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探讨福建省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病特点。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及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16年8月2016年10月在福建省跆拳道队训练及集训的31名(女16名,男15名)运动员有关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损伤部位性质及原因,并对其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做详细分析。结果:福建省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96.8),其中,中度损伤为41.9%,重度损伤为6.5%,损伤部位主要为踝关节、膝关节、足;损伤主要原依次为注意力不集中、准备活动不充分、超负荷运动;治疗手段依次为针灸、物理治疗、推拿。结论:福建省跆拳道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发病率高,给予积极预防治疗,可以最大程度控制病情发展,保证训练及比赛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2.
跆拳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点对跆拳道运动中的膝关节运动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目的在于从生物力学角度揭示跆拳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内在机制,为跆拳道训练、教学、比赛中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内蒙古体工二大队30名跆拳道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0名运动员中,有27名运动员膝关节受过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重度损伤2名,中度损伤6名,轻度损伤19名,从调查中表明跆拳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率较高,并且对跆拳道训练和比赛中产生损伤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为提高运动员训练效果与运动成绩提供一个明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跆拳道是一项强调速度、力量和技巧的运动。身体协调能力是指身体各部位在运动中保持协调和平衡的一种能力,它是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技术、战术和心理素质的基础。在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快速、准确地做出各种技术动作,如踢、拳、肘、膝,同时需要灵活应对对手的攻击和防守。因此,培养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对于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身体协调能力也是运动员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和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因素,通过加强对身体协调能力的训练,能降低运动损伤风险,优化运动员的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5.
跆拳道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不仅是运动员身体技术的较量,更是智与谋的比拼。本文通过对18名跆拳道运动员观看跆拳道比赛视频所得的各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跆拳道运动员的运动级别、训练时间、比赛经历及正确判断真假动作视频的全部数目、真正数目、假正数目、总体得分之间存在的关系,以期为广大跆拳道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把运动员踝及足部、小腿部分、膝关节部分、大腿等部位在跆拳道项目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跆拳道项目的规律和特点,对于跆拳道训练中或者比赛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从生理特点、各部分病因以及损伤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理有效的恢复性练习方法。指导教练员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合理安排损伤后的训练,加速运动员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鲍克 《体育科研》2013,(4):43-46
目的:探讨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比赛时的损伤发生规律,为预防和降低跆拳道运动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参加2011年全国跆拳道冠军赛的237名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比赛时损伤总体发生率为13.1%,男显著高于女(P<0.01);男子损伤发生部位依次为下肢、头部、脊椎和上肢,女子损伤部位集中在下肢和头部;男子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依次为扭伤、挫伤和撕裂伤;女子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为挫伤、扭伤和拉伤;损伤机制主要发生在受到对方腿击时,其次出现在出腿进攻时,男子更倾向于在被对手出腿击中的情况下发生损伤。结论:新规则实施后跆拳道运动员的损伤发生率减少,与下肢相比,运动员头部损伤比例增加,运动损伤类型较多,损伤机制多发生在运动员实施高难动作的对抗环节,进一步提高运动员运动素质、完善技术动作、加强对抗性格挡训练是防治损伤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跆拳道是一项颇具对抗性的运动,比赛中交战双方不仅要较力斗勇,更需较技斗智。因此,跆拳道运动员要具备沉着应变、勇猛善战,敢打敢拼的品质。虽然跆拳道运动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但我国运动员已获得了该项目的奥运会、世锦赛和亚锦赛冠军。中国跆拳道队仅用6年时间就勇夺奥运金牌,创造了世界跆拳道史上的奇迹。遵循项目发展的自身规律,寻求运动损伤预防良策,确保运动员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连贯性,对跆拳道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运动创伤特点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少年跆拳道运动员是我国发展跆拳道运动的后备力量,通过对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寻找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特点,提出对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提高训练水平加强医务监督防治运动损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少年跆拳道运动员损伤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河南省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抽样调查研究 ,总结了在跆拳道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多发季节、较易损伤的部位、导致运动损伤的几种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刘晨 《精武》2014,(4):20-21
跆拳道运动专顶平衡能力是指在跆拳道运动中,运动员为了提高击打效果,在即使身体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仍能迅速、准确、协调的控制身体姿势并完成击打动作或躲闪防守动作的能力。它是发展和完善运动技术,提高跆拳道运动员协调能力及比赛成绩的基础能力。本论文通过对平衡能力的作用及训练手段的研究,希望能使教练员和运动员更加重视平衡能力的训练,同时对有效指导教练员科学的训练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RM训练法对运动员的下肢移动进行训练,并在控制变量的基础上设计了RM训练法和传统训练法的对比实验,旨在为提升跆拳道运动员下肢移动技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RM训练法可有效提高跆拳道运动员的下肢移动能力,且提升幅度大于传统训练。  相似文献   

13.
短道速滑属于技能型竞速项目,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尤其是在陆地训练中运动损伤时有发生,运动损伤的高发率直接影响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和创造优异成绩,目前短道速滑的运动伤病问题已成为困扰运动训练和影响运动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出现的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探究与分析,希望能为短道速滑运动员有效地防治运动损伤,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了解跆拳道训练对普通大学生体能的影响,本研究特运用测试法等选取相关指标对桂林理工大学跆拳道队中10名运动员进行了测试,旨在探寻跆拳道训练对普通大学生体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运动体能康复训练是结合康复医学与体能训练的理念和方法,针对有运动损伤的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在伤病恢复期(康复期)通过康复医疗与体能训练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其受伤部位恢复正常运动功能,并在此基础上维持、恢复运动员的竞技体能,使其能顺利返回训练场和赛场进行正常的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16.
应用医学研究中流行病学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出现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概率较高;运动损伤主要分布于膝关节、腰部、踝关节、臀部和头、颈等部位;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与运动员的训龄无关,但损伤的程度与运动员的等级呈正比关系;运动损伤流行病学特征显示伤病特征与运动特点相关性较高,虽然专项训练是第一位的致伤因素,但伤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伤病对日常训练的影响十分明显,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总体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建议在今后的训练中应完善训练条件、提高训练科学化水平;加强防护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为不断完善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伤病的治疗方法与手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运动员跨项选材是我国推进北京冬奥会、残奥会备战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国际上运动员跨项选材的发展经历了"无序化"和"规模化"两个阶段。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规模化跨项选材的经验表明:传统选材依旧是运动员成才的主要途径,跨项选材是传统选材的有益补充;跨项选材是运动员成才的关键环节,长期培养和全面保障的意义深远;现有的跨项以赛艇、自行车和跆拳道等夏奥项目以及俯式冰橇等冬奥项目为主。从短期备战角度来看,我国要遴选适合跨项的运动项目,加强备战保障工作,提高运动员成才效率;从长期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要注重运动员全面发展,强化政策引导、深化竞赛改革,进一步发挥竞技体育的综合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