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在学习共同体课改背景下,本文从"课前学情预测""课中学情监测""课后学情反馈""课后学情跟踪"四个视角,分阶段对学生学情进行观察;并从"预学本=教学起点""观察报告=问题生成""反思日记=知识盲点""自主命题=学习体系"四个等式提供了学情观察的具体实践操作方法。教师依据学情分析,建立观察体系,系统地、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2.
自陈式问卷调查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称许性效应的影响。国内广泛开展的大学生学情调查对社会称许性问题关注不够。本文利用国内某"985"院校C大学参加2013年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调查获得的数据,揭示了社会称许性与学情调查核心指标的正相关关系及其反应效应的客观存在。并且通过分析社会称许性与学生自我报告的学业成绩、真实GPA之间的关系,证实了社会称许性对学情调查数据的切实影响。为此,学情调查应对社会称许性予以必要的关注和重视,加强研究,并特别关注偏低的社会称许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学情,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学习能力、思维规律、认知基础等学情起点,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向前推进。学情分析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层面,主要策略为:课前通过设计自主预习单进行前置性学习,了解学习起点,预设教学目标,筛选教学内容;课中要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反馈的信息,合理取舍,顺势引导,将教学引向深入;课尾应关注学生的总结,优化拓展内容,促进课堂向课外延伸。  相似文献   

4.
教育要因材施教,教学方法要人而异,教师在决定教什么、如何教时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目标及认知规律,要从大学生的学情出发注重启发、引导、鼓励等方法的运用,这样才能有效地做到"教"与"学"的转换,变"要我学"成为"我要学"。本文以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本科生学情调查为出发点,以访谈的形式对本科学生在学习信念、课堂体验、学习方式、学校适应、学习收获方面的表现进行调查,提出开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我规划能力的实践活动、教师教学观念的转换,与时俱进,教学相长等一系列的看法,希望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学”逐渐受到应有的重视,学情分析也已然成为教案设计的重要环节。学情分析具体包括对学生学习态度分析、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和学生学习风格分析等内容。在进行学情分析时,教师应当能够明辨学情,并随着学生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将学情分析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正>数学学科天生与问题相伴。好问、好学是儿童的天性。小学数学"问学课堂"主张建构以"问"为支架的学习方式,倡导以"问"开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旅程,激发他们"问"的意愿,使其享受"问"的意趣,同时彰显"问"的意义。下面,笔者基于教学实践,试着探寻小学数学"问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1.基于学情,激发"问学"的意愿。学情即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已有认知经验、情绪状态、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教师教学前注意研究学情,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7.
梁凯 《现代企业教育》2013,(20):178-179
教学、科研与服务构成了高等教育的三大社会职能,而学生学习质量是反映教学职能的重要方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多种方面和维度,在校生的学习情况(简称学情)是反映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角度或方面。本文从学情分析的必要性、范畴、宏微观方面、分析方法等几个方面展开。本文旨在通过加强学情分析,找到学生在学习上薄弱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戴亚兵 《广西教育》2013,(37):57-57
古人云:“圣人施教,各因其材”,“以其知之,喻其不知”。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因此,在备课时,教师不能只备教材,而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学情,只有了解学生学情,才能真正实现以学定教,有的放矢。对学生学情的分析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起点状态的分析、潜在状态的分析两部分。学生起点状态的分析又包括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等。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主要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能参与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状态;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怎样的,适宜采用何种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等。那么,究竟怎样分析学生的学情呢?归纳起来,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五个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9.
从一线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实践和经验出发,阐述了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把握住真实的学情,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出高效生物课堂.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也是教学内容分析(包括教材分析)的依据,还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教师要提前知晓学生真实的学情,包括学生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学生过往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学生的心理效应、特定的内容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偏差、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等等.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往往无的放矢,或成为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10.
关注学生学情,精准施教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情的教学价值、把准学情的核心特质,并注重基于学情的适度拓展,使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活动的安排等都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这样的教学,真正把"学为中心"的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中间势力的分化、组合及其与国共两党的关系充满了曲折、变化,并非如既存研究所说的那样简单整齐。抗战前期,中间势力与国、共两党都是既有合作又有分歧,甚至有斗争。抗战中期,中间势力为了协调国共冲突,增加自身份量,开始联合起来,先是建立较为松散的统一建国同志会,继而建立较紧密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但作为统建会成员的第三党和救国会对此新组织都一度有所疏离。对于中间势力的联合,国民党是不信任、不支持的,并尽力予以阻止和打压,逐渐将其推而远之;中共则由怀疑到鼓励、支持与帮助,逐渐拉而近之。虽然,中间势力内部也有各种矛盾,各自的立场和选择不尽一致,但整体来说中间势力是由最初偏向国民党转为逐渐倾向中共的,这无疑是抗战中期最重要的政治变化,对后来中国的政局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对社会保障的研究,一直是从它的社会功能方面进行的,而忽视了它的伦理道德功能和意蕴。从伦理道德体系的角度考察社会保障,有助于人们提升对它的伦理意义的认识,并不断去挖掘心中的道德资源,真正做到以一种伦理道德的思想去关怀弱者,以社会公平与公正的原则去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改革。  相似文献   

