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是校长进课堂的坚定支持者,我对课堂有太多的情结。我是从课堂中成长起来的。我1981年参加工作,1988年参加江苏省首届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我从学校到县区到大市到全省,一路过关斩将,拔得头筹。1989年又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首届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奖赛荣获一等奖。是三尺讲台,让我从县城的小讲台走向了全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2.
讲台铸师魂     
我从小学的讲台站到中学的讲台,又从中学的讲台站到中师的讲台。讲台换了一个又一个,40年的讲台生涯,使我由一个只有中师文化的小学教师成长为中师教师,而且步入了高级讲师的行列。是讲台这块熔炉,熔化了我的私心杂念,净化了我的灵魂,铸就  相似文献   

3.
我曾在心中多次地问自己,如果不做语文教师,我会做什么,又能做什么. 2000年秋,我从学校到教研室工作,虽说并没有脱离语文教学研究工作,但毕竟不能天天站在讲台上了.我的梦中不知道有多少次又回到了语文课堂上,总是梦到自己未能完成教学任务,醒来后心里还在难受.虽说现在每天工作也很紧张,很繁忙,但仍感到有些失落、怅然.到学校听课,总会设想到自己要怎么去上;每天下班后,我又总是认认真真地阅读语文新教材,进行一些教案设计.我在课本的扉页上写道:"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语文书".是的,是语文课让我快乐,让我充实.我理解语文教学,热爱语文教学,也挑剔语文教学,更感谢语文教学.如果离开语文课,不做语文教师,我将可能一无所用.  相似文献   

4.
我是校长进课堂的坚定支持者,我对课堂有太多的情结。我是从课堂中成长起来的。我1981年参加工作,1988年参加江苏省首届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我从学校到县区到大市到全省,一路过关斩将,拔得头筹。1989年又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首届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奖赛荣获一等奖。是三尺讲台,让我从县城的小讲台走向了全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大舞台。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前途·良知     
那一年,我从一个乡镇中学调到县城中学,任高一语文教师兼一个班的班主任。新到一个地方工作,自然得有一番好的表现:既是为了证明自己确实“有本事”,更是为自己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没想到,世上不如意事常八九,自己所想的,未必与现实合拍。招生竞争本来就十分激烈,而我调进的学校,又地处县城较偏僻的一隅,其劣势就十分明显了。而我才从乡镇调到县城里,在县城没有什么熟人,更没有什么名声———自然所任班级就没有什么“好苗子”,更多的是“议价生”———不够录取分数,花高价进来的学生。可想而知,这样一个班会有些什么…  相似文献   

6.
1987年,刚刚19岁的我走出大学校门,踏人工作岗位,就遇到了一群像我一样风华正茂的高中生,年龄从15岁到18岁.他们是我的第一届学生.从此,我站在了教师的讲台,也站在自己人生命运的讲台上,与教学教研结下不解之缘.匆匆28载,送走一批又一批学生,从一线教师到教研员,我在教学教研的讲台上成长、成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丰收的季节.回首逝去的岁月,难忘探索的辛酸,但细细品味,更多的是在语文教学教研中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各位应届硕士生、博士生们,当你们刚从学校里毕业,结束了学生生涯,却又选择了大学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重新回到校园,从学生转变为教师,从学习者转变为教育者。这时,你们会发现,一位新教师的第一年生涯无疑是最艰难的,我们将会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现在大部分学校对新教师提出的要求是一年站稳讲台,三年形成风格,五年成为骨干。那么作为一个新手,我们该如何尽快地站稳讲台呢?  相似文献   

8.
九年前的那个夏天,我高中毕业了,和几个年轻人一起加入了村办教师的行列。 从一个校园走向另一个校园,虽然比不得走进大学校园的那种荣耀,但能回到母校,大部分时光与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在一起,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美丽的童年,高考落榜后的惆怅与失落也随之烟云般地淡远了。从此,在孩子们眼中,我成了一只领头的大雁;三尺讲台,成了我搏击人生的天空。 初上讲台,望着一双双明亮的大眼睛,有过一阵短  相似文献   

9.
万事开头难,当教师也不例外。有人这样强调第—步的作用: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想有一个好的开端。我是一个年轻教师,想就此谈一些自己初上讲台的体会。 年轻教师上讲台可分两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和上讲台讲课阶段。 一、准备阶段。这个阶段要做的工作最主要的是两项:一是学习教材、教学大纲;一是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教材、大纲规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指导思想,对教材不熟悉,对大纲精神不了解是搞不好教学的。这无须多说,我想着重谈谈第二点即虚心向老教师学习的问题。有些刚分到学校任教的教师,以为要教的内容自己学过,似乎用不着花功夫准备就能上台讲课,其实不然。记得我当初在准备试讲教案时,狠下了—番功夫,前后共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初稿写完后,心里十分得意,觉得从内容到  相似文献   

10.
阳子 《师道》2003,(12):42-43
五年前,我怀着一腔热情走进教育的沃土,走上了讲台。五年的寒暑一晃而过,回忆里既有甘甜也有痛苦。要思考的东西很多很多,看着讲台上每年都有不同的年轻人带着他们的理想和热情投身到这项事业中来,心中总是感到特别的感动和欣慰。我不是一个经验非常丰富的老教师,可我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过来人”。面对着每一张张年轻而新鲜的面孔,我都想用自己的经历和得到的那么一点宝贵的经验问一句:做教师,你准备好了吗?明确自己身上的重任,便能为你的教师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小学教育,要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人民文化水平,是关系到千秋万代…  相似文献   

