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邮博览》2003年第12期刊登朱复兴先生《北京没有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的文章,文章说“有些收集邮政快件的邮友到处寻找北京收寄的贴有‘号码标签’的快件实寄品和收据,认为北京使用号码标签的时间短,快件实寄品少,收集难度大。事实上,北京根本没有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  相似文献   

2.
在《集邮博览》第4期上,刊登了笔者一篇文章,本意是想对“没用说”一文涉及邮政部门使用“标签”问题,作一些业务方面的介绍。要介绍,就不免要涉及具体问题。于是写了《北京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还要先说明的是,发给《集邮博览》时所用的标题是《北京是否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的探讨》,因为内容是“探讨”,所以是文最后写道:“北京在邮政快件开办之始有没有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北京6支局在开办邮政快件之时,是否用过5位数的邮政快件标签?这一点,(北京集邮者、)北京邮局(和《集邮博览》)最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3.
针对《集邮博览》2003年12期29页关于《北京没有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的话题(下称"没用说"),《集邮博览》今年第4期发表了两篇说明北京曾经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的文章。14页的一篇的依据是1987年11月10日邮政快件开办首日的北京6支"No.086610"号邮政快件纳费签条(下称"首日说");15页一篇则展示了北京两家邮电所实寄封上的快件号码签条(下称"邮所说")。拜读两文后笔者认为:"邮所说"真实可信,而"首日说"  相似文献   

4.
《集邮博览》2003年第12期刊有《北京没有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一文,文称: “北京根本没有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这是因为“1988年12月14日,国家邮政总局就同意北京收寄邮政快件使用条形码挂号标签。”我们知道,邮政快件是1987年11月10日开办的,开办初期可以使用快件信封,也可以使用符合国  相似文献   

5.
揭露假封     
下图所谓“邮政快件首日封”上盖有“北京6(支)1987.11.10.14日戳,快件标签上的流水号是“088610”。一般各支局快件标签上的流水号都是从“000001”开始,定期累积各支局流水号即是总件数。根据邮政总局1988年1月19日的(1988)邮政字10号《关于加强邮政快件业务管理和做好扩大开办城市准备工作的通知》的附表1《一九八七年邮政快件收寄业务量情况表》上,注明1987年北京快件收寄业务量总共只有5830件(52天)。  相似文献   

6.
1988年和1991年的《国内邮件处理规则》都明确规定,邮政快件标签(以及快件专用信封、各种快件单式)应当是“白纸、红格、红字、红号码”,但也有不按规定的(参见030443),现再介绍几种:新疆伊宁的“白纸、绿格、绿字、绿号码”大宗快件标签(图1),仅见1990年4-12月使用。天津3支局、43支局曾用电脑打印的黑格、黑字、黑号码大宗快件标签(图2、5),多见于1991年7月至1992年6月。  相似文献   

7.
胡钦禄 《上海集邮》2004,(12):36-37
邮政快件开办的第一阶段,从1987年11月10日至1988年12月31日,以手填标签作为纳资和稽核凭证。用户零星交寄使用的快件标签有二种:(1)二页式标签;(2)三联式标签。 1987年9月5日,邮政总局《国内邮政快件传递处理方法》规定:"国内邮政快件收据,各局必须严格按规格印制,可以用二  相似文献   

8.
在邮政快件或大宗快件条型码标签上,邮件种类一般印“快件”、“快”或“挂号”、“挂”字样,而最近笔者收集到一枚陕西澄城使用的条型码快件标签,邮件种类则印为“大快”二字(见图)。这是“大宗快件”的简称,还是一种新的邮  相似文献   

9.
自从邮局开办邮政快件业务后,银行之间互寄结算凭证,绝大多数都用快件寄发。根据邮政总局《关于改进邮政快件收寄处理方式的通知》,自1989年1月1日起,对银行交寄的邮政快件,以转帐支付邮资的,允许在联行专用信封上预印“大宗快件”标签。对不超过20克的快件,也许可在标签上印邮资款额,在交寄时加盖收寄戳为有效。所以这类联行专用快件信封,也是快件邮品的一个分支。使用这类信封的银行共有中  相似文献   

