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和第一责任人,促进教师专业是校长的重要任务。校长自身的专业发展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选择适合的专业发展方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而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大学是专业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大学生的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程度都是大学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对大学生专业认同和学习投入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从性别、学历层次、年级、专业类别、专业志愿选择方式、成绩六个方面对其可能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大学生专业认同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在年级、专业志愿选择方式、专业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学习投入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在年级、专业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专业认同的认知性、行为性、适切性三个维度对学习投入水平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袁媛 《江苏高教》2020,(9):67-72
专业选择权是在读大学生按照独立平等原则,根据自身特点、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与未来愿景等进行选择或调整专业的权利。它产生于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教育契约关系,并在法律上从属于公民的学习权,是大学生在实现受教育权与发展权方面的法律资格与尊严展现。当前我国大学生专业选择权的实施存在三大障碍:一是国家法律制度障碍引起的大学生专业选择权界定不清与保证机制缺位;二是大学管理制度悖论,导致了严苛的限制性条件对大学生专业选择权的剥夺;三是资源与需求的冲突,导致个体发展需求与现实条件之间的矛盾,进而对专业选择权的扼杀。因此,大学生专业选择权的实施需要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对大学生专业选择权进行合理规约与必要救济;需要通过课程改革方式淡化专业界限,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重构高校管理理念,强化对大学生专业选择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文化能够浸润一切。音乐专业①学生是文化的直接继承者、表现者和创新者,他们能敏锐地感受到文化方式的变化和影响,形成对文化方式的独特选择心理,从而影响着专业学习和发展。高校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深化课程体系改革,通过专业教育让学生学会理性对待各种文化方式影响,并以自己的专业涵养来调适和引领文化方式,体现学校教育的独立品格。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显得日益重要和迫切,教师专业素养已然成为影响学校优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专业引领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它的方式多种多样,选择、挖掘具有持久影响力的专业引领途径意义深远。经过实践验证,笔者认为"深度卷入跟踪式专业引领"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教师专业化发展会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量力选择专业和学校一、考生在报考前一定要认真了解不同专业的考试方式、特点及对专业基础的要求。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例,报考中国画专业,要有书法基础及运用毛笔绘画能力;报考造型艺术专业,必须经过严格的绘画基础训练,具备较强的造型能力;报考艺术设计专业,不但要具备  相似文献   

7.
卢雪松  杨倩  鲁烨  汤苏扬 《文教资料》2008,(33):202-204
本文作者采用自编"大学生专业满意度调查问卷"(其中一项是调查被测试者对录取专业的满意度),对1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测试,了解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外部影响及对所学专业满意度情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考生选择专业提供参考并为高校提高学生专业满意度提供建议.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许多高中生选择专业存在盲目性.根据就业前景选择专业,学生的专业满意度最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的方式,对大学生的专业选择及职业目标确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专业选择盲目、职业发展目标模糊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帮助学生克服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引导学生确立清晰的职业目标对策,以期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9.
专业实习是本科、研究生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以农林类院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目前专业实习的参与方式、参与时间、单位选择、工作内容、薪资待遇等进行了总结,挖掘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认同感的建立、实习实践地建设、考核方式调整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农林类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是关系教学质量、教师个人发展的大问题,不可忽视。青年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应当注意:要有强烈的知识更新意识,对“教参”的判别、选择意识;注重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的选择.注重解决好预设、生成及其衔接、整合问题,注重更新更要注重创新。  相似文献   

11.
大学专业课的学习具有较强的研究性和探索性,这从客观上要求大学生对专业课学习进行更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监控。当前我国大学生对专业课的日常学习重视程度普遍不高,自主学习能力也不是很强。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专业课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任课教师的引导和监督,"马蝇效应"对我国大学生专业课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个使用考生录取数据估计学校专业吸引力的概率模型,并用北京大学2000—2004年的录取数据,估计了北京大学录取专业的“热门”程度。在所有考察的33个录取专业中,理科类专业的吸引力属于前列,社会科学类专业其次,而传统人文类专业吸引力位于后列。  相似文献   

13.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从事满足社会需求并具有专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本文提出了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三种职业技能,并以伊春职业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了职业能力培养现状分析,进而提出了培养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五种途径并通过这五种途径全面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实力。  相似文献   

14.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学生适应市场需求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现状的分析,找到了影响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Several studies have found a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majors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of incoming first-year students at a medium-sized public university suggest that students majoring in different programs of study were likely to have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There were also differences in the proportions of women, political liberals, and financially secure students in each of the different majors. When controlling for the effects of gender, political ideology, and financial security, incoming business majors scored lower on two of the four 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ism than incoming students in the other majors. The findings in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incoming students choose majors that are consistent with their worldviews.  相似文献   

16.
关于高校专业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艳芬 《高教论坛》2006,(5):110-112
高等教育中专业课教学是高等教育中的重点环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专业素质。为了使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能很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且对专业有较深的了解,阐述了对提高专业课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王姗 《教育教学论坛》2019,(12):231-232
使学生学习自己满意的专业,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对学生专业选择自主权的尊重[1]。本文以高校某工科院系为例,分析了学生转专业的原因,发现学生对专业了解不够、填报志愿动机不同、大学生活不适应等因素会影响学生转专业。学院修订了转专业条例,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转专业指导。  相似文献   

18.
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180名大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部分教师及学生的访谈,了解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听力现状,具体分析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各种障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提出改进的对策,以期对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在苏州大学冷门专业的调研为例,联系实际叙述大学生对冷门专业的认知和应有的态度,提出一些探索性的改革措施,提高本科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和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培养大学生在面对实际工程应用时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通过SCL-90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量表对闽南师范大学体育和非体育专业387名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相比躯体疼痛感非常明显,尤其是体育专业男生;非体育专业女生较体育专业女生恐惧感更强,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低;体育专业男生与非体育专业男生相比更为喜欢冒险刺激类活动,而且性格外向.体育活动对大学的影响不仅仅是局限于身体和心理,对毕业后的学习和工作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