11.
<正>2001年,载着我的梦想,带着对三尺讲台的渴望,如愿回到家乡,来到呼中第二中学任教,至今已有八年了。在这八年的教学生涯中,失败与收获共存,痛苦与欢乐常在。我回到母校,因为这里缺历史教师,所以我刚上班就教了一个多月的历史,文史不分家,这也成了我教学过程中一段特殊的经历,并积累了点特别的经验。刚参加工作,满腔热情,带着美好的愿望,投入到教学中去。记得刚写语文教案时,问一位比我早一年工作的语文教师,他竟然说:有什么好看的,自己瞎写。我的热情被当头一盆冷水浇灭了一半。只好历史教案的写法写了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从师校毕业的时候,家乡各方面的条件还很落后,我希望自己能做点什么来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想到那些像我一样的藏北儿女,我决定回到家乡教书。在我看来,教师是一个民族的引路人,肩负着培育祖国下一代的重要使命。教育是引领藏家儿女走向幸福的必由之路,为了一代又一代的家乡儿女,我愿意成为这条路上的一颗石子。我们藏区教学条件有限,我经常用牛车  相似文献   

13.
进入2011年,我在讲台上已是第30个年头了.1981年我从中师毕业,1985年进修函授专科,1989年函授本科.我从农村小学到农村初级中学,再从县城初级中学到县城普通高中;从小学历史到初中历史,再到高中历史,30年的工作体会就是两个字:学习.我对终身学习的体会就是:阅读.阅读有益,近年来体会更深刻.历史教师坚持阅读,...  相似文献   

14.
教育微博圈     
杨东平 《教育》2011,(30):9-9
<正>@朱永新:许多校长和教师经常低估了自己的力量,低估了理想的价值。我经常对校长和教师说:"当你无法改变社会,无法改变别人的时候,你唯一可以改变的就是自己。而只要你真正地去改变自己,其实你就是在改变别人,就是在改变社会。"不要以为教师在三尺讲台上没有什么作为,他影响着几十个生命!  相似文献   

15.
正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健康康地成长?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能以自己微薄的爱,给一个家庭带来欢乐和希望,这又是多么的令人欣慰啊!记得那是学前教育的第一天,我发现我班的一个小胖墩东东非常特别——老师在讲台,他就到处跑;叫他站到前面,他就把讲台当成自己的舞台,手舞足蹈;把他放在后面吧,他又跟你玩起了躲猫猫,一不留神就不知去哪儿了……面对这样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青年语文教师,参加工作十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广大教师的帮助指导下,我认认真真研究语文课堂教学,广泛学习古今中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使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得到了专家、教师的好评。现在,我借《语文教学通讯》一角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敬请广大同仁批评指正。一、以满腔热情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这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前提。一个语文教师要有饱满的热情,一踏进教室,就精神焕发,神采飞扬。教师心中只装着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我把语文教学看成了自己生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哪一天不上讲台,生活中就像少了点什么东西似的。我在三尺讲台上找到了生命的源泉,永不枯竭。如  相似文献   

17.
<正>从初登讲台到今天已有17个年头。其间,我基本上没有停止过思考与写作。我深深地感到,写作是一个不断锤炼思想、化蛹为蝶的过程,也是我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作为教师,如果不把自己有关教育教学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不把我们的教学经验理论化,我们就不能改变自己,不能成为智慧型、专家型教师,最多只能做个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丈夫     
张茜 《师道》2002,(4):60
我的丈夫是一位教师。他在走近我时,已在三尺讲台上站了十多个春秋,而且情有独钟,所以他的许多,并不属于我。为了那个梦,他携着自己的才情和青春,像去赴一个生前的盟约,一程又一程地赶去……他站着时,是一个童话他很随意地往讲台上一站,就风度撩人,展示出他的文化气质和  相似文献   

19.
树的哲理     
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向一棵树倾诉自己的烦恼。"怎样才能既按你说的做,又不会迷失自己?"孩子问。"你看我,"树说,"我在风中折腰,在雨中低垂,到现在我还是我自己,我仍旧是一棵树。"男人说":我无法改变自己。""你看我,"树说,"每一年,我都会由青葱变得枯黄,再回到青葱,从发芽到开花再到叶落。到现在,我仍然是我自己,仍旧是一棵树。  相似文献   

20.
天道酬勤     
1987年6月,我从河南商丘师范专科学校物理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原油田供应处汤阴库学校。说句实在话,当时也谈不上对教师这个职业有多么热爱,只是心里想着“自己从农村出来,能找个工作不容易,既然上了师范院校,毕业后就要站讲台”;“教师的工作是一个良心活,教师的一言一行,关乎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不可不尽心尽力而为之”。就这样,从走上三尺讲台第一天起,我便殚精竭虑而又非常愉快地一心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上。一分辛劳,一分收获,十多年踏踏实实的工作中,我竟然非常幸运地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