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但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下面是一些有趣的应用惯性知识的趣题,大家来共同欣赏。  相似文献   

2.
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由于惯性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外因,惯性是运动状态改变的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所受外力一定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3.
惯性、惯性定律及惯性现象的解释,是初中物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求学生理解惯性概念,并运用惯性及惯性定律解释有关现象,根据惯性判断物体状态的变化等。学生容易将惯性,惯性定律混淆,对惯性现象的解释也无从下手。现结合中考及学生实际,谈谈惯性、惯性定律及惯性现象的解释。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万物皆有的一种固有属性,它既不需要产生,也不会消灭,与物体同在,物体惯性的表现形式在不同条件下是不同的,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受到…  相似文献   

4.
陈雅 《物理教师》2008,29(1):42-43
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了解了惯性的概念.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也叫惯性定律)表明任何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都有保持原有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就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和运动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5.
在牛顿力学中 ,一个质点的质量实质上表征着质点两种不同的性质 .牛顿定律中的质量即惯性质量反映着质点保持原来状态的顽强程度 ,而万有引力定律中的质量即引力质量反映着质点吸引其它物体的能力 .要详细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还需从牛顿定律说起 .一、惯性质量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告诉我们 :任何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这一定律实质上指出了惯性的概念 ,即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物体的惯性首先表现在物体不受外力时 ,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 ;还表现在受外力作用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的难易程度上 .因此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性质 ,它除了与“物质的量”成正比以外与其他物体无关 .实验证明 ,在相同作用力下 ,不同质点产生的加速度不同 ,即不同质点的运动状态改变程度不同 .这表明运动状态不仅与力有关 ,还取决于质点本身的属性 .而除去力以外 ,影响质点运动状态的只有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 ,此外别无其他因素 .因此惯性也表现为反抗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难易程度上 .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一定时 ,物体的惯性越大 ,使它改变运动状态就越难 ,即力...  相似文献   

6.
力学是研究物体惯性、力和运动三者关系的科学,认为力学只是研究力和运动的科学是不全面的.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这是力学最基本、最重要的规律.物体不受力才能做惯性运动.然而我们所处空间不存在做惯性运动的物体,这就给惯性问题的教与学带来困难,使学生很难理解惯性的本质,很难把惯性和受力现象区别开来,很难在研究力和运动时考虑到物体的惯性.  相似文献   

7.
1.什么是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而这个性质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我们把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相似文献   

8.
一、本月知识学习指要要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1)它阐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2)它揭示了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惯性,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物体的惯性大小不随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3)它指出了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即匀速直线运动.要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1)它表示了力与加速度的瞬时关系,即加速度与合外力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速度与合外力无直接关系;(2)定义了1N的力;(3)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物体所受的外力方向相…  相似文献   

9.
考点聚焦本考点涉及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是在力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力和运动的关系。主要内容有: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理解什么是惯性,并能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弄清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范例解析例1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外力,它一定保持静止B.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运动状态不变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它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必定要受到外力的作用,可见选项D符合题意。说明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  相似文献   

10.
一.对惯性的理解 我们把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物体的惯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物体的惯性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质量越小,物体的惯性越小,与其他因素均无关。所以.我们不能说物体的运动速度大,惯性就大;物体的运动速度小,惯性就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不同的物体在不同的运动过程中都具有惯性的分析总结出“物体惯性是保持原状态不变的性质”;进一步阐明了“从每一种惯性都可以得到一表征物体运动状态的守恒律;反之,每一表征物体运动状态的守恒律也一定揭示出蕴含其中的一种惯性”这一客观道理。  相似文献   

12.
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保待其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物体作惯性运动,其本质就在于物体具有惯性,所谓惯性运动也就是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按物休之  相似文献   

13.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物体的惯性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与其  相似文献   

14.
1.惯性的特性惯性是指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相似文献   

15.
一、惯性定律的意义1.指出了不受外力作用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的条件.2.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3.表明了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要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二、惯性概念的理解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如果不施加力的作用,物体就要维持它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物体原来是静止的,将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原来是运动的,将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这种特性叫做惯性.理解惯性概念,要抓住三点:第一,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而且是一切物体都固有的属性…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题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才有惯性B.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力,起阻碍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作用C.一切物体都有惯性,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2.汽车拉着拖车在水平道路上沿直线加速行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A.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拉汽车的力B.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拉汽车的力C.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受到的阻力D.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受到的阻力上,用3.一如大图小1为所F示、,方一向物块位于光滑水平桌面如图所示的力推它,…  相似文献   

17.
牛顿运动定律揭示了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或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指出了惯性是所有物体的基本属性,并给出了力和惯性的涵义。第二定律说明了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运动状态要发生变化,产生加速度。这个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质量成反比,它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  相似文献   

18.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不论静止还是运动的固体、液体或气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与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近几年有关惯性的考查在中考题中频繁出现,一些题目的解答,学生解答方法和语言表述不准确,从而导致失分.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物理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惯性概念容易,但用惯性知识解决问题往往容易出错。在没有究其原因之前,不少同仁只好进行了误案分析教学,将常见的错误来个事先告知。这个方法虽很凑效,但总不能进行所有误案的分析。为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自己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我作了如下的推论:“物体在运动状态变化过程中是惯性对其各即时状态的连续保持才使得物体作变速运动的。”有了这样的推论后,人们常常把物体由于惯性而运动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是不够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变速运动也是物体的惯性运动。至此,学生明白了物体不论做什么样的机械运动都是物体的惯性所致,惯性是物体静止和做各种机械运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它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一种性质。世界上一切物体,不论是宏大的,还是微小的;不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不论是受力,还是不受力;不论运动状态在改变,还是运动状态不变,都具有惯性。因此惯性应用非常广泛,惯性现象随时可见。虽然如此,但运用惯性知识解释有关现象,不少同学仍感到力不从心,组织不起语句。下面就谈谈这类习题的分类和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