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仰卧起坐是一种简单、常用的身体练习手段。它的运动形式是躯体的屈体运动,其练习的意义主要在于发展腹直肌、髂腰肌和骨盆底肌以及腹内、外斜肌等的力量。仰卧起坐对肌肉影响最大的是髂腰肌和腹直肌。但是仰卧起坐应在屈腿条件下完成,因此,预先的屈腿,迫使髂腰肌先行缩短,这样  相似文献   

2.
腹部是脂肪的主要积累场所。适当的脂肪在人体器官之间起着填充、缓冲、润滑和保温作用。而过量的脂肪只能增加体重,大腹便便,使人行动不便,反应迟缓,还会引起呼吸、消化、心血管等系统的疾病,损害人体的健康。因此,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必须有一个健康的腹部。这就要经常锻炼自己的腹肌。 腹部的主要肌肉有腹直肌。作用使脊柱前屈、侧屈;腹外斜肌、腹内斜肌,作用使脊柱侧屈、体侧旋转及前屈;腹横肌,作用维持或增加腹压。另外还有腰方肌、髂腰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动态腹直肌训练动作对腹直肌下部锻炼效果的影响,为腹直肌训练提供参考。方法:让受试者做屈腿卷腹、直腿卷腹、屈腿仰卧起坐、直腿仰卧起坐、仰卧两头起、健腹轮、下斜板仰卧起坐7种常用的徒手腹直肌锻炼动作,同时应用ME6000-16表面肌电仪对左侧腹直肌测出做每种腹直肌锻炼动作时的表面肌电信号,并对其信号的时域指标平均振幅AEM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屈腿卷腹动作AEMG标准化值最低为0.327±0.160;仰卧两头起AEMG标准化值最高为0.805±0.190。卷腹、屈腿仰卧起坐、俯身滚动健腹轮之间的AEMG标准化值也较低,且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腹直肌AEMG标准化值较高的下斜板仰卧起坐、直腿仰卧起坐、仰卧两头起动作差异显著。结论:仰卧两头起,下斜板仰卧起坐,直腿仰卧起坐动作对腹直肌刺激程度较高。仰卧两头起的刺激程度最高,俯身滚动健腹轮对腹直肌刺激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4.
<正>中职院校主要以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为主。对中职运动员的训练来说,要尤其注重提升运动员的身体核心力量,增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本文主要探究了核心力量训练在中职运动员训练中的应用策略及相关问题。1人体核心的含义人体核心指的是人体的躯干,包括脊柱、骨盆和周围肌群。核心肌群的组成包括腹横肌、腹直肌、竖脊肌、股后肌群、臀肌。根据核心肌群的位置,可分为浅层的大肌肉群和深层的小肌肉群。浅层的大肌肉群包括腹外斜肌、腹直肌、腰方肌、大部分的腹内斜肌、臀部肌群、竖脊肌。  相似文献   

5.
通过连续闪光摄影与肌电记录同步法,对大腿与躯干在不问姿势中所做的屈伸动作进行分析的结果,我们认为:使大腿屈的肌群应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使大腿伸的肌群应包括腰背肌;使躯干屈的肌群应包括股直肌;使躯干伸的肌群应包括臀大肌与股二头肌。  相似文献   

6.
基础动作1.仰卧倾斜骨盆要点:骨盆倾斜动作应由腹肌和臀肌共同完成。2.站立倾斜骨盆要点:练习动作要在腰部,双肩保持不动,双膝直立。3.坐姿收腹要点:躯干要尽力伸直,不能僵硬和懒散。4.跪姿收腹要点:开始动作幅度可能小,熟练后可达10-15厘米。不能弯曲脊柱或骨盆倾斜。5.站姿收腹要点:正常呼机,不憋气,动作限于腹部。不能弯曲腹部或骨盆倾斜。一级练习1.脚跟滑动要点:提高腹肌保持骨盆稳定不动的能力。2.仰卧缩腿要点:腿必须完全伸直,注意力集中在骨盆的运动上。骨盆倾斜手指伸向脚跟3.屈躯干要点:使躯干弯曲,但不是仰卧起坐。肩胛骨下部始…  相似文献   

7.
核心肌群是指负责维持脊柱稳定和运动的肌肉群。包括浅层核心肌和深层核心肌。浅层核心肌群有:腹内外斜肌、腹直肌、腰方肌、背部伸肌群及臀肌等。浅层核心肌主要是控制脊柱的运动。深层核心肌由横膈膜、腹横肌、多裂肌和盆底肌构成。深层核心肌主要负责脊柱的稳定,是维持身体的日常活动和运动训练的基础。因此,一般提到的核心稳定肌指的是深层核心肌。  相似文献   

