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话方成     
方成用漫画为我画像,现在该轮到我用文字为方成画像了。与方成交往延年益寿方成的漫画,一看就想乐,多想想又觉得韵味寓意很深,是无声的相声,有形的杂文,是用画笔写的评论,是幽默的银针,是艺术的新闻报道,是含笑的社会批评,世事奇诡天天在变,方成的漫画日日求新。方成其人呢,爱喝黄酒,抽烟算歇气儿,好美食,善烹饪,好动,顽皮,喜欢动脑筋,他的创作灵感像高产的乳牛,越挤越来劲,他的为人像阿甘,傻得善良,呆得可爱,忠厚的皮囊包藏着一颗赤子之心,跟他相处勿须设防而且益寿延年永远年轻。我们住前后院,打电话比见面多。“方成,干嘛呢?”“没干啥,…  相似文献   

2.
侯军 《老年教育》2014,(12):4-5
<正>方成原本不姓方,他常戏言自己是孙悟空的本家;方成原本也不是学漫画的,他在大学学的是化工,正牌的理工科,没想到这辈子化工没干成,反倒当了一辈子"画工"——这就叫"歪打正着"。确实,方成就是一个幽默的符号。方成的漫画充满幽默感。几十年间,他以画笔为投枪,针砭时弊,激浊扬清,如棉裹铁,如锥画沙,看上去并不是  相似文献   

3.
《青年教师》2009,(7):60-64
今年4月中旬,丁聪被送进304医院,住院期间大部分时间处于昏迷状态。乐观坚强的老人再也没有从病床上起来。5月26日中午,这个自称“小丁”、他称“漫画大师”的人辞世,结束了为漫画的一生.  相似文献   

4.
年逾古稀的高正老人,酷爱漫画艺术,是真正的工人漫画家。他的作品及时准确地反映了广大职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积极向上,讴歌时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他没有进过专门的艺术学校,也从未接受过专业的漫画培训,但他几十年如一日,勤奋钻研,事业的要求和个人对生活的热爱是他从事漫画创作的力量源泉。他自学成才,先后在《工人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漫画作品数百幅。高正老人微笑着面对激扬的时代,用一支不停顿的笔记录着美好的生活。玉树新春——高正和他的漫画@立伟  相似文献   

5.
漫"画"方成     
方成身边的人都说,如果谁在方成身边待一天,谁就得乐一天.记者还没到方成身边采访,就已经被他的言行逗得乐不可支.有人问:"老爷子,您老多大啦?"他答:"45公岁."陌生人愕然,方成解释:"我90岁,又是男的,不就是45公岁吗?"有人问方成的养生之道,他答:"一个字,忙.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是忙得没空念."  相似文献   

6.
我的面前有一幅漫画,画上有一个人,他站在一棵苹果树下,这棵苹果树结满了又大又红的苹果。他很想吃,可是他又想,这是别人家的,不能啊……转眼间,他吃苹果的欲望突然变得强烈了,自言自语道:“我只摘一个,应该没有关系吧!”就这样,他就摘了一个。他吃着,感觉太好吃了,于是又伸出手摘了一个,又一个……最后,他甚至拿来了筐和梯子,边...  相似文献   

7.
“生活一向很平常,骑车画画写文章,养生就靠一个字:忙!”这是一个94岁高龄的老人在他画的漫画《养生之道》中题写的诗句。  相似文献   

8.
方成身边的人都说,如果谁在方成身边待一天,谁就得乐一天。记者还没到方成身边采访,就已经被他的言行逗得乐不可支。有人问:“老爷子,您老多大啦?”他答:“45公岁。”陌生人愕然,方成解释:“我90岁,又是男的,不就是45公岁吗?”有人问方成的养生之道,他答:“一个字,忙。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是忙得没空念。”  相似文献   

9.
姆妍 《初中生》2012,(Z1):18
正"生活一向很平常,骑车画画写文章,养生就靠一个字:忙!"这是一个94岁高龄的老人在他画的漫画《养生之道》中题写的诗句。当时,有人向  相似文献   

10.
心里de绿洲     
一个科考队员在沙漠里迷了路 ,走了好久走不出茫茫的大漠 ,粮食和水就要吃完了 .太阳炙烤着他 ,他已经看不到希望了 .这时 ,他遇见了一个本地老人 ,可是惊喜过后 ,是更大的失望 :这个老人也迷路了 .确定好方向 ,他们走了一会儿 ,老人指着远处的靠近地平线的沙丘 :“我看到那里的绿洲了 ,我们赶快走 .”科考队员一听 ,高兴极了 .走啊走 ,走了好久 ,他几乎又要绝望的时候 ,老人又指着远方说 :“快走 ,我看见那里的帐篷了 .”科考队员却怎么也看不见 ,他想 ,也许老人在沙漠中生活久了 ,有异于常人的敏感 ,他又有了信心 .又走了好久 ,他又绝望了…  相似文献   

11.
侯宝林     
(1917年生,相声演员)  相声是有声的漫画,漫画是无声的相声。(引自《侯宝林的幽默》)方成:从几件事可知,侯宝林被公认为“大师”,是名副其实的:他创作和整理的相声段子,可以说很难改动他一字一句;虽然连小学一年级的学历也无,却出版过几部有学术价值的著作;他有个闲章号称:“一户侯”,只有幽默大家才想得出侯宝林  相似文献   

