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时代的义利理欲问题张岱年中国思想史上关于义利之辨与理欲之辨的讨论,已经延续了二千多年。儒家反对言利,其所谓利者指私利而言。但是儒家认为公利即国家人民之利还不是最高的价值标准,最高的价值是道德觉悟。人生而有欲,生命的维持有待于基本欲望的满足。但是,在...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我国由于多种经济关系并存,使道德关系错综复杂,呈现多化、多极化。社会道德生活中,有无私奉献者、有助人为乐者、有损人利己者、有化公为私者、有坑蒙拐骗者。有同志式、互助合作的关系,有剥削与雇佣关系、有等价交换关系、有自食其力关系。凡此种种,使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理道德建设,更应批判继承儒家伦理道德文化,使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深处的伦理道德观念,不断得到净化、升华。 儒家“义利之辨”、“理欲之辨”中体现着的义利思想,涉及物质利益与道义原则、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诸方面的关系。儒家伦理十分重视公共利益,主张以公利为本,先公利后私利。讲公利光荣,争私利耻辱。注重内有与实践的修养之道。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义利之辨在宋明道学被视为儒学的首要问题.义利之辩、理欲之辨的实质是公私之辨.在这个问题的把握上,宋明道学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侧重于从义利、理欲、公私相对立的一面来把握问题,另一种则侧重于义利、理欲、公私相统一的一面来把握问题.在道德意义上,义利之辨着眼于道德动机上立论.  相似文献   

4.
儒家义利之辨所言之"利"指行为主体的私利。义利之辨的核心是主体行为准则之辨。首先,在人与人之间关系层面,义利之辨是主体行为所依据的准则之辨,即主体是以"义"为行为所依据的准则,还是以"私利"为行为所依据的准则;其次,在群体间、国家间层面,义利之辨是群体或国家行为所依据的准则之辨,即群体、国家是以"义"为行为所依据的准则,还是以"群体利益"、"国家利益"为行为所依据的准则。  相似文献   

5.
“义利之辨”是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论题。义利关系问题,涉及到人们在功利原则与道义原则、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感性欲望与道德理性、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等一系列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关系问题上的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这些问题任何社会都存在,具有普遍意义。在当今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义利关系问题又一次不可迴避地摆在人们面前,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当今社会似乎面临着一种两难的处境:一方面,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要利用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个人欲望来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人们也看到,私欲泛滥,唯利是图、贪污…  相似文献   

6.
“义利关系”是道德理论的根本问题,历来是诸多思想家、伦理学家所苦苦探索、而又激烈争论的命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义利关系的看法主要有:儒家的“以义为重”论,法家的“以利为重”论,道家的超越“义利之辨”论以及“义利并重”论。本文梳理各家的论点,辨析争论的相激相长、孰是孰非,以期对历史上义利观中合理因素的批判继承,论证并把握社会主义的“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揭示义利关系从分离到统一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先秦儒墨义利之辩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利观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传统中重大的理论问题。先秦时期儒墨两家的“义利之辩”影响了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历程。儒墨义利之辩集中在三个方面:从对“义”的理解上看,先秦儒家的义更多的指的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总合,而墨子则把义与利等同起来;从对“利”的理解上看,先秦儒家将“利”更多的理解为个人物质利益的实现,而墨子的利不仅指个人利益也指社会利益、全民利益,他更注重社会利益;从义利关系上来看,是义利分离还是义利统一,是重义轻利还是义利并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义利关系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更加凸显出来,通过对先秦儒墨义利观的分析和比较,吸收其中有价值的观点,有利于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人一直是在道德与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的意义上推崇重义轻利的价值原则的。改革开放以来,重义轻利为义利并重所取代,但人们在理解这一原则的时候依然恪守"义利关系即道德与利益的关系"的传统范式。这种理解范式的学理性缺陷在于把道德与利益尤其是与个人利益对立了起来,始终为忽视个人利益的正当性提供道德上的依据。实际上,义利关系不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而是道德与不同利益之间的关系的关系;社会道德的使命就在于维护正当的个人利益的同时,调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9.
在"义利(理欲)之辩"领域中,近代中国价值观经历了一场变革.在现代化和人文主义的双重推动之下,儒家重义轻利论受到批判,随着功利主义的高涨,利益原则被普遍接受为重要的价值.但是,"义利合"始终是各派人物的共同理想.随着功利主义所招致的批判,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社会革命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伴之以集体主义的道德,普遍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新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理想主义的途径,反抗物化的趋势,"谋人类生活之安".功利主义如何防止物欲横流的弊病?道义论如何避免禁欲主义的复归?义和利如何统一?还需要价值观变革的深化来解决.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人一直是在道德与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的意义上推崇重义轻利的价值原则的。改革开放以来,重义轻利为义利并重所取代,但人们在理解这一原则的时候依然恪守“义利关系即道德与利益的关系“的传统范式。这种理解范式的学理性缺陷在于把道德与利益尤其是与个人利益对立了起来,始终为忽视个人利益的正当性提供道德上的依据。实际上,义利关系不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而是道德与不同利益之间的关系的关系;社会道德的使命就在于维护正当的个人利益的同时,调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1.
义利关系是中国传统思想中与政治、经济、文化最为紧密的一种价值观。而将重义轻利、以义节利作为其价值观主要内容的儒家更是独树一帜。儒家的义利观是用来调节国家、社会、个人之间利益关系的思想导向器,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将引导我们的企业在新世纪中实现其所追求的道德价值和法律价值,达到道义与功利、公平与效率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义利”之说,源于中国古代的伦理思想。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化等方面内容的变迁,人们不断赋予“义”、“利”以新的时代的内涵。但义利关系始终是道德体系中的基本问题。因之道德所调节的^与人之间,个^与集体、社会之间,总是离不开利益关系,人们所奋斗的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并且,从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来看,如何看待和处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是各种社会道德体系在原则上相区别的最显的标志之一,所以,人们常把义与利并提;  相似文献   

