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书法理论满足具象比喻,没有向理性化进一步发展,影响严密的书法理论体系的形成及书法审美标准的建构,阻碍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其原因在:书法理论限于使用东方思维方式;书法作品被当成玩物,不被当作艺术品对待;观念上过于重视经验,而轻视理论。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借鉴西方的理论分析方法,同时引入新的词汇用语,建构新的书法理论体系和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2.
苏轼、黄庭坚等人倡导的“书法尚意”理论与书法实践,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意”的内涵是理解“书法尚意”的关键,值得进行深入探究和考辨。从“意”字的释义可以阐发出“心意”“情意”“任意”“新意”四个关键词。结合对苏轼《寒食帖》等书法名篇的欣赏,对“尚意”论中的“意”字进行解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领悟“书法尚意”论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3.
汉字字体设计中的空间与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传统书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运用西方视知觉理论中的力场概念以及关于平面视觉形式语言的理性分析方法,对汉字字体设计中的空间与结构的进行解析。分析了现代汉字书法字体设计中方框的空间感,以及在方框中字体结构的平衡感、动感的传达。  相似文献   

4.
"阴阳"是古代学者对宇宙万物的两种相反相成性质的概括。书法的传承和创作深受阴阳理论的影响,书法中蕴含着大量一擫一拓、一正一反、一阴一阳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应在掌握书法与阴阳关联的基础上,明确碑帖结合、临创结合的阴阳辩证关系,以形成个人书法创作创风格。  相似文献   

5.
宋代书法大家苏轼提出了书初无意于佳乃佳的理论观点,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多样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本文从此理论提出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及书法自身发展规律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以资对此理论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6.
洗尹默一生潜心研习书法,成就斐然;其书法理论重在阐释,具有普及意义;其书法艺术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书法是线条的抽象艺术,好的书法作品笔走龙蛇,线象环生。如何写得一手好书法呢?贵在持之以恒,妙在得法,重在神韵和情采。把握书法的形,表现书法的神,表达作者的情,只有这样才能"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  相似文献   

8.
"书法"是发生于中国、繁衍于汉字文化圈并逐渐世界化的一门独特艺术和重要学问,它是对我国固有传统学科的继承.在当今新媒体时代,作为书法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书法评论,以传播快捷、高效,渠道多样性的特点遍布各地.而云南书法评论在新媒体时代该向何发展以及所承担的责任则是阐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在漫长的书法史进程中,各时代的书法家为后世留下极为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也留下大量关于书法理论教学文献资料,从实用文字书写到抒情达意艺术形式;从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到大众审美追求;从士大夫的个人狭小天地走到广阔的在千世界,书法得到蓬勃发展,应该说文明进程给书法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书法教学观念方式的转变在相当程度上直接起催化作用。作为一门技术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的学科,书法教学有其特殊的规律和要求,根据实际教学的经验和体会结合前人的教学成果,本文试从教与学的角度分析阐述书法教学的特殊性,以期建构一种对实际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写字是记录语言的过程,书法是艺术和学问.二者在本质、目的和写法要求等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写字要求规范、统一,严守汉字的基本结构.书法要求打破同一求变化,书写汉字的派生结构.这是一对矛盾.在教学中,应把二者辩证统一起来,树立正确的书法观.学校书法教育要纳入书协轨道.加强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
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教育部门对书法教育的关注程度关系着书法文化的传承程度。本文旨在通过对书法教育现状及策略和书法的文化传承性进行浅析,希望能加强人们对书法教育的重视,加强传承祖国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由于元代民族关系复杂,汉人地位低微,士人以隐逸为逃避社会政治的手段,寄情于山水之间。这却暗合了艺术创作的求美本质,也使元代山水画具有了以下特点:士人成为主要的画家,追求高远而不落俗套,绘画中心远离京都,在力求古雅的过程中发现并弘扬了南方画派。  相似文献   

13.
书法美的本质属性是抽象线条的艺术组合,但人们在创作书法或欣赏书法时,往往会受到客观世界具体形象的启悟,产生联想,从而使抽象线条中寓有一定的形象性。这种形象毕竟不是形象本身,而是依附于抽象表现的“似而不似,不似而似”的自由联想。书法艺术这种形象的联想与异化,正是书法线条本身的抽象与综合,这种形象思维是美的艺术作用的显示。  相似文献   

14.
使鹿鄂温克人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近几十年生活方式的巨变带来的是社会适应和身体素质的急剧下降.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法、量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位于我国内蒙古根河市境内鄂温克狩猎部落的138名敖鲁古雅猎民进行了心理健康、体育习惯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发现,敖鲁古雅猎民心理健康和体育习惯存在一些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生活方式的不合理和对社会文化环境的不适应.弘扬传统文化、增进文化融合、改进猎民生产生活方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序国粹书法艺术中的反体书法,堪称艺苑奇葩,中华一绝,美妙绝伦,赏心悦目。这门源于六朝梁武帝时反左书的书艺绝技,长期失传,鲜为人知。所幸江苏教育学院梁宗亨教授对反体书法艺术潜心专攻,六十多年不渝,志在弘扬尘封1400多年的书艺绝技焕发青春,填补了书史中有名无迹的艺术空白。一、反体书法的历史渊源和继承发展反体书,古称反左书。《辞源》:以左手反写字,为书法之一种。梁·庾元威  相似文献   

16.
书法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虽然非必要掌握技能,但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对书法的了解与写作有利于其情绪、心态的平和性,对素质教育也起到帮助作用。本文分析了普通高校加强书法教育的意义,研究了目前书法教育在高校中的应用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书法教育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进一步完善高校书法教育状况,提升书法教育的应用性,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书法旅游开发,可以促进文化和旅游的发展。云南有曲靖二爨碑、昭通孟孝琚碑、大理南诏德化碑、丽江东巴文等书法资源可供开发,从开发现状看,部分地区重视但刚起步,还有相当空间,整体上云南还滞后。发展书法旅游,要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考查书法资源的地域分布,并对书法及相关资源如风景、民俗、旅游产品等进行整合,设计好书法旅游线路,加强宣传,加强从业人员的书法教育。同时,在开发中要注意对书法艺术的尊重和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人物介绍     
付熙云,1968年2月28日生于大庆,河北省献县人。1992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系书法专业;2000年进修于啥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2002年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书法高研班,求教于历史系博导沃兴华先生;2003年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助教研修班学习;2005年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攻读卢禹舜先生山水画创作硕士学位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19.
国人之所以把传世书法精品视为隋侯之珠、和氏这壁,是因为书法根柢于老庄哲学及道教。书法各体系的创立,审美规律的发生、发现、发展,创作倾向的嬗变,理论体系的演进,风格、流派的分野都要到老庄哲学或道教中去探求内在思想动因。  相似文献   

20.
张裕钊任莲池书院山长期间书法风格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分析张裕钊主讲莲池书院时的书法风格,进一步探究张裕钊对晚清碑学思想的接受与转化,在此基础上探析其独具特色的书法风格的形成原因.其次,梳理张裕钊在直隶地区的书法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形成以胡宗照等人为代表的"直隶书家群",包含有张裕钊在直隶地区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其二,通过宫岛咏士对张裕钊书法的传承,分析张裕钊书法风格对日本书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