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急性脑血管病的脑水肿、脑瘤脑水肿是神经内科最常见急需处理的问题,是引起颅内压增高的最常见因素。以往对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及脑瘤患者的颅内压增高,应用甘露醇及速尿造成心、肾功能损害及电解质紊乱较多见,尤其我科室以老年病人为主的科室,大多数为70岁以上患者,脱水剂的应用损害肾功能、心功能及造成电解质紊乱,给我们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自2002年开始我们采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病113例,脑瘤及脑转移瘤13例,减轻了神经元的损伤,使临床症状得以缓解,同时减少心肾功能的损害,平衡了水电解质的紊乱。  相似文献   

2.
脑囊虫病是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和华东北部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广泛流行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我院神经内科自1982年10月开始应用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48例,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一、诊断标准参照北京市脑囊虫病治疗协作组提出的诊断标准,结合我院条件,拟定了如下标准:主要条件:1、具有脑症状和体征,尤其是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和精神异常等,而排除了其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ELISA对CSF中结核抗体进行定性测定,结果结脑组(55例)阳性率80.0%,神经疾病组(235例)阳性率6.8%,正常对照组0.0%,结脑组与另二组相比P值均<0.01,差异高度显著,说明此方法对结脑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易患疾病,其致残率较高。我院自2003年11月-2008年3月采用高压氧(HBO)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23例,其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在发病24h~72h内经脑CT诊断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46例,诊断均符合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1]。随机分为高压氧辅助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高压氧辅助治疗组23例,  相似文献   

5.
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医学诊断方法,只有掌握本病的各种特点,才能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现将我院1989~1995年共收治病毒性脑炎(病脑)25例,作一总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18例,女:7例,其中婴幼儿7例(28%),学龄前期5例(20%),学龄期  相似文献   

6.
小儿结脑治疗中,抗痨药物的使用,固然很重要,但对重症结脑患儿单靠常规化疗往往很难凑效,以致病情加剧危及生命或遗留严重后遗症。我们近几年来对重症病例采用鞘內注药,使部分难治结脑病情得到控  相似文献   

7.
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结核病中能致死、致残的危重病型。在临床上,除选择可通过血脑屏障的有效抗结核药物外,寻求更适宜的给药途径亦是治疗结脑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已有人试行鞘内用药,脑池穿刺给药等,但这些给药方式疗效如何还需大量临床资料验证。自1980年以来,我们采取化疗加鞘内注药治疗30例本院住院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病,长期持续的血压增高会造成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而合理的饮食、用药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有效的控制血压,明显降低靶器官受损的危险性。积极预防、治疗可制止和逆转高血压病对靶器官损害。所以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我院从1978年初至1985年底共收治成人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266例,占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的15%,死亡42例,病死率15.7%,仅次于急性脑血管病、为总结经验,现将其死亡原因分析讨论如下。一、一般资料:男23例;女19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46岁,平均年龄27.4岁。从发病到住院接受治疗属于中期者11例,晚期者31例。发病与病情加重有明显诱因者12例;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为内科急诊常见病,一旦出现哮喘持续状态,常危及着病人的生命,必须积极、迅速酌情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抢救。但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因此研究各种控制缓解哮喘发作的办法实属重要。我院于1994年1月至1997年1月对支气管病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氰咪胍治疗40例,结果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治疗组40例中,男22例,女18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     
《河北自学考试》2014,(6):133-133
专业解读 临床医学是医学科学中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各专业学科的总称。它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对病人进行诊断,通过预防和治疗在最大程度上减弱疾病、减轻病人痛苦、使病人恢复健康。临床医学是直接面对疾病、病人,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  相似文献   

12.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指颅内动脉的一支或多支发生部分或完全性的狭窄,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最常见的并发症。在SAH病人中30%-70%可出现脑血管痉挛,严重的脑血管痉挛可造成脑缺血和脑损害,是增加病人死亡和致残最重要的原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对SAH导致CVS的机制研究有了一些较新的认识,治疗方法也有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用固相间接血吸附试验(SPIHA)检测结核抗体,经7组不同标本测定结果显示特异性高,而且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敏感、简便、经济。IgM特异性抗体检测对结脑有较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1、病例报告 例1,男,4个月。一个月前患过臀部疖肿,近一周高热抽搐,脑脊液呈脓性,诊断“化脑”,死后尸检小脑处脓肿破溃,脑干周围3个小脓肿。 例2、女,1岁。2个月前因高热,呕吐拟诊“化脑”用抗生素治疗后好转,出院半个月后出现嗜睡、恶心呕吐、拟诊“结脑”给予抗痛治疗病情加重。脑室穿刺时抽出脓  相似文献   

15.
老年低血糖昏迷临床上容易误诊,及时发现和处理,预后良好,如延误诊断及治疗,可有生命危险或遗留不同程度脑损害.现对我院近4年收治的老年低血糖昏迷的18例患者进行误诊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6.
结核病的复发问题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有关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的复发问题目前报告不多,我院自1978年初至1985年底共收治成人结脑266例,其中有11例为复发性结脑,占4.13%,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心理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心理因素对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执行者,应明确心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药的疗效并做好用时的心理护理,以达到药物治疗的最佳效果。 1 影响药物作用的心理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物作用效果的心理因素,以病人的情绪,对药物的依赖程度,医护人员的语言、行为和暗示作用最明显。 1.1 病人的情绪:良好的情绪如高兴、愉快、欢乐等,可提高机体的机能,使脑功能提高,消化  相似文献   

18.
关注哮喘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哮喘造成的社会负担超过艾滋病与肺结核的总和,全球哮喘发病率平均每10年增加50%,全世界哮喘患者已逾2亿.中国约近3 000万哮喘病人,误诊及治疗不当是造成哮喘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着重视不够、诊断不足、治疗不正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护理工作是直接的、长期的、面对面的接触病人,既不同于医生对病人的诊断、手术、治疗,又不同于家属对病人的探视、安慰和鼓励。护理工作不仅需要按医嘱去实施治疗,按护理业务知识去观察与护理病人,而且还需要通过语言、表情、行动去温暖病人,使之达到一般的治疗手段所达不到的治疗目的,尤其需要掌握理解和忍让这两门心理素质的基本功。下面结合护理工作的实践谈一些体会。 1 重视职业道德修养,视病人如亲人是理解和忍让的基础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难免与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接触,而人的职业、性格、爱好、习惯各不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癌手术,时间较长,范围较大,对机体生理功能影响明显。对麻醉的要求是既要有良好的镇痛、肌松,又不能严重扰乱机体的生理功能,术中尽量使病人舒适。现就我院1989年12月至1992年6月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