10.
1987年11月10日开办邮政快件业务,分零寄型和大宗型二种。根据《国内邮政快件传递处理办法》规定:“按大宗收寄的快件,也应按件称量计费,粘贴‘大宗邮政快件标签’(标签按节目填写),并应在邮件的正面加盖收寄日戳。”多数邮局按此处理(见图,广州寄嘉兴快件首日封)。1988年版《国内邮件处理规则》也如此规定。 当时,邮政快件的收寄与贴邮票的挂号邮件、大宗挂号邮件  相似文献   

11.
为开办邮政快件业务,邮电部于1987年10月5日发出(1987)邮部字493号《关于开办“国内邮政快件”业务的通知》,并于1987年111月10日在全国196个城市开办。其中明确规定:“营业点收寄快件,必须按照《开办邮政快件城市名称簿》规定的范围办理,不要误收非开办  相似文献   

12.
1988年3月30日邮政总局(1988)邮政字40号文件《关于扩大邮政快件开办范围的通知》: “如果寄件人对非开办快件的市县要求使用一段快件的,可予以收寄。但应向寄件人说明时间需顺延。在收寄处理时,应在快件封面上寄达市县名称下面画‘-’符号,以示应寄件人要求而办”。此通知于1988年5月1日实施。依此文件快件爱好  相似文献   

13.
王辉 《集邮博览》2011,(12):58-58
笔者收藏有一枚邮政快件退回封,由湖南怀化寄广州越华路118号军供站二楼《周末书报》读者服务部XX收,信封贴1993—13《龙门石窟》(4—3)50分票两枚。符合当时邮政快件基本资费,贴红框条形码快件签条,编号0665号。  相似文献   

14.
邮政快件业务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邮政历史的见证。虽然停办5年了,确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史料。邮政快件是给据邮件,在信函上要贴标签。快件业务经过几个时期的发展,才规范、成熟。快件标签也经  相似文献   

15.
栾桂馨 《上海集邮》2004,(11):43-44
补充今年第6期《河南第二期邮政附加费》一文。(图号循前文续排——编者) 郑州市 市物价局郑价非字(1993)第18号《关于征收邮政附加费的通知》规定,1993年7月1日起开征,挂号函件(含快件)每件0.10元,包件和汇票每件0.50元,国内特快专递每件1.00元,国际特快专  相似文献   

16.
在大宗快件标签上印有少数民族文字者,笔者仅见一例。 新疆使用的汉维双文字“大宗快件”标签,框幅规格30×20毫米,白纸、红格、红字、红号码。四格  相似文献   

17.
按邮政总局规定,1987年11月10日至1988年12月31日期间,散户寄发的邮政快件不贴邮票,而由收寄人员粘贴代资快件标签,并规定这种标签同邮政快件的其它单式一样,白纸红格红字,唯流水号可印成黑色。但笔者集得一件1988年12月24日三亚寄  相似文献   

18.
银行印在联行信件右上部位的大宗快件标签图样(以下简称标签),是邮政总局特许银行加印的,它与邮政部门印制的大宗快件标签等同使用,一经邮局收寄,加盖邮政日戳,此类预印标签的联行信件即表示邮资已付,不需另贴邮票。这种标签应属邮政史集邮的一个部分。 最近在整理这类联行实寄封时,发现其中有不少错误及不规范的标签,究其原因,主要是银行对邮政部门的规定不熟悉,或不够了解,邮、银双方又缺乏联系所造成。  相似文献   

19.
刘保林 《上海集邮》2000,(12):33-33
快件“双贴”封是指既贴邮票,又贴“快件标签”的实寄封。这个实寄封是1988年6月2日19时由兰州54支局寄出,6月5日16点时到达武汉29支局,历时五天零21小时。 经查,1987年9月5日邮电部邮政总局关于《国内邮政快件传递处理办法》中第二部分  相似文献   

20.
(1988)邮政字155号《关于严格执行邮政快件处理规格标准和传递时限的通知》再次强调:邮政快件从收寄到投递过程各个环节的生产作业,都要贯彻一个“严”字,要严格收寄处理。在邮政快件寄递之初,因其给据邮件性质,各局对该类邮件出口环节都设立了严谨的检查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