13.
太平军与湘军在兴起之初 ,都曾发布过表明自己政治主张和动员口号的檄文 ,力图抨击对方致命的失误之处 ,以夺取政治舆论上的优势地位。檄文也显露出各自据有的政治优势和难以克服的缺陷 ,但湘军终因在政治动员口号和策略上略胜一筹而逐渐获得优势 ,太平天国由于口号上的失误而逐步陷于困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高度关注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回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时,阐明了执政为民、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出发点和归宿的思想,揭示了人心向背与执政兴衰的内在联系。学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要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努力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一人心向背是决定政党和政权兴衰的重要因素,执政兴衰与人心向背之间是以政党和政权是否代表人民利益为…  相似文献   

15.
王艳  郭鑫 《海外英语》2014,(20):223-224
Based on the narrative theory of Shlomith Rimmon-Kenan,the present paper will analyze the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hoice and order of the focalizers and the themes of the novel to show that they are chosen and arranged deliberately and accorded to its themes.  相似文献   

16.
所有的校园网都会经历网络平台的改版升级,同样是改版升级,所花的资金和改版升级后的效果并非完全一致。要使网络平台改版升级后的性价比高,就必须根据用户新的需求、当前新的技术、资金情况,以及对新老平台的比较分析后,提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改版升级方案,达到整个系统均衡升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认为古方言“伯都”中的“都”当通“虎”;《韩非子·五蠹》“耿介之士”中的“耿”当通“战”;提出对于上古牙音①与舌音之间的关系,应从语音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将有助于对上古音的正确认识,进而有效地指导音训实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执政党的合法性并不在于执政党的地位本身,而在于执政党广泛的、坚固的群众基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血与肉、鱼与水的关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党群关系的状况良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否则,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甚至遭受失败。党群关系关乎中国共产党的兴衰。面对新世纪,党要把党群关系作为党的建设的晴雨表,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处理好党群关系,保证党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有无相生”体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灭不已的变化规律 ,因而必然通过人们的哲学—美学思想反映出来 ,进而影响到文艺创作和欣赏。在艺术文本中 ,“有”即直接描绘和传达之物 ,是有限的“在场”者 ;“无”指艺术的间空 ,是无言之言 ,“不在场”者 ,它隐而不显 ,却内涵“万有”,意味无穷 ;接受主体的积极参与 ,使“有”与“无”互为生发 ,相得益彰。以“有”带“无”,以“无”蕴“有”,方得艺术表现之妙  相似文献   

20.
解放思想与遵纪守法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一组对立统一的矛盾,处理得好,可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处理不好,就会陷入误区,出现偏向。党员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在解放思想中强化法纪观念,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提高防腐拒变能力,走出为政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