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众多的历史教学杂志中,我唯独与《历史教学》杂志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对此我已形成了一种习惯,即只要每期的《历史教学》杂志一到,我便要暂缓吃饭,推迟休息,将杂志一鼓作气地从头到尾去翻阅一遍。这一期读完,又盼望着下一期的杂志早点送到。时常是在每月的中旬,若仍见不到新的《历史教学》时,我就要到邮局里去查询。这种对《历史教学》的特殊感情,并非是因为她为我发表了几篇短文,培养了和激  相似文献   

2.
问:您能否以一个学者和行政领导的双重角色来谈谈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孙:我是搞地质科学的,多年来一直从事学科研究和教学工作,历任系主任、副校长,2000年被正式任命为校长。这四年我感觉到,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以前许多熟悉的东西不得不放下来,而不熟悉的东西不得不干起来。我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走了一段边学边干的路子。我虽然做了行政领导,但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学者身份。作为一个学者,就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就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就目前实行的这个体制本身而言,是适合我们国家国情的,是符合高等学校实际状况的。但是如何运…  相似文献   

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如果我们承认教育是活的,就要用活的教育去教育儿童:第一,要用活的人去教活的人;第二,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第三,要拿活的书籍去教小孩子。”陶行知先生的这一生活理论,对于改变当前教育现状,实现教育生活化、灵活化和个性化,使教学更为贴近生活有实际意义。为了践行这一理论,我经常刻苦钻研,以提高实际教学水平。为了有效地进行《月迹》一节课的教学,我做了以下准备。  相似文献   

4.
《明末农民战争》(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第四章第四节.1976年6月版)包括四个标题,长达七页.根据大纲要求,这节课要在一节课内讲完,教学时间少,教材内容重.而我又缺乏教学经验,这就更增加了讲好这一节课的困难,经过斟酌我从处理教材和改进教法这两个方面着手解决矛盾.关于教材的处理,我是这样理解的:明末农民战争不仅推翻了明朝,也打击了清的统治,而且把农民反封建的斗争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节  相似文献   

5.
于水 《山东教育》2010,(6):62-62
“明天就要交读书笔记了,写点什么呢?”我心里想着,顺手拿起了上周五从教导处拿来的《山东教育》。翻阅着《山东教育》,一种似曾相识而又有点陌生的感觉涌上一山头。  相似文献   

6.
近日,京龙同志送来了他的新著《齐国人本思想研究》,粗略翻阅,颇有感慨。我与京龙,既有师生之谊,又有同人之缘。我们一起在《管子学刊》编辑部工作了近10年,互相切磋,相得益彰。京龙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思路敏捷而开阔,文笔流畅而平实,工作勤谨而刻苦,研究上善与人交流而又敢抒己见。这些年来他的学术成果渐显,在青年学者中堪称佼佼者,这决不是时运,而是他长期不懈努力累结的硕果。  相似文献   

7.
朱艳 《学周刊C版》2010,(5):65-65
我参加工作已有十多个年头了,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却总有做不完的事情,这让我很是头疼。晚上,随手翻阅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恰巧谈到了“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这一直以来都困扰我的问题,让我似乎看到了教学路上的指路灯。  相似文献   

8.
想作文     
这星期的作文又是非命题的。从昨天晚上我就开始构思一个新颖的题目,《一件小事》,太不吸引人了;《一节课》,好像也不精彩;用“我喜欢”或者“我不惧怕”开头,好像以前都写过了。左思右想了半天,终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一大早起来才八点钟,又坐到书桌前想作文题了,今天无论如何是要完成了,左翻翻,右看看,希望能得到点灵感。科幻作文是我的拿手好戏,可天上的东西总是飘忽不定,太空船咱也没坐过,总是梦中去遨游太空也不是个事啊!神舟5号又不让咱坐,谁知道太空中的真实情况呢?当然话又要说回来,就我这胆子,恐怕真让我坐,还没到太空舱我的腿就软…  相似文献   

9.
读书,是我最大的爱好。忙完了一天的工作,看几页自己喜爱的书,那是一种享受,更是心灵的放松。《教海漫记》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教育随笔,它是我置于案头经常翻阅的一本书。全书共分教育篇、教学篇、修养篇和其他篇四大部分。书中每篇文章不长,都有一个中心。全书70篇文章又贯穿一个大的中心,一言以蔽之,那就是“爱”。这本书内容平实,文笔流畅,似与读者娓娓谈心,又似在讲故事,许多鲜活的实例,不少幽默的话语,能让你忍俊不禁。掩卷沉思,又感到在幽默风趣的行文中,有一种历尽沧桑的凝重感。在这70篇文章中,我对《童年,应当是一首诗…  相似文献   

10.
《少年读者》2009,(6):23-24
学语文网是个十分完美的网站。至少对于我们中小学生是非常有帮助的。那里面有许多东西,包你看了还想看。首先,学语文网的主题下面有一行很醒目的字:“只有学到老,才能活到老。”这句话很吸引我,使我更想进去看看,里面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啊!这里面真像一本百科全书呀!——“天天记者观察”栏目里面有许多有趣的新闻:《南京公立幼儿园公益化》《夏令营唯一的主旋律——安全、感受艺术》《走进艺方》等等。  相似文献   