12.
隔窗看方成     
一天早上,刚刚起床,电话铃就响了。拿起话筒,便听到一个声音,说找某某,一个我很陌生的名字。我忙说不是。对方执著地问:“那么,您是谁?”于是,自报家门,对方不由大笑起来,并赶紧说:“我是方成。哎,你怎么在这里?”我心想,你这老头真是挺有意思,自己打错了电话,反倒觉得我走错了地方。想必又在构思什么漫画走了神。对于他,发生类似的事情一点儿也不奇怪。他已经不止一次在院子里碰到我便热情地大喊另一个名字,让我无所适从后便是两人开怀大笑一番。在这之前他也曾将电话错拨到我家里,是我妻子接的,他上来就自报家门,弄得妻子忙忍住笑说打错了…  相似文献   

13.
一次班会课上,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因为不满父母的唠叨,赌气离家出走了.当他把钱花完之后,又饥又冷.这时候,一个老爷爷收留了他,给他一个包子充饥.他非常感激,对老人说:"我一定要报答您."老人说:"我才给你一个包子,你就感激,而你的父母养了你这么多年,难道你就不感激?"这个孩子一下子醒悟了,回了家.  相似文献   

14.
编辑部物语     
方成先生是我国老一辈的著名漫画家。承蒙老先生的厚爱寄语本刊,以转达一代文化名家对全国青少年的嘱托。作为看着方成漫画长大的本刊老编,能有幸目睹到老先生的真迹墨宝,眼圈忍不住一热,感慨万千。“会从《聪明泉》里吸取智慧营养,那可真聪明。”想起来当一个聪明人也真不容易。其实,一个人一生中做一二件聪明事不难,难的是当一辈子的聪明人。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谁又敢拍着胸脯说,我这一辈子干事都那么顺手,前800年的事我看得懂,后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闲来无事,顺便读了一下《老人与海》这本书,读后心里很有体会。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位老人出海打鱼的故事,老人在与种种困难、艰险顽强搏斗之后,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鱼,但是,这条大鱼最终还是被鲨鱼夺走了。我非常敬佩书中的老人执着、坚强的品质。人的一生正好比是在捕鱼,有的人最后捕得一条“大鱼”,而有的人拼搏了很久,依旧是两手空空。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他发奋努力过了,他的一生就没有白白浪费;但是,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吃喝玩乐,虚度光阴,那么就算他家里钱财如山如海,就算他能活到100岁,其实还是等于白活。波兰的音乐家肖邦,…  相似文献   

16.
二千多年前的一天,在古希腊的叙拉古城上演了科学史上极其悲壮的一幕:一个罗马士兵闯入了一位老人的屋子,老人正在炭灰地上专心致志地画着几何图形。士兵的脚踩在了图上,老人气冲冲地喊道:“别弄乱了我的这些图!”勃然大怒的士兵,拔出剑刺向了手无寸铁的老人。就这样,这位七十五岁高龄的老人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临终前他仍然执着于他所喜爱的科学研究。在这悲壮一幕中由于全神贯注于数学图形的冥想而殉难的老人就是同学们并不陌生的伟大科学家阿基米德。有关他的生平没有详细记载,但关于他的许多故事却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7.
韩羽 《新读写》2013,(7):123-124
方成前辈是漫画大家,笔头干钩,深刻入骨,幽默诙谐,风发泉涌。漫画是讽刺艺术,讽刺离不开幽默,以枪弹为喻,讽刺是弹头,幽默就是弹壳里的火药。弹头的杀伤力之大小,取决于弹壳里的火药的质量与数量。方成以创作实践之经验,梳理阐释个中道理,比如对“幽默”的论说不仅深入浅出,往往更个性化、形象化。  相似文献   

18.
赫伟 《下一代》2009,(5):12-12
两千五百年前,渤海郡鄣(今河北任立)小镇上有一家小客店,经营小客店的人叫秦奕。一天,—位留着胡子的老人走进小客店。秦奕10岁的儿子秦越人忙上前搀扶老人,给他安排了一个又干净又便宜的房间,又端来热水,给老人洗脸、烫脚。第二天一早,老人就离开小店,走了。  相似文献   

19.
从学校到校长家,少说也有十多里路,可是中午校长没有办酒席招待“检查团”的事,很快像一股风迅速吹到他家里。几天前校长接到通知,上面组织的检查团要到各学校检查工作。校长在教职工会上刚读完通知,教师就议论纷纷:“不是刚检查过嘛,怎么又要来检查?”“什么检查团,还不是‘旅游团’、‘吃喝团’。”本来挺肃静的会场,忽然间“骚乱”起来,然后像森林大火一样迅速蔓延。坐在后排的一位语文教师又说了句怪话:“‘蝗虫’又要飞来了。”大家马上就联想到方成那幅“蝗灾”的漫画,都哄笑开了。校长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没有批评那语文…  相似文献   

20.
他的一生经历了动荡、荒诞和迅速变革的不同时代。他有幸身处其中,让"小丁"的漫画有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他不幸深陷其中,人生如自己的讽刺漫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