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驰名商标保护的理论基础问题,是研究从何种理论角度出发,来更有力地保护商标权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竞争的正常秩序。各国对驰名商标予以特殊保护的三种理论基础(混淆理论、反淡化理论和不当得利理论),建立反淡化理论是当前世界驰名商标立法的趋势,应在我国建立反淡化理论以进一步完善我国驰名商标保护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09年以来全国法院驰名商标跨类保护裁判文书的实证研究以及淡化理论下驰名商标审理数字模型的构建,发现我国法院几乎均采纳了淡化理论作为驰名商标跨类保护的审理依据,但在适用淡化理论的过程中可能存在驰名商标的过度保护。商标权利人、其他市场竞争者,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平衡应是驰名商标跨类保护司法实践中应当把握的杠杆,也是驰名商标跨类保护的进路。  相似文献   

3.
商标淡化理论突破了传统理论对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最大限度地维护了驰名商标的显著性和独创性,对驰名商标实施太过周密的保护并不适合我国国情,商标淡化保护也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其弊端.因而,有必要对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进行限制,具体而言,就是要明确商标淡化的构成要件,并通过对要件的概括抬高反淡化保护的门槛.  相似文献   

4.
宋振凌  刘燕 《安康学院学报》2004,16(1):17-18,28
对驰名商标适用反淡化理论的保护,虽然已被许多国家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采纳,但仍然有许多人认为将驰名商标的保护扩大到不同和不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在理论上站不住脚,以下笔者通过财产权劳动理论、人格理论、激励理论从法哲学层面揭示反淡化理论的合理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商标淡化理论随着商标表彰性功能的崛起而崛起,它以广义的显性和广义的混淆理论(联想理论)为基础,将商标权和保护对象从识别性的保护扩及识别性和表彰性的保护,将商标权的保护领域从同类商品或服务扩及到不相类似的商品或服务,甚至扩及商品或服务之外的其他领域。较之传统的混淆理论和无谓竞争理论,商标淡化理论为驰名商标的保护提供了更为完善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驰名商标的侵权事件时有发生 ,为了保护驰名商标 ,须有相关的救济措施与预防措施 ,还须建立和发展淡化理论 ,以对驰名商标进行更深层次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是基于商标功能变迁而产生的对驰名商标的扩大保护,有利于自由竞争和保护消费者利益。但随着现代社会对商标权人的保护越来越强,各种利益冲突也不可避免,如果不加限制地对一切未经许可的使用驰名商标的行为都构成“淡化”,则会造成一种“知识霸权”。因此,在适用反淡化理论时,必须对其进行适当的限制,以维护公共利益,限制不合法的垄断。  相似文献   

8.
淡化(Dilution)的英文原意为“稀释”,驰名商标淡化则是指无权使用人在不相同或不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类似的标识,利用驰名商标的商业信誉推销自己的商品,从而冲淡驰名商标的显著性,贬损其内在价值及识别作用的行为。对淡化的概念,《美国联邦商标反淡化法》的表述比较具有代表性。该法将淡化定义为“减少、削弱驰名商标对其商品或服务的识别性和显著性能力的行为,不管在驰名商标所有人与他人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关系,或者存在混淆和误解或欺骗的可能性”。对驰名商标进行反淡化保护,是要禁止在不相同或不类似的商品上使用驰名商标的行为,但并非任何此行为都构成对驰名商标的淡化,如Trips协议第16条第3款要求这种行为“会暗示该商品或服务与注册商标所有人存在某种联系,从而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利益可能因此受损”。对驰名商标淡化问题的研究,在我国理论界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有多篇论文发表,不少的学术专著对此问题也有所涉及。通过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淡化理论,我国学者对驰名商标的淡化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某些问题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普遍认为淡化理论能够起到对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目的。但在审判实践中,如何具体运用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商标淡化理论在各国以及在我国的立法体现的比较分析,指出我国新修订《商标法》对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不足之处,并对我国商标淡化立法的完善进行构思。  相似文献   

10.
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商标的行为是对驰名商标的淡化,具有很多危害性。应建立系统的驰名商标反淡化制度,加强与完善我国驰名商标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使用商标法保护地理标志具有其自身的便利性以及一定的合理性。日本为了将地理标志融入商标法体系,单独创设了地域团体商标,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理标志与商标法的不适配问题。与日本相比,我国在这方面仍有一定理论上的模糊和立法上的疏漏,这体现在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是否以地理标志相关程序为前置条件、地理标志商标注册要求是否与地理标志认定要求重合、地理标志商标是否存在转让和授权的限制性或禁止性规定、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申请人是否与地理标志认定申请人一致这四个问题上。  相似文献   

12.
反淡化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商誉价值,反淡化作为驰名商标保护的特殊法律措施已被人们所关注。从驰名商标的反淡化到商誉的反淡化,这 化理论的重大发展。商淡化的法律措施扩展了反淡化保护的领域和范围。我国立法与实践在商誉反淡化保护方面尚有一定差距,应加强探讨和研究,以期完善立法,维护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13.
驰名商标是商标法上的专业术语,是指商标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享有更宽的保护范围和更强的法律效力。法律赋予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本意,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商标注册、商标侵权以及不正当竞争的法律争议。但是,从当前我国驰名商标的保护现状上看有很多的问题,出现了权利的滥用,使驰名商标的保护在实践中走入了误区。驰名商标的异化,不仅没有给驰名商标带来实际的保护,反而使其合法的权益受到损害。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解决驰名商标的异化问题,是刻不容缓的。探讨驰名商标的异化及其治理问题,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印尼地理标志保护合作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研究印尼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依据、保护的产品种类、管理机关、地理标志注册程序,认为在Trips协议下,中国与印尼在地理标志保护的对象主要以农产品、食品、工艺品为主,互认互保合作有一定的产品基础,但首先要解决商标法模式与专门法模式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starting from the definition and expression of well-known trademark dilution,in developed countries for reference,on the basis of the trademark anti-dilution legislation,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demark antidilution protection in China,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legal suggestions.  相似文献   

16.
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是商标法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驰名商标的认定是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中国从2001年开始驰名商标的司法认定实践,有成功的经验,也存在诸多的困惑和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尝试对中国驰名商标司法认定中的认定标准、认定效力和与驰名商标行政认定的协调等问题展开探讨,并对中国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温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量很丰富。本文从知识产权的视角,对温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提供了知识产权屏障与支持的路径,认为应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类别的不同,结合现行的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地理标志权等具体的知识产权制度全方位、立体地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