11.
新学期开始,我们收到了天津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地方课本——《科技普及》。我非常喜欢读科普读物,因此也喜欢这本书。可是,当我读到 33 页“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一文时,却让我感到又惊讶又可笑。 该页的右上角有一张门捷列夫的头像,底下也标注着门捷列夫的名字,但是我仔细一看,咦?这不是伽利略 吗?我不敢相信这是出版社的错误,于是分别找来伽利略和门捷 列夫肖像对照,果然如此。我给《青少年科技博览》写了一封信, 很快收到回信,编辑叔叔让我拿书进一步核实,我翻阅了很多资 料,并将这头像分别给化学老师和爸爸看…  相似文献   

12.
第一句话:我与故事一起出生。当你面对作文本,面对语文老师出的新颖古怪的作文题目时,首先一定要有信心。许多同学觉得自己年龄小,没有东西可写,其实,你们已经有许多东西可以写作文了,你每天经历的、听到的,已经够你们写的了。曾拍成电影并获得华表奖等奖项的《草房子》里,有个  相似文献   

13.
守信     
我打工所在的单位发完了当年最后一个月的工资,我们所签的合同也到期了。由于所在的单位效益好,当地下岗职工争着托关系找门路进来,所以人员出现富余,第二年就不要我们这批外来的打工仔了。所在的这家单位都是月头发放当月的工资,有许多先前的同事在领完工资后就离开了工厂,要么重新去找工作,要么回了老家。他们在走时都劝我也一起走吧,反正工资已经领了,再干也是白干。可是我总觉得既然领了这个月的工资,就应该守信,把属于自己的活儿干了。要不然,心里会感到别扭的。许多打起背包的老乡骂我傻,要在这里白白地干上二十来天,却得不到更多的薪…  相似文献   

14.
初看这本书的目录,就给人一种很清澈透明的感觉。这本书分成许多小的篇幅,每篇文章都有一个清雅、简洁的名字,让人忍不住就要去翻阅。朱自清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像《背影》、《荷塘月色》等都是我们学过的文章。其中《荷塘月色》朱自清就是用了抒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课程以来.我常常思考:在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里.孩子们记住了什么?怀念着什么?收获丁什么?发展了什么?当他们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课堂上的这些东西还有多少影响着他们?一节课是否应该教给他们些终身受用的东西?带着这样的思考,我拿起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研究着《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案头有一本我经常翻阅的书,它有一个非常吸引人的书名:《教育的智慧》。这是一本中外教育名言集,收集了许多教师们耳熟能详的教育名言,我经常地去品味这些“智慧”,却发现这本书称为“教育智慧的结晶”更为合适些,因为智慧是动态的、过程性的东西,而名言却是时代的产物,在它的背后是深深的时代印记,不一定适合今天的教育。所以,要让“教育智慧的结晶”重新成为“智慧”,需要我们站在今天的立场上重新解读这些名言。  相似文献   

17.
绝活     
在今天这个注重个性、呼唤创新的时代,当一名教师理应有自己的绝活。教上三五年书不行,教上一二十年书,教师应该磨炼出自己的绝活了,而公开课就是他展示绝活的良机。十多年之前,我申报特级教师,每人都要按指定的篇目上一节课,由专家们来打分。我要上的是《与妻书》。第二天一早就要赶到别的学校去上这一课,晚上回到家里我立即投入到备课中。打开一本《特级教师教  相似文献   

18.
寒假在家,翻阅了一本《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这本书。书中提到的一个观点令我很有感触,"教育者的前提应该以身作则",说的是教育者要想很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或学生,首先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近日,京龙同志送来了他的新著《齐国人本思想研究》,粗略翻阅,颇有感慨。我与京龙,既有师生之谊,又有同人之缘。我们一起在《管子学刊》编辑部工作了近10年,互相切磋,相得益彰。京龙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思路敏捷而开阔,文笔流畅而平实,工作勤谨而刻苦,研究上善与人交流而又敢抒己见。这些年来他的学术成果渐显,在青年学者中堪称佼佼者,这决不是时运,而是他长期不懈努力累结的硕果。这本书是山东省社科规划的重点项目的结项成果,由山东人民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全书洋洋30万言。这一专题研究成果,从国家宏观管理的角度全面考察了齐国人本思…  相似文献   

20.
最有现实说服力的:我们作业太多,自习时间太少。中午午休时间要做英语作业,因为下午第一节课就要交。若是中午睡了午觉,下午就得去找一本来抄。我们班流行一句话:“抄都懒得抄!”因为有时连抄的时间都没有。由于长时间抄袭,我们个个都是老手。灰灰(644100四川省南溪县桂花街143号)###最捍卫小四的:从法律角度来看,我完全不了解抄袭,以下的话是冲着郭敬明来的,也许要浪费大家的时间了。小四的书我时常看的,但我不能算铁杆粉丝,因为韩寒的书我也看,藤萍的、沧月的我也看。关于《幻城》抄袭《圣传》的流言蜚语我没少听,我看过《圣传》,总的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