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叶俊 《传媒》2016,(6):89-91
随着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时效性、互动性的优势已逝。社交媒体的用户不断发布各种信息,那么,经由社交媒体发布的信息是否属于新闻?谁拥有报道新闻的权利?社交媒体究竟是作为媒体的工具存在,还是作为媒体的竞争对手存在?在热议“自媒体”“全民皆记者”时,首先应该对这些前提加以分析。本文以《美国新闻评论》的几篇学术争议文章加以剖析,并指出,以Twitter和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已经属于媒体范畴,具备生产新闻的资质。同时也提出,微博等社交媒体要想真正扮演好媒体角色,必须加强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一、新闻导入:社交媒体发布信息的"数字遗忘权"[1] 2015年11月26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发布题为"人们想要遗忘什么:社交媒体发布信息"的新闻,提出"数字遗忘权"问题,呼吁关注社交媒体数字遗忘权的权责主体.  相似文献   

3.
陈雪薇 《青年记者》2016,(21):46-47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成为更加宝贵的资源,承载信息的新媒体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大数据已经融入社交媒体的生产和信息传播中,信息检索能力成为互联网时代受众必备的能力之一.微博(2014年3月新浪微博更名为微博)是大数据时代最有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开放平台之一,微博搜索是微博用户信息消费的一个重要搜索引擎.2015年12月14日,新浪微博搜索事业部发布了《2015年微博搜索白皮书》,截至2015年11月底,微博每日用户主动搜索量突破2亿次.①许多热点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发布和舆论发酵都来自微博搜索,它的影响力日渐扩大,对百度、谷歌、搜狗、360等传统的搜索引擎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刘可嘉 《视听》2016,(11):154-15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思维语境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思维最重要的就是用户思维,强调信息在社交网络传播中所产生的价值。在社交媒体方面,应用互联网思维将会大大提高新闻的传播效率,丰富新闻的内容,给社交媒体带来积极的影响。所以,传统媒体记者在互联网思维语境下报道新闻、解读新闻是作为一个专业记者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互联网思维的特性及其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变化,探讨传统媒体记者如何适应网络媒体时代。  相似文献   

5.
李辉  ;苏晓龙 《新闻世界》2014,(7):172-173
微信作为社交媒体的重要代表在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中以腾讯新闻信息推送和朋友圈信息发布与转载等方式,在展现社交媒体信息传播优势的同时,也折射出社交媒体的一些弊端。马航事件中微信传播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对于促进社交媒体的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用户使用社交媒体不断地主动发布自己的信息,时常会带来隐私问题上的困扰。过去对隐私的概念界定受到冲击。本文基于"情境脉络完整性理论"分析我国微博上的两个隐私困境的案例,探讨在社交媒体环境下隐私伦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其原因是由于用户发布的信息冲破了原有的信息情境脉络,从而破坏了"适宜性"、"传递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杨丽君 《今传媒》2016,(2):34-35
当前社会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便捷的网络使得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利用社交软件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发布消息的主体不再限制于媒体单位.无论是谁,只要可以使用社交网络,都能够成为自媒体时代的"新闻发言人".因此,在自媒体时代,信息的发布和传播缺乏真实度和合法性的界定,很容易造成新闻侵权;再加上其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对自媒体时代信息来源和新闻侵权的立法工作需要用新的方法和思路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郑珂歆 《新闻实践》2014,(10):46-49
核心阅读:移动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使信息源这一专有名词变得越来越大众化。社交媒体给所有人搭建了一个平等、公开、透明的平台,所有机构和个人都可以在此平台上发布信息和消费信息,传统媒体也包括在内。这就意味着,原来的信息源本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源的变化导致新闻传播模式的变化,信息源不再像原来那样在第一时间选择让媒体发布信息,而是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信息。媒体的角色已经不是简单的信息发布者,未来会更多地成为信息的解读者。  相似文献   

9.
美联社与主要从事社交媒体监测的网站NewsWhip,共同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过去两个月中,在脸书中最受欢迎的报道是美联社的新闻故事.与其他媒体相比,在脸书中,美联社新闻报道推动了更多的用户参与,从数据上来看,美联社击败许多知名媒体,像赫芬顿邮报、《每日邮报》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用户迁移成为各类社交媒体必须面对的问题.微博与微信用户规模的此消彼长,既缘于微信独特的优势,也与微博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生存环境密不可分.但微博并非因此就丧失了存在价值,相反,作为中国最活跃的公共表达平台,微博与新闻信息的传统和谐一致,以至于微博空间中新闻信息的呈现逐渐影响了大众获取新闻的方式.商业化发展必须充分挖掘微博的核心价值,才能真正使其焕发应有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陈伶娜 《今传媒》2016,(10):17-19
新闻客户端正在面临浏览器资讯、社交媒体阅读的竞争,面临“江山失守”的局面,如何保持竞争力?除了在信息发布速度、内容质量、用户体验设计等方面进行优化,能够直接抢夺用户注意力的新闻信息推送功能同样应予以重视。新闻推送需要掌握好方法和技巧,否则,可能被置之不理成为无效推送,无法转化为流量。  相似文献   

