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纾的文言翻译作品在清末民初的文言译本中堪称典范,林译语言最主要的特点是崇古而又趋今,具有一定的杂糅性,"异质文言"与"欧化文言"的特质明显。对林译语言面貌及特点的归纳总结可以有助于我们借斑窥豹,促进此期整个文言译本认知体系的建构;抓住其过渡性特征,可以寻找、明确它与现代汉语的关联及一致之处,及其对后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以林译为代表的清末民初文言译本语言研究具有重大的汉语史方面的意义和价值:着眼于文言史,作为其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节点上的代表性语言形式,反映了传统文言最新的发展变化状态及样貌,是完整汉语文言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于现代汉语,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由典型文言到现代白话的重要通道或桥梁,同时也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特别是书面语)重要的直接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
从新旧白话的差异看现代小说的语言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语言转型以往被认为是从文言到白话的转型,但是在小说领域中,它其实也是从古代白话到现代白话的转型;因为“五四”之前,白话小说已经成为主流。现代白话是经过欧化以后产生的,它的身上有许多异质成分,在构成方式和言说方式上与旧白话都有重大不同。现代白话是现代小说的前提与基础,没有现代白话,现代小说的发生、发展都是不可想像的。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汉族人民的一种书面语言。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语言的发展变化,现在学习文言课文,面对之乎者也,难免有畏惧感。如何在学习中逐渐消除这种畏惧,让学习变得亲切、有趣?我以为,留心生活学文言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言: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白话和文言的关系千丝万缕割不断”。留心生活学文言,就是运用好在生活和现代汉语阅读中的知识积累,帮助文言文学习。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是古代历史、思想、文化的载体,但由于其语言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要熟练地进行文言文阅读,必须要积累大量的文言字词和相关的语法知识。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疏通大意、整理语言知识是很必要的,这是阅读文言文的前提。但是,我们必须明确,文言文是“言”,是一门语言,也是“文”,是承载着厚重文化内涵和智慧结晶的文章。有的是古代的历史典籍。如先秦历史散文,“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有的则是纯粹的文学作品,如《赤壁赋》、《虎丘记》等;有的则是古代的思想著作,如先秦诸子散文。因此,我们…  相似文献   

5.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以不可阻逆之势,迅速取代了文言文在文化领域内的正宗地位。一九二○年,北洋政府教育部迫于白话取代文言的既成事实,终于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用。此后六十多年来,白话作为现代中国主要语言的地位越来越巩固,而且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不断新陈代谢,显示了强劲的生命力;但是,文言在中等学校的语文课本中却又始终保留着一定的席  相似文献   

6.
《故事新编》语言显现出鲜明的“古今杂揉”的语言特色:一方面文言引入白话文本,形成文言白话对照的局面,语言成为鲁迅文化批判的一个有效工具;另一方面现代语汇大量进入历史语境,使得语境模糊而生成新的审美方式和情感体验,同时为鲁迅文化批判获得了广阔空间。这种语言植根于鲁迅深层内心体验,是鲁迅精神困顿的外化与表征。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语言是一种有着几千年历史渊源的语言,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现代白话文脱胎于文言文。文言是白话的根基,现代的文学大师,比如鲁迅、胡适、郭沫若、老舍、巴金等等,他们作品多是用白话写成的,可以说是文言教育造就了他们的文学功底、纯粹而典雅的汉语语感。中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多背诵一些古诗文,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精神,以及今后的成长都有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所谓古今同形词,即存在于文言与现代汉语中的字面相同而语义有别的词。这种词有三个特点:一、既是文言中的词,也是白话中的词;二、在文言与白话中字面相同;三,在文言文中的词义跟在白话中的词义不同。  相似文献   

9.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绪论》中指出,汉语的古代书面语言大致有两个系统:文言和白话。文言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考试》2008,(Z3)
文言文是古代历史、政治、哲学、思想、文化等的载体,但由于其语言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别,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了较大困难。因此,要熟练进行文言文阅读,必须积累大量的文言字词和相关的语法知识。在文言文阅读中,疏通大意,整理文言知识是  相似文献   