8.
髋关节是人体最重要的六大关节之一,它是连接股骨最上端和骨盆的球窝关节。髋关节运动包括六种:屈、伸、内收、外展、旋内和旋外。髋关节是人体最强健的关节,人体能进行的很多种运动,例如走、跑、跳、推等都与髋关节有关。髋关节肌群是速度的最大能量来源,髋关节运动的动力来源于髋关节周围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因此,了解运动髋关节的主要作用肌肉对于专项成绩的提高和有针对性的身体训练有重要意义。髋关节的主要作用肌有髋前群的髂腰肌、阔筋膜张肌和髋后群的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和梨状肌;大腿前群的缝匠肌、股直肌和大腿内侧群的股薄肌、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以及大腿后群的股二头肌(长头)、半膜肌、半腱肌。  相似文献   

9.
1加强伸、屈髋肌群的力量有关资料证明 :“在一个跑步动作周期里 ,髋关节所完成的全部机械能达455焦耳。而膝关节和踝关节在支撑阶段的完成机械能为31及192焦耳。”可以看出 :对跑速度所起作用最大的是髋关节周围的肌肉活动 ,从脚尖离地到着地时 ,髋屈肌群的活动是为了使腿摆动 ,而髋伸肌群对腿的向前和着地前伸展下肢都起重要作用。髋关节在跑的动作中主要表现在屈髋伸髋 ,在训练中“屈髋”和“伸髋”必须紧密结合起来 ,要均衡地发展伸、屈髋肌群的力量。摆动腿积极向前高抬(屈髋)是由髂腰肌、阔筋膜肌群、内侧肌等参与工作实现…  相似文献   

10.
李亮 《体育世界》2013,(5):99-100
本文探究了"前蹲"和它的变化动作,前蹲动作旨在发展全身力量,主要锻炼髋关节伸肌(臀大肌)、膝关节伸肌(股四头肌)、膝关节屈肌(腘绳肌)和核心肌群(竖脊肌、腰方肌、腹直肌、腹斜肌和腹横肌)。本研究的目的是介绍教授前蹲动作的过程,其中特别强调了进行前蹲动作训练时所需的正确的身体位置。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将仰卧起坐作为重要的测试内容之一,并且在多地区中考体育考核项目中占据重要地位。仰卧起坐不仅能评估学生腹部前侧肌群力量,还能考查测评学生腹内外斜肌、腹横肌以及呼吸配合发力能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健康体能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对不同省市学生中考体育政策、项目要求和相关成绩进行了深入了解和分析。基于此,  相似文献   

12.
一、发展躯干力量(一)仰卧起坐目的:发展腹部肌群力量。方法:双脚支撑地面仰卧于健身球上。连续进行仰卧起坐练习。要求:1.仰卧时背部全部贴在健身球上。动作过程中颈部保持正直,不要收下颌。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主研发的摔跤滚桥测力系统结合定点摄像技术和表面肌电采集技术,对10名男子古典式摔跤一级运动员滚桥技术的动力学、运动学、表面肌电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滚桥技术的力量峰值出现在69°,运动员的滚桥技术峰值扭矩可达自身体质量的(2.11±0.64)倍。②右腹外斜肌和右臀大肌的肌肉激活持续时间最长,分别达5.83 s和5.94 s。③右股直肌、右腹外斜肌、右臀大肌分别在0~90°、0~120°、0~180°范围内做功水平显著高于对侧,左背阔肌在0~30°和120~180°范围内做功水平高于对侧。提示:①在滚桥技术初期,假人滚动的力量主要由双腿蹬伸迅速过渡到右腿侧向蹬伸用力、躯干右旋体位下左旋用力、左臂随躯干左旋方向提拉假人用力构成。②30°后,假人滚动的力量主要由右腿髋、膝关节伸展肌群和躯干左旋肌群收缩用力构成,在约69°时呈现滚桥技术峰值力量体位,此后滚桥力量持续减小。③120°后,假人滚动的力量主要由左肩伸展的拉动假人动作和右髋伸展的挺髋动作用力构成。  相似文献   

