学生没有数学学习兴趣。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就必须运用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就是要点燃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地游弋于数学知识的海洋,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数学能力的欲望.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呢? 一、创设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远比情绪高涨时低很多.没有好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宽松、生动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推动力。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以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让学生陶醉在数学的乐园中,让他们走进数学的大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那么,如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呢?在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而且十分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阶段。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促使学生不断地去追求知识,去探索数学王国的奥秘。带着兴趣学习,学生就会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进而能够迅速而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可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认为.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6.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特别指出了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想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数学教师就要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因为兴趣是学生产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源泉和动力,学生只有有了数学学习兴趣,才能在数学学习上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探求、去创新、去实践,所以,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本文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学习兴趣,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我们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快乐学习、创造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人积极地认识、欣赏和探索某种事物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地,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往往源于好奇心.但是只有好奇心而没有明确的目标容易得到满足.并常在满足后很快消失。而兴趣有较明确的目标.得到满足后.不仅不会消失.反而更加浓厚。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就像餐桌前没有胃口一样。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愉快地努力求知.勤奋钻研而乐此不疲.以极大的精力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去。因此.教师应该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点是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怎样才能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20.
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这使小学生学习数学有了一定的难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应坚持教学“四注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