13.
义利之辨是中国伦理思想史的一个基本问题,它发端于春秋,至战国成为诸子伦理思想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以后又一直贯穿于中国伦理思想史的全部进程。义利之辨作为道德价值观,规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针,指导着人们选择何种行为规范,追求什么样的理想人格,最后还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道德修养,因而在伦理思想中居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义和利这对范畴包含两层意义:(一)道德行为和物质利益的关系,这里所谓“义”,是指道德行为之当然;所谓“利”,是指物质利益。利又有私利、公利之分,凡是追求个人物质利益,并且损害民族和国家利益的,称之为私利,凡是追求阶级、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称之为公利;(二)动机和效果的关系,凡是强调“义”,主张以“义”为评判道德行为标准,只管道德动机,而不问行为效果的,属于动机论者;凡是强调“利”,主张以“利”作为评价行为善恶标准,只管行为效果。而不问道德动机的,属于效果论者。义利之辨的实质,归根到底是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即公与  相似文献   

14.
儒家的义利之辨,所讨论的并不是要不要“利”的问题,而是以何种方式实现利益的合理分配的问题。总体价值取向上重义而轻利的儒家义利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效应。在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化的今天,中国社会如欲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价值体系,必须正视儒家义利观的积极因素,深入发掘传统“重义”精神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并非必然带来“道德滑坡”,不能把今天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简单地归结为“道德沦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高尚道德,而且能够培育高尚道德。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要求建立高度信誉,一流的服务质量、公正、公开的竞争规则、极其灵敏的信息、尽可能好的经营环境、严格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和职工均具有优秀的素质等。对市场经济的确认,来之不易。要保护它、爱护它,不要对它泼污水。在分析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时,温习一下“义利之辨”和“理欲之辨”,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义利之辨”是孟子思想的重要话题,它具有多重意涵。修身维度的“义利之辨”蕴含着人性本善的根本理念,道德情感和个体认同的内在需求是人们不断塑造“理想自我”的原由;行事维度的“义利之辨”强调“经权之别”,意在引导人们正视“义利”之间的辩证关系;治国维度的“义利之辨”亦为“王霸之辨”,其论说从多方面彰显了“王道”的优越性。从修身至行事,再到治国的层层展开,体现了孟子对“义利之辨”的独特思考,亦为当下道德修养与社会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7.
理欲之辨的命题一直贯穿于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脉络之中,先秦诸子百家开创了"理欲"之论的先河,宋明时期程朱理学等人提出"存理去欲",王阳明、戴震更提出"理存于欲"。理欲之辨的嬗变过程实际上是道德理想与生活欲求的对立统一以及生活欲求如何适应道德理想的过程。理欲之辨的有关思想有助于重建社会规范,有利于促进个人的发展,有利于人际和谐。  相似文献   

18.
儒家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学派,其核心是价值观念体系。而作为义利问题,又是儒家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表现形式,对中华民族基本精神和国民性格的形成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对儒家义利之辨给予系统的梳理、深刻地反省乃至科学的评价不仅有助于把握儒家文化的基本特征,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价值观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对儒家义利之辨的考察“义,宜也。”「‘]就是人们在思想和行为中应当遵循的善的标准和原则。“利,所得而喜也”。r’引申为利益、功利、有利,主要指个人之利和小集…  相似文献   

19.
从传统义利观看教师修养王凌皓,刘淑兰义利关系的问题是儒家传统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概括地讲,义的本义是公正,即道德精神,它代表社会整体利益,强调的是社会公义;利指的是个人的物质需求,多指个人的私利.义利关系...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义利之辨”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义利之辨成为被关注的焦点。确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是当代义利之辨的理论实质,当代中国义利之辨在理论上的超越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走向义利统一、义利并重,走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融合,并以此作为社会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