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课程之一。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对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效性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课程教学的改革模式与方法的探究,是提升高职院校《统计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必然出路,应作为广大高职院校统计学专业教师日常工作的重点。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统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与挑战以及高职院校《统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侧重点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统计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模式与方法,即:应始终保持理论联系实际这一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把"微课"放在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位置、"慕课"应作为课程教学途径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3.
《机械设计基础》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加工专业重要的专业理论基础课,该课程与工程实际紧密相连,知识难度较大,仅靠传统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效果较差。教师只有充分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才有利于学生对生涩难懂的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4.
为培养适应新形势的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将高职机械类专业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整合为一门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综合课程——机械制图与设计。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表明新课程体系更有利用培养高职生的职业能力和工程意识。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本文结合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以《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思政建设为例,深入挖掘该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多种方式将思政元素与《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内容有机融合,以求达到“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情感浸润”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机械基础是工科院校机电类专业和近机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文章针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非机类专业的教学特点,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就如何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与设想。  相似文献   

7.
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带有较强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应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计算机文化意识,切实探讨,改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大力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使计算机基础教学跃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基础会计》作为高校教育中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对各专业的后续学科教育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高职高专《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索本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入门课程《基础会计》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及后续课程的学习。如何讲授好这门课程关键在于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一轴二核四翼"教学模式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此模式以企业账务处理整个流程为主线,利用手工做账和电算化两种手段,凸显基础会计岗位应具备的会计文字的规范书写、点钞、凭证装订和凭证审核四大技能,从而有效弥补目前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是所有专业课程中最重要和最复杂的一个课程,由于其特殊的课程特点,该课程具有难度高、专业课程与就业岗位对要求不匹配、对实践环节要求较高等特点。针对该现象,教师应进一步明确在1+X证书制度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和提升《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这门公共课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