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在许多同志的头脑中,认为图书馆出纳工作就是“借借还还,跑跑颠颠”,根本不需要什么科学文化知识,是连一个目不识丁的“老粗”都能胜任有余的工作。这样不仅严重地贻误了图书馆工作,也打击了出纳工作人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不知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反正如今人们纷纷涌向了互联网这一块淘金热土。做个像“YAHOO”、“AOL”那样的“网络大亨”是新时代弄潮儿最欣然的向往。于是像炒楼、炒股一般,大家一古脑儿地搞起网上生意,网络股也在人们的狂热拥护下疯长。网络造就财富的神话使得许多传统商人“望网兴叹”,不知这世界究竟发了什么疯。现今,许多专业人士纷纷倒戈,由传统的银行、电信业转而经营互联网,电子商务也成为最时 髦、最热门的话题。大小网站如雨后春笋,以每天 几百、几千个的速度诞生……新一代的网络富豪亲身说教,几乎很少人怀疑互…  相似文献   

3.
有的女性得了慢性咽炎,但在出现吞咽困难以后,就会怀疑得了食管癌。有的女性疲劳过度后出现短暂头痛,于是开始担心是不是脑子里面长了什么东西。女性这种“放大”疾病的现象无形中给自己和家人增加许多烦恼,更为康复设置了重重障碍。  相似文献   

4.
在报纸的宣传报道和电台、电视台的节目中,经常提到“星火计划”。有读者问:什么叫“星火计划”?它的目标是什么?主要方针、政策是什么? “星火计划”是由国家科委1985年倡仪并得到国务院批准的为振兴农村经济服务的一项科技开发计划。“星火计划”在“七五”期间的具体目标有3个:一是为乡镇每年短期培训20万农村知识青年和基层干部,使每人学会一至两项本地区企业的技术;二是动员中央和省市研究部门开发  相似文献   

5.
各种名目的“评好新闻”这两年不断涌现,令人眼花。什么水利好新闻、气象好新闻、土地管理好新闻、教育好新闻……要是开列个单子,够您瞧几分钟的。各行各业都搞起好新闻评选,利乎?弊乎?各行各业重视新闻工作,岂不是好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问题就来了。什么是“新闻”?什么又是“好新闻”?新闻界对此还终日争论不休,政府其他不从事新闻工作的官员们能担负起评好新闻的重任?难免让人生疑。难道真如那句俗话说,“旁观者清,当事者迷”吗?有人不客气地注释:什么是“行业好新闻”?就是经常为某部门说说好话,为其扬扬知名度的就是好新闻。你写篇秕评稿试试看,即使批评到“点子”上,你的文章写得再好,恐怕也评不上好新闻。笔者曾亲耳听到一位政府部门的官员放话:“我们评×××记者的稿子为×等  相似文献   

6.
看了1月7日(星期天)央视《东方时空》题为《祝福》的“直播现场”节目,使我大为失望与遗憾,甚至禁不住由衷谅讶与气恨:不知这个“祝福”节目的策划人、编导人、主持人及全体制作者,究竞在新世纪的头个“直播现场”要“弘扬”什么?“祝福”什么?我想,任何媒体尤其是中央的电视媒体,在党中央十分重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十五”计划付诸实施的今  相似文献   

7.
期刊为何难以做大做强?--说传媒之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凯雄 《传媒》2001,(9):21-21
在“说传媒之八”中谈到了新近一些期刊“殊途同归”的现象,即因其“一号多刊”或“擅自改变办刊宗旨”而受到管理部门的通报批评。其实,对这些期刊而言,“殊途同归”者又绝不止于“一号多刊”或“擅自改变办刊宗旨”这两点,就说“擅自改变办刊宗旨”吧,往哪改?许多期刊何尝又不是“殊途同归”——一古脑儿地往中小学生读物上靠,什么《青春校园》啦、《阳光男女生》啦、《女生》啦、《女孩男孩》啦、《花季》啦、《男生女生》啦、《网络美少女》啦、《青春果》啦、《花季先锋》、《美文少年版》……单看这  相似文献   

8.
今年国庆节的“黄金周”又结束了。我们不妨对“黄金周”的报道来一次血点和反思.看看媒体都做了些什么,又都忽略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滥用“特殊商品”一词的情况,常见诸许多报刊,包括中央一级的某些大报。出版物是“特殊商品”为最。此外将军工、医药、食品、信息和知识产品称为“特殊商品”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冠以“特殊”字样的商品并非特殊商品。其所谓“特殊”,无非指其产品的特征而言。所谓特征,乃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或标志。一切事物都以其固有的特征与它事物相区别而独立存在,仅仅证明是它自身而不是别的什么。出版物的特征是精神产品,具有影响精神世界和指导实践活动的社会效果。强调这个特征无疑是必要的和正确的。精神产品必须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而不是相反。但是,不能把特征当做特殊,从而引申出“特殊商品”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巨擘们频频遭遇“滑铁卢”,为什么? 首先,2002年是“金融监管年”。在今年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前,经济学家及专家们就沸沸扬扬地谈论着要“关闭”什么、“整顿”什么,以及成立“银监会”或“银监局”。虽然这些最终没在今年2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得以体现或落实。但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  相似文献   