12.
社交媒体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信息传播角色.人们在社交媒体体现的情绪化传播则表现为人们对网络媒体信息内容传授的不理智状态.文章把社交媒体信息传播下,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病理现象归因为社交媒体的情绪化传播行为.社交媒体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困扰.本文对社交媒体情绪化传播症结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3.
2014年4月,据各公司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脸书(Facebook)的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12.8亿,同比增长34%;排名第九的推特(Twitter)的月活跃用户达到2.55亿,同比增长25%.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既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改变了企业的生态,带来了营销变革.在美国图书市场,社交媒体营销也在图书的宣传推广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21,(2):14-25
本文探讨了社交媒体时代选举中的信息危机的组成、技术原因、政治后果与专业影响,并以美国2020年总统选举为例,揭示其背后信息与权力的复杂关系,讨论社交媒体在"元新闻"领域引发的焦虑,寻求应对信息危机的政策与行动路径。社交媒体带来的信息危机,导致错误信息、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的泛滥。在美国,广泛使用的用户分析和定向分发算法技术,正在有力地影响选民的意见和选举决定,泛滥的虚假新闻正在危及民主进程。信息危机已然正在造成不信任、恐惧和分裂,也造成了"信息道德恐慌"。究其原因,虚假新闻与数字媒体的发展密切相关,技术平台使得政治选举中虚假新闻得以更大规模地生产、传播和放大。虚假新闻是复杂社会关系、权力博弈的折射,是嵌入选举的复杂关系中的一种信息现象,也是使假新闻成为可能的社会技术条件和赋予其意义的解释性话语。监管与平台自律存在自由与治理的多重矛盾,需要多利益攸关方采取联合行动,共同应对信息危机、治理社交平台。  相似文献   

15.
蔡梦虹 《传媒》2016,(19):52-54
社交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传播格局,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思维习惯.然而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危害国家安全,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泄露隐私,甚至是利用社交媒体组织与宣扬恐怖主义.对此,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纷纷加强了对社交媒体的监管.美国是社交媒体发展最早的国家,同时也是拥有全球用户最多的国家,其对社交媒体的监管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经验,如立法管理、技术监控、市场调节、行业自律、用户使用指南等措施经过实践检验,给我们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6.
文章聚焦危机传播情境下社交媒体用户的涉疫信息转发行为,遵循扎根理论研究范式,深度访谈22名研究对象,提炼出转发动机、转发对象、转发内容、转发形式、转发渠道、转发障碍、转发行为生命周期7个主范畴及核心范畴,进而揭示危机传播情境下社交媒体用户涉疫信息转发行为的形成机理。危机传播情境下社交媒体用户在利益相关、情感交流等动机的驱动下,将筛选后的涉疫信息以特定的形式,通过特定社交媒体平台转发给选定对象,在此过程中存在信息与平台两个层面的障碍。研究发现:随着疫情的发展,社交媒体用户的涉疫信息转发行为呈现出生命周期性特征。研究危机传播情境下社交媒体用户涉疫信息转发行为的形成机理,有助于深度了解与预测用户行为,可以为政府相关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社交媒体精准信息推送等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马超 《编辑之友》2016,(10):66-7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已经进入乌尔里希·贝克所提到的“风险社会”.一方面,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新媒体为风险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另一方面,在社交媒体盛行的环境下,信息发布的主体、信息数量、信息的敏感性和信息发布的时间都有可能放大风险.此外,社交媒体上关于风险事件的争鸣也会放大风险,而风险的化解则依赖于社交媒体的风险沟通和风险治理.  相似文献   

18.
闫青 《今传媒》2020,28(1):70-71
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信息获取让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变革,也开始进入“后真相时代”。本文通过对“重庆时代天街杀人案”的回顾与剖析发现,目前在新闻信息的传播中,社交媒体更在意新闻的时效性而不加求证,忽视了新闻的真实性,同时,虚假的信息也带来越来越多的谣言。本文试图从新闻伦理的特点以及新闻专业主义出发来建构现行社交媒体的健康伦理。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皮尤公司2014年发布的一份调查研究显示,直接打开新闻网站看新闻的用户月平均浏览页面数量,是通过Facebook中的链接或使用搜索引擎检索新闻的用户的5倍。且通过社交媒体浏览新闻的人仍然会访问传统新闻网站。①这个颇有新闻网站"逆袭"意味的结论给新闻网站以发展的信心,但究竟怎样有效地将站内新闻信息提供给  相似文献   

20.
杨秀国  高菲 《青年记者》2016,(6):100-101
美国社交媒体融入新闻教育的概况 近年来,可穿戴设备新闻、虚拟现实新闻、无人机新闻等兴起,这些由科技主导的新闻创新也在不断地与社交媒体相结合.移动第一、便携第一、碎片化场景成为社交媒体新闻生产的显著特征.媒体需要大量的擅长社交媒体内容生产和运营的人才.相应地,美国新闻教育中课程改革也要和社交媒体中的平台创新、技术创新保持一致.社交媒体融入新闻教育,既是美国高校在就业市场主导下的必然选择,也是新闻媒体发展趋势的推动使然.从整体上看,美国社交媒体与新闻教育的融合,还处于摸索阶段,既有表现较好的案例,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整个新闻教育模式中社交媒体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