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是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现代物流管理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的建设思路与目标,以及在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体系、教学资源、教学和管理团队等多方面的建设情况。分析了该中心的特色,并结合建设过程中的实际经验总结了若干思考,以期为高职院校建设同类型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7):160-163
常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虚拟仿真综合实训中心利用信息化技术,结合高等教育工程能力培养的发展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深入开展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究。借助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使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高危险性的操作变得直观、环保,更易于操作,巩固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3.
介绍现代企业商务运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概况,以全面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搭建由实验教学资源平台、教学管理平台和网络信息平台组成的教学资源平台,构建由现代企业商务运营生态环境虚拟仿真模块、现代企业商务运营管理虚拟仿真模块和现代企业商务运营综合实践虚拟仿真模块组成的教学资源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岗前实习,认知并熟悉现代商业社会内外部组织、不同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特性,在学生掌握基本业务流程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系统训练提升学生从事经营管理所需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团队精神,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顺应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建设化工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可以有效解决化工类专业学生实习实训被弱化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与复杂问题的能力,打造全面发展的化工工程人才。北京化工大学"化工产品全生命周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化工产品全生命周期为主线,将真实的工程体验融入到工程师教育中,着力建设6个平台,分模块、分层次开展实践教学,实现了先进性、真实性、实用性、生产性相结合的工程体验,强化了学生的工程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化工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积累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以陕西科技大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实践为例,介绍了化工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学资源的具体内容以及中心的教学特色。以辅助教学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和工程实践平台为主体,构建了多层次、递进式的虚拟仿真教学体系和三梯度、"软硬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和模式的建设与实践,提升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是教育信息化结合学科特点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的产物。地方院校应用型学科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要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以全面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理念,通过多元化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团队、优化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等方式,分层次、分阶段有规划的推进中心建设工作。动物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将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提供有效补充和延伸。  相似文献   

7.
针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展两者关系,结合我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发展,着重从改革实验教学模式与方法,优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方面进行探讨,介绍了改革思路和实践成效.实践表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既是实验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现实要求,也是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8.
土建类专业必须突破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依托多媒体、网络通信和虚拟仿真等现代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实现虚拟仿真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互补充,使学生通过虚拟仿真教学达到专业认证评估要求。本研究通过探究笔者所在学校力学与工程结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在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改革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在土建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高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使用效率,加强土建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行业竞争能力,推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教学领域,可以解决传统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与现代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的一些突出矛盾。结合地方高校对接产业发展和行业需求、面向工程实践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要,论述了应用型地方高校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理念和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分析了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平台的功能和组构模式。实践表明,为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和自主实验的学习兴趣,提高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地方高校应校企合作开发"层次化、模块化、体系化"的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立"高度仿真、虚实结合、开放共享"的应用型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积极开展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0.
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结合高等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发展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深入开展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究,构建以方法为中心、分层次、模块化、共享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建成能提供界面友好、人机和谐、功能先进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1.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Grade 12 students' understandings of the nature of chemical bonds and energetics elicited across five familiar chemical reactions following a course of instruction. Based on a chemist's analysis of the conceptual area, a list of relevant concepts involved was identified, and the range of five reactions was chosen. These then served as the framework for drawing up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protocol, which was administered to 48 students. The students' responses revealed a range of conceptions at variance with the chemist's view, some of which have not yet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 are that grasping chemistry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from the students' perspective is full of pitfalls. There are numerous ways in which students can misconstruct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Teachers, curriculum developers, and textbook writers must be aware of the various ways in which material presented could be misconstrued and hence be a hindrance to student learning. © 1998 John Wiley & Sons, Inc. J Res Sci Teach 35: 569–581, 1998.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绿色化学理念和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重点探讨了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化工过程中的实施,即不断开发新的化学催化过程,提高反应的原子经济性,选用新的合成原料;采用不对称催化剂、分子筛固体酸碱催化剂和生物催化剂等高选择性、高活性的催化剂;采用水、超临界流体、离子液体、氟碳相等无毒无害溶剂和固态反应;重视生物质的利用和化学产品的绿色化等。  相似文献   

13.
基础实验室中化学试剂消耗和化学废液生成统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化学废液统计方法及背景,针对化学基础实验室的特点提出了从废液产生的"入口"对化学试剂消耗和化学废液生成进行统计的新方法,制定了统计规则,并利用自主开发的化学废液统计数据库系统进行实际统计.统计结果与实际结果比较吻合.此种废液统计方法的提出对强化化学实验室废液的管理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化学实验中存在的化学污染问题,结合毕节师专化学实验室的具体情况,从实验中减少污物量的产生;不可避免的污染尽量使其无害化;增加环境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等几方面提出相应措施,力图使化学污染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化工仿真技术及其在化工课程教学、化工实习、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讨论了将其引入教学环节中的意义,表明把化工仿真引入高校化工课程教学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高等师范院校实验室是以培养人才为中心辅之以科学研究的实验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基地。它以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为前题,并不断地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同时根据需要与可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生产试验和技术开发工作,为经济建设与社会服务。实验室是一个由人、财、物、实验任务和信息等要素有机结合的实体。它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实验室系统。它与学校大系统中其他的子系统,如教学工作系统、科研工作系统、后勤保障系统和政治工作系统等相关联。实验室是高校的教学,科研与管理的一个重要窗口。实验室的管理也因其独特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在高校…  相似文献   

17.
结合广西师范学院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阐述了"以教学科研为依托,以实验教学为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验教学总体改革思路,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One hundred high school chemistry students who had completed a unit on chemical change were given a written instrument in which they were shown three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s and were asked to explain them. Eleven students representing a range of achievement levels were chosen for more intensive clinical interviews in which they explained their responses, evaluated the quality of their responses, and compared them to other hypothetical responses. Interview results revealed that students commonly experienced difficulties at three different epistemological levels: 1. Chemical knowledge. Most students failed to invoke atoms and molecules as explanatory constructs, even though they had been emphasized in their chemistry course. Some students also listed “substances” such as heat, cold, or decay as reactants or products. 2. Conservation reasoning. Many students could not predict or explain mass changes in the chemical reactions. Their most common problems included (a) a tendency to treat chemical changes such as rusting as physical changes in form or state, and (b) failure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invisible (in this case gaseous) reactants or products in the reactions. 3. Explanatory ideals. Many students demonstrated a preference for explanations based on superficial analogies with everyday events (e.g., rusting is like decay) over explanations based on chemical theories. Only one of the 11 students interviewed demonstrated mastery of the unit's contents at all three levels. Results of this and other research indicate a need for substantial revision in chemistry teaching practice.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