11.
将书名定为《你为什么是穷人?》,首先决定了它的受众群相当广泛,不能不说,这个书名在供给创造需求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同一般的作用,它甚至可以让读者觉得购买该书是一个有价值、有回报的投资行为。目前,图书行业的营销,很大程度上还不能做到营销学所推崇的“销售什么生产什么”的境界,大多数还是处在“生产什么销售什么”的被动状态,是“半截子营销”。纵观《你为什么是穷人?》一书的营销,关键就在于把常规的营销手段做细致了、做到位了,同样可以获得奇效。  相似文献   

12.
新闻是什么?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然而老话说,熟知非真知。以为自己很清楚的事情,其实未必就一定是那么回事。我们每天都习惯性地看新闻,但是否认真想过什么才是真正的新闻?我们能那么肯定地说在新闻媒体上天天播放的就是新闻么?如果不全是,那么那些我们认为不叫新闻的东西又该叫什么呢? 作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起码应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新”,一是“事实”。如果只“新”,而没有成形儿的“事实”,那么不能称其为“新闻”。与之紧密相关的,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说话”、“开会”能不能算构成新…  相似文献   

13.
白京 《青年记者》2006,(4):26-27
不少新闻工作在抢新闻、报新闻时存在做“无用功”现象。新闻工作在工作中应该围绕什么转?新闻工作工作的重心和“主旋律”是什么?是每个忙碌着的新闻工作应该弄清的。  相似文献   

14.
几乎每期函授学习开始,我们都会收到学员这样的来信,讲述他们迈步进入学习新闻写作这个领域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找不到什么可以写成新闻的事实,抓不到新闻素材。他们说,也学习了新闻的定义,诸如什么“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读者应知、欲知和未知的重要事实”,等等;也学习了新闻应该具有“五个W”基本要素名至也知道了新闻应当是倒金字塔式的写法,把最重要的事实写在前面,等等。可是,一行动起来,不说两眼一抹黑吧,却总是看不到周围有什么新闻。大家天天生活在一起,尤其是生活在基层连队里,每天出操训练,执勤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版”和“外版”或“本版书”和“外版书”,是出版发行行业习用的两个专用术语(“行话”)。《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都未收这两个词。《出版词典》等出版发行专业词书也未收这两个词。这两个词和含义是什么,现在有点模糊不清。 什么时候在出版发行业中出现这两个术语,难以进行精确的考证。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出版发行界,这两个术语是常用的,而且含义是清楚的。出版社对本社所出版的书称为本版书,对非本出版社出版的书称为外版书。商务印书馆门市部,当时既销售本馆出版的书,也销售非本馆出版的书;对本馆出版和非本馆出版的书,有加以区别的必要,因此使用了“本版书”、“外版书”两个术语。生活书店、开明书店、北新书局等也是如此,都有区  相似文献   

16.
对初学写稿的通讯员,周围总是有人吹冷风,飘凉话。不见稿有冷言:“也不照照自己,是那块料吗!”见了稿又有冷语,什么“出风头”,“拍马屁”、“捞稿费”都来了。讽刺挖苦的话满天飞,弄得一些通讯员简直难以招架。有的被挫伤了积极性,有的干脆停笔  相似文献   

17.
一篇批评报道的优劣、成败,固然有许多因素起作用,但就采访而言,提问举足轻重。“问什么”、“怎么问”构成了“问”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对于一般记者来说,采访中“问什么”大都可以心知肚明,而“怎么问”可能就比较难以把握了。笔者觉得,以下几点有助于解决批评报道中的提问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许多阿拉伯国家的政府都不喜欢这个“多嘴”的电视台,沙特等国的企业甚至取消了与半岛电视台的广告合同,打算“饿死”半岛电视台  相似文献   

19.
北京某地区修了几座地下过街通道,竣工之后,某电视台记者到该地进行实地采访。记者将骑自行车的小伙子拦住,把话筒伸向他的面前问:“这里修了地下通道,你感觉怎么样?”小伙子回答:“感觉很好。”继而记者又将一辆汽车拦住,把话筒伸到汽车驾驶室内一位中年司机的嘴边:“修了地下通道,你有什么感觉?”司机开始尚未反应过来,想了片刻才回答道:“感觉……心情很舒畅”。不知别的观众有什么“感觉”,反正本人看到如此滑稽的采访镜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在这个地区修地下通道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解决交通秩序混乱的问题,让行人在地下安全通过,车辆在地上顺利通行。可见在这里修地下通道,目的明确、作用清楚,不然何以在此大兴土木、紧张施工?  相似文献   

20.
讲话是一门艺术,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见什么人讲什么话,大有学问。写文章亦如此,平铺直叙读来亲切,引经据典眼界大开,一针见血痛哉痛哉!那叫“写”在“点”子上。“说”不到人心里,“写”不到“点”子上,会被耻笑为傻瓜式的“对牛弹琴”,或叫空脑壳的“信口开河”。2005年11月25日晚,66岁的辽宁男子篮球队主教练蒋兴权,在山东临沂率队取得一场胜利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心平气和地说了几句话突然脸色一沉,话锋急转,对着当地一家媒体的记者大声斥责:“我今天在你们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里面说我是什么‘骨灰级’的教练,这对老人很不尊重。我年龄是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