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术套路是民族体育课程设置体系之重点,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文章通过对武术套路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指出教学中教师对武术套路技术的教法缺乏创新等不科学、不规范之处。并剖析其中原因,总结出武术套路教学的基本特点和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规律,从而为高校更好地开展武术运动、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活动形式。在几千年的形成与发展中,它受到各方面社会文化的影响与熏陶。同时,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武术又贯穿、融合在多种文化领域中。在整个体育文化诸多项目中,只有武术能渗透于各种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3.
从21世纪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来看,应该是国际体育民族化和民族体育国际化。当代武术运动发展应加强其教育传承,促进武术运动的本土化教育,并把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体育国际化的一个切入点,通过对传统武术文化的教育传承研究,架起技术层面和文化层面相联系的中间桥梁,促进传统武术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广泛传承。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发挥高校武术课程的"育人"价值,以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为研究对象,以2019年高教版《武术》教材为研究蓝本,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教学实践法等研究方法,重点挖掘提炼了其课程思政元素,并以教学案例的形式进行了具体解析。研究结论如下:武术课程思政元素包括民族精神、尚武崇德、文化自信、科学精神、规则意识、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以人为本8个方面;在武术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可在武术的概念及分类章节解析武术基本理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在学校武术开展方面提供近邻日本、韩国武道的国际视野,在武术的内容及特点章节阐释武术技术所体现的文化自信,在武术与传统文化章节讲解学校武术教育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对立德树人的实践、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在武术的评判与欣赏章节剖析武术比赛对规则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张之江,河北省南皮县人,自幼爱好武术,辛亥革命以后,积极倡导恢复和发展我国武术。他曾于1928年创办中央国术馆,任中央国术馆馆长,并兼任中央国术馆体育研究会董事长、重庆青年会露天国术学校名誉校长,教育部体育运动委员会委员及中央国术体育专科学校校长等职。著有《恢复民族体育与抗战最后胜利》、《国术教学宣传提纲》等文章及大量有关提倡发展武术的言论。在张之江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先后有24个省、市,300多个县(市)  相似文献   

6.
黄庆 《体育教学》2011,(10):19-20
一、本届活动情况概述 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十城市》体育教学观摩交流研讨会至今历经两轮23届,本届体研会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十城市》体研会主办,兰州市教育局承办,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协办,于9月23日-25日在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体育馆举行。  相似文献   

7.
如何处理中小学与高等院校武术教材内容的衔接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小学与高等院校武术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本文以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之后出版的大中小学武术教材内容为例,对其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现行教材改革的...  相似文献   

8.
场外     
《游泳》2012,(2):10-10
朴泰桓毕业啦 朴泰桓于2008年入学韩国大学师范学院体育教育系,苦读4年后,于2月16日本科毕业。韩国大学13日表示,朴素桓从新学期开始在教育研究院教育系攻读体育教育硕士课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校体育》2020,(12):73-74
<正>近年来,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效实施,各地在研读《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研究教材、规范教学行为等方面氛围浓厚。然而,教师们对武术项目关注度还不够,研究得也不深、不透。全国、省、市级教学基本功、教学能手、优秀课等比赛,上武术课的教师也较少。因此,需要克服武术教学时的"本领恐慌",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挖掘武术教学中的游戏功能,将武术教学进行游戏化创新。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分享几例改编的武术教学游戏,供大家研讨之用。  相似文献   

10.
学人风采     
正范振国(1971~),男,硕士,副教授,山东青州人,1995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体育系,1998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现任中山大学体育系副主任。范振国副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为体育教学和体育管理学等多个领域,现主要从事体育设施与管理工作和在校本科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教学实践经验,针对武术必修课的教学特点,根据《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相关精神,把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的教学模式分为主要教学模式、配合教学模式和辅助教学模式三个方面,并分别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中小学武术教材的现状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体育的一个代表项目,历来被我国教育行政和学术机构所重视。自1978年武术被列为普通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内容以来,历届《体育教学大纲》都将武术列为必修教材。现行《体育课程标  相似文献   

13.
<正>一、武术内容的教学目标与评价《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是实施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根据《课标》给出的课程内容以及相应的水平目标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是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同时武术内容的技术动作学习的内涵及不同水平段的学生所表现出的学情,又是制订教学目标与评价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武术学人     
《搏击·武术科学》2012,(4):F0002-F0002
王国志(1975~),男,江苏丰县人,2007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师从邱丕相教授,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后,舞龙舞狮国际级裁判、武术国家级裁判,主要从事武术、跆拳道、舞龙舞狮、太极推手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卫志强教授     
卫志强教授,1952年11月生,上海市人。1988年研究生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武术套路国家级裁判,中国武术七段,上海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舞龙舞狮运动分会副秘书长,上海市龙狮运动协会主席,舞龙舞狮运动国际级裁判。现任上海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教研中心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卫志强教授长期从事武术套路的教学训练和科学研究工作,近年来较多关注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民间体育专业方向研究和社会体育方面的研究,多次担任国际国内大型舞龙舞狮比赛总裁判长工作。卫志强教授在长期的学术生涯中,共发表了《民族传统体育专…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武术的“标准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标准化”在我国最早存在于经济领域,体育领域的标准化以1989年颁布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为标志。当前,武术的标准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体现在武术段位制和竞技武术方面。2009年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为具有文化、艺术、体育等多重属性的中国武术提供了标准化发展的战略依据。“标准化”将是武术普及和国际化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覃明路 《体育科技》2004,25(3):87-89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 ,2 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体育教育正在向健康教育转轨。学校体育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身心的全面健康与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从而实施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民族体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璀璨的瑰宝 ,具有光辉而悠久的历史。因而高校民族体育教学应如何充分利用高校有利的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 ,更好地培养民族体育的专门人才 ,将我国这块文化瑰宝发扬光大 ,是高校必然要考虑的问题。本文试图在高校建立教学、训练、竞赛的网络系统 ,以促进高校民族体育向高层次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赵秋菊(1963-),女,汉族,辽宁省锦州市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1年考入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1985年毕业并留校任教,2007年获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自幼习武,精通通背拳,是通背拳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对长春市初中武术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旨在找寻教学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研究认为:长春市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均开设了武术项目,且武术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影响武术教学的因素主要是教学设施陈旧、简陋,师资队伍水平较低、学生参与兴趣不高。建议加强武术运动的宣传与推...  相似文献   

20.
四“牛”之一,夏伯华夏柏华,1937年3月出生,安徽郎溪县人。自幼习武.1957年考入北京体育学院武术本科专业,受教于张文广教授。196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本科、青训队和院代表队的教学与训练工作。历任班主任、级主任、教学组长和教研室副主任,并担任两届硕士研究生导师。25年的教学历程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与训练经验,培养出一批批武术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入选“中华武林百杰”“十大武术教授”以及“中国武术八段”称号。 《四牛武缘》按照夏柏华的人生经历顺序,着重突出描写了夏柏华武术业务能力以及对武术散打项目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