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先有事实后有报道 ,这是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要求。但是 ,在新闻传播策划的实践中却常常发生与此相悖的情况。有的是先于事实进行报道 ,有的是人为地制造新闻进行报道 ,有的是违背事实进行报道 ,有的是知识贫乏、哗众取宠造成新闻失真 ,有的则是因现代化的电脑制作技术造假使新闻失实 ,等等。根据新形势下新闻失实的新特点 ,采取新的纠偏措施 ,这是新闻传播策划者不得不考虑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闻的力量在于真实。就事实本身来讲,无所谓真实不真实。所谓新闻失实,是指报道中的事实不真实。我们知道,事实一旦被报道,就不再是客观事实本身,而是事实的再现,或多或少带上了报道者的主观色彩。于是,也就可能出现“新闻报道不真实”的问题。故意失实是作者故意捏造的事实,纯属天方夜谭。我们常见的失实,属故意失实者甚少,大量是非故意失实。新闻失实总是在事实变成新闻之后,要杜绝其发生,必须从事实变成新闻的每个环节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3.
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侵害名誉权,主要表现为新闻作品中存在有侮辱和诽谤的内容.新闻诽谤即新闻严重失实或基本内容失实,损害了他人名誉;新闻侮辱即新闻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损害了他人名誉.①具体形式主要有:新闻事实完全失实、凭空捏造;采访时只听取一家之言、未对情况进行核实而造成新闻报道的主要事实失实;报道内容真实但使用了侮辱性的语言诽谤他人名誉等等.  相似文献   

4.
李遵红 《青年记者》2007,(18):102-102
近年来,名誉侵权问题对于新闻一线的采编人员来讲是一个很大的困扰,笔者试从名誉侵权的表现形式入手,对媒体如何避免名誉侵权作一探讨。名誉侵权的表现形式1.内容失实造成名誉侵权从已发生的新闻侵权案件看,绝大多数案件都是由于报道内容失实引发的。新闻报道内容失实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新闻作品中基本事实不真实,即新闻作品中的"事实"与客观存在的事实不符,使受害人名誉受到毁损,构成侵权。某报一名记者在报道一起坠楼自杀事件时,没有采访当地派出所和街道居委会,但其在文章中称,经采访当地派出  相似文献   

5.
记者生涯中,遇到这样的尴尬不止一次:稿子发出后,记者认为都是事实,但有人说是失实新闻.出现这种情况,与读者和记者对失实新闻认识上的模糊有直接关系.从这个角度看是失实,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事实,一正一反的新闻认识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尽管新闻媒体不断曝光,新闻失实、失真的情况仍然存在! 失实指的是新闻作品反映的事实与实际情况部分或全部不相符合。作者任意虚构情况,进行合理想象,甚至整条新闻的胡编杜撰。失真指的是新闻作品反映的事实虽然完全准确,但缺乏全面性,与社会生活中这类事实的总体不一致。西方国家一些新闻机构对于我国人权状况的报道,大多采取此种“客观”方式进行了歪曲、片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丁永丽 《新闻窗》2012,(2):120-120
新闻失实的定义要弄清楚什么是新闻失实,首先必须理解新闻的定义。关于新闻的定义,当今主要有四种提法。一种是以胡乔木为代表的"事实说",即认为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的事实;一种是以甘惜分为代表的"手段说",即认为新闻是以报道或者评述最新发生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一种是以宁树潘为代表的"信息说",即认为新闻就是向公众传播新近事实的信息;一种是以陆定一为代表的"报道说",即认为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知道的常识。但是与人们的主观愿望相反,失实新闻却常有出现。新闻的失实大致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报道的事情不准确,与事实有出入,即现象失实;其二是报道的事情是客观存在的,是准确的,但不符合事情本来的真实面目,即本质失实。  相似文献   

9.
新闻的生命是真实,这是有点新闻知识的人都知道的.但是,恰恰是懂得新闻真实性重要的人,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写出一些隐形失实的新闻来.就新闻媒介而言,某些报刊、电台、电视台也不时出现一些隐形失实的新闻,影响新闻媒介的声誉.因此,剖析隐形失实新闻的种种形式,引起作者和新闻媒介的重视,是极其重要的.所谓隐形失实新闻是相对明显失实的新闻而言的.时间错,地址错,数据错,人物张冠李戴等属明显失实.明显失实,容易被识破.隐形失实,则是指那些看似真实,实则失实的新闻.这里试举出三类:一、乱套新闻角度造成的隐形失实新闻.对于新闻角度,各家说法不一.我个人的体会是:所谓新闻角度,就是新闻事实和大政策的接轨.或者,从新闻事实中折射出来的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的正确性.一个新闻事实,不同时期,甚至同一时期可套上不  相似文献   