14.
根据体操动作腹肌用力的特点,提出了几个适合中高级体操运动员腹肌力量的练习方法及理论依据。练习方法:一、负重仰卧起坐。用增大阻力矩的方法来增加腹肌的负荷;二、屈膝仰卧起坐。其优点是可限制强有力的髂腰肌参加工作,预先屈膝可缩短力臂增大阻力臂,从而使腹肌负荷量增大;三、几个动静结合的腹肌练习。先做倾斜骨盆的动作,再完成腹肌练习,在这类练习中肌肉的用力方法更近接体操动作的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对长拳、太极拳冲拳动作进行肌电实验,分析长拳、太极拳完成冲拳动作时所调动的肌肉及其iemg值,得出在研究对象本身无差异情况下,不同拳术冲拳的发力对肌肉的调动情况。研究方法:在肌电实验中,以固定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美国noraxon生产的t6无线导遥测肌电对练习长拳、太极拳冲拳时的上下肢肌肉表面肌电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长拳冲拳过程中,肌肉活动顺序为腹直肌、三角肌前束、股内侧肌、股直肌、腹外斜肌、股外侧肌、股四头肌、肱三头肌、肱桡肌、竖脊肌;积分肌电显示在长拳冲拳阶段三角肌前束、肱桡肌的积分肌电最高;在整个长拳冲拳过程中,腹外斜肌的肌肉贡献率最大。太极拳冲拳过程中,肌肉活动顺序为肱桡肌、腹外斜肌、股内侧肌、竖脊肌、三角肌前束、腹直肌、股外侧肌、肱三头肌、腹直肌、股四头肌;积分肌电显示在太极拳冲拳阶段肱桡肌、股内侧肌的积分肌电最高;在整个太极拳冲拳过程中,腹内斜肌的机头贡献率最大。研究结论:长拳冲拳过程中,受试者较好完成技术动作,腹直肌首先放电,肌肉力量的发放大部分来源于肱桡肌、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集中于上肢腰部和手臂。太极拳冲拳过程中,受试者未能掌握技术动作,肌肉发力顺序不符合太极拳冲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陈洁星  梅雪雄 《体育科学》2012,32(10):56-63
目的:研究动态瑞士球练习对游泳运动员躯干核心区4个主要肌群的刺激强度,旨在为游泳运动员的瑞士球练习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0名男子一级游泳运动员为受试对象。利用BIOPAC-MP150多导生理仪,对受试者在24种动态瑞士球练习中的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和多裂肌这4个肌群进行表面肌电测试,计算各受试肌群的AEMG值。通过聚类将24种瑞士球练习分为4类,在平面直角坐标图上绘制各类瑞士球练习中各肌群的AEMG值图形并计算图形面积。结果:第1类是以腹外斜肌和竖脊肌为主导发力的练习;第2类是以竖脊肌主导发力的练习;第3类是以腹直肌和腹外斜肌为主导发力的练习;第4类是以竖脊肌和多裂肌为主导发力的练习。结论:24种瑞士球练习对躯干核心区4个肌群的AEMG值分别都在10%~50%左右,均属于中、低负荷强度的练习;运用坐标图面积计算法可以计算出瑞士球动作对躯干肌群的总刺激强度,能够简单并直观地表现出各动作对躯干肌群的刺激情况;与水中技术动作联系的紧密性以及无固定支撑是瑞士球练习应用于游泳运动的核心特征,运动员与教练员可以遵从训练原则,通过多种手段将瑞士球练习合理应用于游泳专项训练中。  相似文献   

17.
<正>一、引体向上动作技术简析引体向上是以自身力量克服身体重量的悬垂力量练习,属于体操项目中攀爬类,由躯干和双臂完成。参与的肌肉主要有:前臂肌群、肱二头肌、三角肌、斜方肌、胸大肌、胸小肌、大圆肌、小圆肌、背阔肌、腹直肌、腹外斜肌等。引体向上能有效提高双臂、肩关节和腰腹部肌肉力量,增强体质,塑造体型,预防椎间盘突出等。受试者面向单杠,跳起(或借助辅助)  相似文献   

18.
一、强化素质练习 良好的腾空是形成正确落地的前提,正确稳定的空中动作需要强有力的腰、腹肌来作保证。而落地前高举大腿的动作则需要高度发展的髋部肌肉,尤其是髂腰肌的协调发展。练习方法有:仰卧起坐、仰卧两头起、俯卧挺身、收腹举腿等练习。  相似文献   

19.
二级练习1.骨盆提起(1)要点:不要利用腿的动量快速完成练习动作。做动作时要缓慢地抬起脊柱的下部,用躯干肌肉力量使双腿缓慢提起,双膝向肩部靠拢。2.板凳仰卧起坐要点:这是一个高级练习,开始做时上体可能不能抬起很高。但不要以加快速度来试图使胸部与大腿的距离缩短。因为这样只会加大躯干的动量,而不会增加腹肌的练习效果。4.板凳腹斜肌练习要点:与做板凳仰卧起坐一样,练习时要保证动作缓慢,在控制之中。快速的动作会使你上体的动作幅度加大,但那是躯干动量的作用,对提高练习效果没有帮助。3.屈膝左右摇摆要点:在练习过程中要保持正常呼…  相似文献   

20.
仰卧起坐是发展躯干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的一种练习方法 ,属于周期性动作。通常以一分种内所完成动作的次数来测定学生的这一身体指标。仰卧起坐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动作方法是否正确 ;呼吸方法是否合理。根据运动生理学分析 ,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在做仰卧起坐时 ,身体前屈时应呼气 ,仰卧时应吸气。但是 ,如果机械地在仰卧时完成整个吸气过程 ,又不利于动作的完成 ,所以 ,为了提高动作的质量 ,还必须注重技巧 ,即向后仰卧的过程开始吸气 ,肩背部触垫的瞬间屏气收腹、上体逐渐抬起 ,当上体抬起至腹部有胀感时 ,快速呼气 ,向前引体低头完成动作。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