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楚蕴源 《内江科技》2019,(4):110-111
20世纪50年代我国组织了太极拳领域的学者和专家,然后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将其动作进行简化,从而使太极拳的学习也变得简单,使其更加容易记忆和学习,进而形成现如今的简化太极拳。当前,高校要求学生全面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因此,高校在教学时,应使太极拳的教学方式简单有效,并探讨出高校体育课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的新方法。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课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新方法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太极拳学习的三个阶段,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太极拳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项目教学法的涵义以及特点,并结合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实际,得出以下结论:项目教学法不仅能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性、研究性的学习环境,还能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潘挺  王勇 《内江科技》2019,(4):102-104
根据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公共体育课二十四式太极拳课程开展需要,及国家倡导"健康中国"战略中体质测试要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SWOT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对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开设二十四式太极拳课程满意度研究,同时对课程满意度的及其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学生对教师专业技能最为满意,对学校课程安排最为不满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影响满意度的重要指标;二十四式太极拳及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在课程开设都具有一定优势。结合文化文章中心宗旨,给予一定的建议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二十四式太极拳课程更好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韩博  马会婷 《内江科技》2010,31(9):164-164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中的精粹,是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轻松、自然,动作圆活,前后贯穿,连绵不断,属于实用类健身项目,长期锻炼有利于身心健康,可以终身受益。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在我国这一传统运动项目却只是在民间开展的比较好,锻炼人群以老年人为主,青少年学生对于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和柔和缓慢、重意不重力的套路运动往往是敬而运之,在新颁布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大纲中加大了武术的教学比重。基于此,笔者努力钻研教法,在高三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中教授了“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使学生经历了一个由不知到知之、由反感到喜爱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导学-学导”式教学法的基本思想是:学为主体,导为主线,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该方法在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中初步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6.
高校武术教学偏重太极拳观赏性、健身性研究应用,武术教师也普遍存在轻视太极拳动作攻防含义的讲解,更不用说帮助学生在练习中建立动作的攻防意识。其结果是使学生在练习中只有一味的模仿动作,对动作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通过对太极拳攻防价值和其技击表现形式的剖析,强调了要在武术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太极拳的攻防意识。  相似文献   

7.
唐志云 《大众科技》2015,(2):144-146
在太极拳教学中,学生的体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会对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产生影响。文章分析了意志这一非智力因素在太极拳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了太极拳教学中引起意志变化的因素,提出了培养学生意志的方法和途径,为更好地进行太极拳教学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结合太极拳动作特点和文化底蕴,初步探讨了太极拳运动对高职院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学习效率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推进太极拳运动的大众化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使高职院学生掌握一门简单易行、终生受益的健身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葵 《科教文汇》2009,(12):189-190
结合太极拳动作特点和文化底蕴,初步探讨了太极拳运动对高职院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学习效率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推进太极拳运动的大众化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使高职院学生掌握一门简单易行、终生受益的健身方法。  相似文献   

10.
简化24式太极拳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强芬 《内江科技》2007,28(8):156-156
经过多年实践,简化24式太极拳是非常符合现代体育教育精神需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根据简化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效果,从而达到贯彻终身体育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为丰富中学武术课的教学内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更好的探讨中学太极拳的优化教学方法.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中学太极拳教学增加讲解的比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太极拳的认识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和维持学生学习练太极拳的兴趣,符合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互惠式练习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观察、理解太极拳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根据24式太极拳的特点,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中老年进行教学,并分析、探讨中老年在学习24式太极拳的可行性与实效性。完整的总结了教学经验和健身功效。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是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则是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在读写教学中,用什么方法训练学生想象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石韬 《内江科技》2013,(2):73-74
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的武术运动,是优秀的养生健体运动,也是大众体育常见的运动方式。现在太极拳已经成为大多数高校体育课教学中的必修科目之一,但大学生年轻好动的性格与动作缓慢却要连绵不断的太极拳风格形成巨大反差,易导致学习兴趣降低,对整套太极拳动作浅尝辄止,这不利于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为此,本文通过研究大量文献资料,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太极拳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资料分析,以期为高校太极拳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简化太极拳教学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研究方法,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对普通高校简化太极拳教学进行了实践研究.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动作表象、兴趣、技能迁移和运动知觉对太极拳教学的心理作用,谈了一些自己教学经验和看法。希望能对太极拳套路教学方法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宋世响 《科教文汇》2007,(10X):145-145
为丰富中学武术课的教学内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更好的探讨中学太极拳的优化教学方法。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中学太极拳教学增加讲解的比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太极拳的认识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和维持学生学习练太极拳的兴趣,符合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互惠式练习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观察、理解太极拳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针对儿童快速跳短绳教学中闭锁性动作技能练习的特点,运用文献研究、经验总结、实验法等方法,就场地、工具、动作、教学人员、情境与规则等变式进行实验研究,学生技能掌握进步明显。  相似文献   

19.
郑明 《科教文汇》2012,(33):137-138
化学是探讨物质结构、组成、应用、性质的学科,具有微观性、复杂性与抽象性特点.从化学教学基本特点出发,充分依托多媒体向学生诠释化学现象,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化学本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的多向思维,培养学生的系统观念,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成绩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其蕴含的中华文化哲理非常丰富和宝贵。在高校教学中教授学生太极拳,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哲学思想、为人修身的理解认识和学习提高。对于太极拳教学研究而言,高校为太极拳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现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在不断的探究中完善教学,加强太极拳教学中中华文化哲理的熏陶与情景培养是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