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史也掀开了新的一页.荷、英、法等国纷纷成立了贸易公司,它们既是商业垄断机构,同时又是本国政府殖民政策的执行工具.在这种殖民浪潮的冲击下,俄国也不甘示弱,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后,俄国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俄国的对外扩张中也出现了与荷、英、法等国类似的殖民垄断公司.俄国为了控制被远东地区及北美,也在俄美公司(1799~1868年)的名义下进行殖民活动.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只注意到俄美公司在北美大陆的领土扩张,而忽略了它在远东地区的殖民扩张.以及对俄国在远东地区所起到的作用.论文试图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有关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中西贸易中,英国东印度公司来华的大班是公司的商业代理人,是公司对华贸易的直接操作者。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近代史上英国殖民扩张的机器,它通过军事和商业贸易的方式从东方获取巨大的财富,为英国从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也为英国从民族国家走向世界殖民性帝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就是人。这些在17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最具世界影响性的商业殖民机构里工作的人群的工作方式、人事管理、薪酬制度,对公司的发展壮大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16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是俄国向中亚方向扩张并最后征服中亚时期。俄国在武力征服的同时,还针对中亚居民主要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的特点,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宗教策略,为其殖民扩张服务。本文试图对俄国在这一时期对伊斯兰教采取的宗教策略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作一初步探讨,是为对俄国殖民扩张史研究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俄国在美洲的殖民活动曾比较活跃。后来之所以失败,一方面因为俄国农奴制的落后和俄美公司商业和政治上的失败;另一方面,俄、英、美在美洲的争夺目趋激烈,俄国在处于弱势的情况下,被迫调整对外战略,退出美洲而保障它在欧亚的势力。俄国的北美殖民活动及其退出对北美地区及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把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动力归结为资本主义的提法是片面的。在英国持续近两个世纪的早期殖民扩张中,代表商业资本主义的商业力量和集中代表国家的政府力量以及移民力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合力,这种合力构成了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外交政策的演变,并阐明该时期两国外交政策的演变与1904年“英法协约”的关系,认为法国主要是为了进行海外殖民扩张,而英国主要是为了遏制俄国才最终签订“英法协约”的。  相似文献   

7.
自16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末,俄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逐步将哥萨克自由群体变成独特的军事阶层。17世纪上半期前俄国政府雇佣哥萨克为其打仗、驻守边防,成为俄国的雇佣军;17世纪60年代起,俄国政府迫使哥萨克臣服于俄国沙皇,成为俄国对外殖民扩张的非正规军;19世纪上半期,俄国政府通过颁布哥萨克管理条例和建立哥萨克军区将哥萨克纳入俄国行政管理体系,哥萨克成为俄国一个独特的军事阶层。哥萨克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地位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8.
追逐经济利益,进而谋求建立海洋帝国是沙皇俄国向北太平洋扩张的主要驱动力。17世纪中叶,俄国人开启亚洲太平洋沿岸航海探险的进程。18世纪初,彼得一世为获取太平洋出海口,寻找新土地并开通前往中国和日本等东方国家的海上航道,推行北太平洋扩张政策,促成地理发现和殖民运动。俄国商人团体在北太平洋殖民地经济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俄国不断向东方推进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9.
从19世纪开始,英法俄等国在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下,对世界各地原料产地和殖民市场进行争夺。控制西亚到印度的商路,进而牵制争霸对手或掌控东西交通要道,实现进一步扩张,成为英国和俄国的共同战略目标,英俄在中亚和西亚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伊朗面对列强威胁和外交诱惑时的错误抉择加速了其在弱肉强食的国际背景下的衰败进程。  相似文献   