11.
晚清至民初知识界无论是出于当时政治现实需要抑或无意识之因,对西洋小说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创造性误读,于汉语语言文化产生了深厚影响。晚清知识分子为强调小说对“群治”的重要作用,鼓吹小说乃“国民之魂”,对于其地位作用的误读,引发了小说译介创作的空前繁荣。从晚清强调小说译介以实现文化重塑到民初反对政治功利转而重视消遣怡情的小说观,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清末民初文学语言“白话化”。而语言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其变化同样反应在小说的翻译及创造中,对于语言通俗之追求促成民初通俗文学热。  相似文献   

12.
民初以来,诗歌翻译在文言和白话不同的语言形态和两种不同的知识型层面上发生,并成为中外文化交往上愈来愈重要的实践活动。新文化一派则视诗歌翻译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鼓吹白话及新诗体的翻译,并放逐了文言及其传统格律诗体。坚持文言翻译的尝试延绵于整个20世纪,这显然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3.
晚清至民初知识界无论是出于当时政治现实需要抑或无意识之因,对西洋小说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创造性误读,于汉语语言文化产生了深厚影响.晚清知识分子为强调小说对“群治”的重要作用,鼓吹小说乃“国民之魂”,对于其地位作用的误读,引发了小说译介创作的空前繁荣.从晚清强调小说译介以实现文化重塑到民初反对政治功利转而重视消遣怡情的小说观,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清末民初文学语言“白话化”.而语言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其变化同样反应在小说的翻译及创适中,对于语言通俗之追求促成民初通俗文学热.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初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的阶段,语言面貌纷繁复杂,词汇方面更是如此。借代造词属于汉语修辞造词中较为特殊的一类,这种造词法古已有之,它在此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虽然产生新词数量并不算多,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体现清末民初的词汇特点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吴晋芳 《考试周刊》2011,(51):32-33
何谓"文言文"?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绪论》中指出: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文言和白话。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清末报刊白话文的确存在"由八股翻白话"现象,但并非全部,甚至并非主流;相反,"话怎样说便怎样写"的情况却大量存在,在近代报刊白话中更具代表性和普遍意义。南方的模拟官话写作也好,北方的口语化书写也罢,通俗化和口语化是清末报刊白话语言最为明显的特征。清末民初20多年间的报刊白话语言面貌及其发展趋势,是一个值得进行系统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连大学学报》2019,(5):77-81
成书于清末民初时期的《林公案》,是一部重要的白话公案小说。书中保存了大量的俚言俗语,是研究汉语词汇史的宝贵语料。文章选取其中九则具有时代特色的俗语称谓词,细加考释,以期对大型语文辞书的编撰和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8.
“当代汉语”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汉语”及其特点马孝义一、“当代汉语”的提出按照历史二分法,汉语可以分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民族的语言,它包括古代的文言,也包括古代的白话;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它应包括从“五四”时期到当今所使用的汉语。但是,目前我国高等学...  相似文献   

19.
论中学语文教材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教材如何编写,才能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多年来不断探索的问题。从1903年(清朝末年)我国开始办学校,编印语文(国文)教材,到现在已有九十年的历史。清末民初,即1903年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这段时间,中学语文教材全部选用文言文,选的多是历代名篇名著,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文言文的能力。五四运动以后,中学语文教材开始选用白话文,初中一般是文言和白话各占一半,后来根据部颁课程标准编选的教材,文言和白话的比例大多是:初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让中小学生充分认识文言文的价值,消除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可首先让其接受这样的认识:文言和现代汉语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文言一直活在我们的书面语和口语中;从语言源流上讲,文言在历史上一直是汉民族书写共同语,是汉语的根基和全球华人的语言标准;文言是汉语最精粹、最优美的表达形式,要想作文写得好、日常会话说得好,学习文言是最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