10.
新闻摄影侵权类型 1. 文字说明不当,造成失实报道 造成文字说明不当的常见情况有两种:一是事实出错.还有就是文字说明中用词不当.  相似文献   

11.
新闻侵害名誉权,主要表现为新闻作品中存在有侮辱和诽谤的内容。新闻诽谤即新闻严重失实或基本内容失实,损害了他人名誉;新闻侮辱即新闻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损害了他人名誉。①具体形式主要有:新闻事实完全失实、凭空捏造;采访时只听取一家之言、未对情况进行核实而造成新闻报道的主要事实失实;报道内容真实但使用了侮辱性的语言诽谤他人名誉等等。  相似文献   

12.
人们一般注意到新闻失实会引起纠纷,但是某些已经发生的事实,由于多种因素不宜公开报道,或是不宜作出详尽报道,一旦处理失当,也会产生消极后果,严重的可导致新闻纠纷以至“新闻官司”。此类失当报道大体有以下八种情况: 一是涉及司法案件的发生、破案、拘捕、审理、判刑等报道需极其谨慎,  相似文献   

13.
自新闻诞生之日起,新闻史上就没断了虚假新闻的踪影.(本文中的虚假新闻包含两个概念:完全没有事实依据的“虚假新闻”和部分失实的“失实报道”.)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起,新闻出版总署就不断发出文件,明令各新闻单位要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杜绝虚假新闻;1999年,新闻出版总署出台《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正式对虚假、失实报道提出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4.
论文缩微     
“新闻报道失实” 的法定界限 王泽华在《新闻战线》第8期上撰文谈到,根据法律解释,新闻失实报道,是特指那些基本事实失实、有侮辱性内容的报道.而基本事实准确,没有侮辱性内容,即使存在个别细节与词句不当,也不宜轻易称之为新闻报道失实而扣上“新闻侵权”的大帽子,除此之外,在采写报道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在采访中问被批评单位与个人讲清楚,正确的新闻评论与正当的新闻批评报道,同样是受法律保护的。(2)进行重大新闻采访时,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措施把一些新闻事实材料搞得更准确。更充分、有理有据。(…  相似文献   

15.
新闻报道应当确保新闻真实性,对此,业界是达成了共识的。但是,虚假新闻仍时有发生。 虚假新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作假的报道,即报道者凭空捏造事实然后加以报道,或故意改变事实原貌加以报道。另一类是有所失实的报道,也就是指与事实原貌不完全吻合的报道。 根据失实的显隐程度,可区  相似文献   

16.
新闻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从业者承担着报道事实、引导舆论的重要责任.<中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①也明确规定了媒体从业者应遵守的职业道德.然而,随着近年来现代化的进程,反映在新闻传播领域是相当一部分媒体从业者职业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的嬗变乃至混乱,由此导致违背新闻职业道德而引起新闻报道的失实现象在新闻界的滋生蔓延.新闻职业道德亟待规范与完善,使其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新闻失实,起到客观报道事实与正确舆论引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表现形式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媒体也以真实报道新闻事实为己任。但近些年来发生的新闻侵害名誉权案,却基本上都是被以“新闻失实”为由提起诉讼的,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表现形式也大都是围绕“失实”而形成的。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三种:  相似文献   

18.
新闻传播中的失实有显隐之分。隐性失实有一定的隐蔽性,较之显性失实更具危害性。有责任感的业界人士对新闻报道中的显性失实较为警惕,而对隐性失实则认识不足。对新闻传播中的隐性失实不可掉以轻心。形成新闻传播中隐性失实的原因大致有:第一,在报道中由于缺乏对事实本质的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而造成隐性失实;第二,在报道中由于由果溯因的不恰当造成隐性失实;第三,在根据事实加以判断时因思想方法不当造成隐性失实;第四,报道者由于对内容进行了不恰当的舍却而造成隐性失实;第五,对事实的报道由于违背客观规律、法律法规而形成隐性失实。规避新闻传播中的隐性失实,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要有防止隐性失实的自觉意识;其次,要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掌握有关新闻事实方方面面的真实情况;再次,报道者必须扩大知识面和储备丰富的知识;复次,要增强分析和辨别能力;最后,借助于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19.
<正>真实性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如果新闻失去了真实,不仅使新闻工作失去了职业生涯,同时也严重破坏和损害了媒体的形象,削弱了新闻的公信力,而更严重的是破坏和影响了新闻媒体履行党和政府新闻宣传的职能作用。一、新闻报道的"失实新闻""失实新闻"与"假新闻"有所不同,那么何为"失实新闻"呢?所谓"失实新闻"是指对一定新闻事实"残缺"、"偏离"、"片面"反映报道而成的新闻。也就是说对具有新闻事实根据,但却没有全面、正确、恰当、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真相而形成的新闻。近年来,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出来的"失实新闻"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20.
新闻的失实,有不同的情况。有的是作者凭空编造事实来欺骗读者,这是很恶劣的。还有一种,是被报道的单位和人,为了达到某种宣传的目的而制造的事实,作者没有识别,信以为真,轻率地写成了新闻,造成失实。艾丰同志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宣传性现象”。他曾写了两篇文章(刊登于《新闻战线》去年第11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