10.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西欧民族国家走上大洋洲际贸易和殖民扩张的产物。为了获取以中国印度为首的东方巨大财富,英国东印度公司坚持不懈地开辟对华贸易。在最初对华贸易出口遭到贸易逆差而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公司除对散商签发汇票借取资金从事大洋茶叶贸易在欧洲获取巨额利润外,还罪恶地从事鸦片贸易而扭转了贸易逆差,从而增加了公司的财富与英国政府的赋税,为英国从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也为英国从民族国家走向世界性殖民帝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潘毅 《凯里学院学报》2008,26(1):97-100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西欧民族国家走上大洋洲际贸易和殖民扩张的产物;它的形成及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适应了近现代全球化的潮流,为英国重商主义实践的成功铺平了道路,为英国从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也为英国从单一民族国家走向世界性殖民帝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这一切不仅与它是一个商业、政治、军事、司法四合一并得到英国国家政府幕后支持的组织有关,也与它发展成为一个现代股份制公司的机制有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的通过讲述彼得一世的改革、沙皇俄国的侵略扩张和普加乔夫起义,使学生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经济发展,加强了军事力量,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为沙皇俄国的进一步侵略扩张创造了物质条件;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扩张,到18世纪晚期,俄国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重点难点重点:彼得一世的改革,沙皇俄国的扩张. 难点:沙皇俄国的扩张情况。教学用具放大“俄国在欧洲的领土扩张”图;“普加乔夫起义”图。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的一、讲述1861年改革的原因和内容,使学生了解19世纪中期农奴制度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认识这次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民进行的一场掠夺。二、讲述19世纪沙皇俄国侵略扩张的情况,使学生认识沙皇俄国在历史上是一个侵略成性的殖民大帝国,也是俄国各族人民的大监狱。  相似文献   

14.
李琼 《历史学习》2001,(4):14-14
17世纪后半期,英国在殖民扩张中,首先打败了荷兰,接着,为了争夺世界殖民霸权,与法国进行了长期的殖民战争。从1688年“光荣革命”后,到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英法共进行了四次重要的殖民战争,结果英国打败了法国,夺取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那么,英国打败法国的原因是什么呢?对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课本第3页:“14世纪时,商业、银行金融业先后在意大利各共和国以及荷兰、英国等地兴盛起来,国内外市场逐渐形成。”第11页:“(14~16世纪)从葡西的海外扩张和掠夺中得到实惠的荷、英、法等国壮大起来,同葡西展开了争夺商业和殖民霸权的斗争”;“发了财的葡萄牙、西班牙国王和贵族,从意大利、法国、荷兰、英国的市场上采购商品,大量的贵金属像涟漪似的扩散了。”第103页:“16世纪,荷兰就开始对印度尼西亚进行侵略。”第70页:“为了防范法国东山再起,比利时并入荷兰,成立尼德兰王国,由荷兰国王进行统治。”这些描述中反复提到一个名词“荷兰”…  相似文献   

16.
第一帝国时期是英国海外殖民地的快速增长时期,帝国初期英国建立殖民地最初的动机是于商业的考虑,而非领土扩张,英国政府对于私人和冒险公司在海外殖民地的扩张活动并不直接干预,早期的殖民战争为数不多,而且这些战争大部分集中在欧洲。所以,英国的军队最初只是在国内和欧洲范围内活动,光荣革命后,随着英国海外派兵显著增加,逐渐演变成为维护英国殖民地和镇压当地势力的工具,殖民战争与商业战争相结合,扩大了英国殖民地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正>一、教材分析《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是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的第8课。课程标准所列本课的学习要点是: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主要介绍16世纪到18世纪葡、西、荷、英等国在新航路开辟后,先后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建立和拓展世界市场的过程。学生通过了解葡、西、荷、英殖民扩张的史实,  相似文献   

18.
第一帝国时期是英国海外殖民地的快速增长时期,帝国初期英国建立殖民地最初的动机是于商业的考虑,而非领土扩张,英国政府对于私人和冒险公司在海外殖民地的扩张活动并不直接干预,早期的殖民战争为数不多,而且这些战争大部分集中在欧洲。所以,英国的军队最初只是在国内和欧洲范围内活动,光荣革命后,随着英国海外派兵显增加,逐渐演变成为维护英国殖民地和镇压当地势力的工具,殖民战争与商业战争相结合,扩大了英国殖民地的范围。  相似文献   

19.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西欧民族国家走上大洋洲际贸易和殖民扩张的产物;它的形成及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适应了近现代全球化的潮流,为英国重商主义实践的成功铺平了道路,为英国从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也为英国从单一民族国家走向世界性殖民帝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这一切不仅与它是一个商业、政治、军事、司法四合一并得到英国国家政府幕后支持的组织有关,也与它发展成为一个现代股份制公司的机制有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十九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落后的农奴制国家,但同时又是一个极其凶恶反动的、以侵略扩张为其传统国策的殖民大帝国。指出农奴制度的废除,不仅对促进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也为沙皇俄国变本加厉地继续扩张侵略、争霸世界,提供了物质条件。在揭露十九世纪俄国对欧洲、亚洲,特别是对中国疯狂扩张侵略罪行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沙俄的侵略本性,并说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借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