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客户保持是客户关系管理的一项基本任务,对节约成本和提高利润率有重要影响,实施客户保持,必须识别不同客户的特性,并根据识别结果进行客户细分,进而制定相应的客户策略,所以客户识别是企业客户关系实践的基础,是该理论研究框架的一条主线。在归纳总结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CLP中客户利润变化的机制,并对CLP的衡量方法之一的拟合法进行了一定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基于客户价值的客户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黄亦潇  邵培基  李菁菁 《预测》2004,23(3):31-35
准确的客户分类是企业有效地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基础。基于客户价值的客户分类是根据客户的价值大小来判断客户的类别。本文首先在现有的客户价值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客户生命周期理论设计了一种新的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从客户的生命周期阶段和客户发展潜力两个方面来评价客户价值。然后根据该指标体系的指标特性,选择神经网络作为评价方法。最后根据客户价值评价结果进行客户分类,并对每个类别的客户特征及其相应的营销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客户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珑 《科技广场》2005,(5):60-62
本文在分析电子商务模式的基础上,对客户价值及客户价值链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得出企业客户价值分析包括客户细分和客户行为分析两方面内容,最后简单介绍了在电子商务模式下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客户价值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蓉 《科技广场》2014,(1):164-167
客户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是企业实现利润的源泉。客户关系的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处于生命周期形成阶段的客户往往要消耗较多的资源却甚少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的投入具有风险性。本文对风险型客户发展过程中的特点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风险型客户预测方法,掌握风险型客户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的市场占有率信息,从而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吴洪波  张蕾 《科技与管理》2010,12(2):87-90,95
针对保险业如何深层次挖掘忠诚客户的价值,从而提高客户价值的问题,通过分析客户态度取向的不同表现形式,提出反映保险业客户态度忠诚的子模式,运用五级评分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对已有客户进行忠诚度聚类分析,以发现公司内客户态度忠诚的所属类型,分析每一类客户的特征,从而更好的为保险业客户管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是一种战略活动,也是一种资源投入活动,技术创新必须能够实现价值创新,才能够获得客户认同,进而为企业创造利润。能够提供价值创新的技术创新必须满足三个奈件:首先,技术创新要针对关键客户价值要素展开;其次,技术创新能够有效提升关键客户价值;最后,技术创新带来的客户价值提升还应该容易被客户感知。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企业的发展进程逐渐加快,关注并提高客户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已经逐渐被各界学者所重视。但是,目前企业所关注的客户价值仅仅是将重点放在了客户给企业带来的直接价值,而忽视了对企业同样重要的间接价值。在客户终身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重视客户推荐价值的意义,并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提出了基于客户终身价值和客户推荐价值双维度的分类模型,为理论及实践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最后为客户的推荐价值指出了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以A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与A公司管理人员及专家的访谈,结合客户价值的理论基础,形成A公司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对A公司客户进行打分分类,继而形成A公司差异性管理策略,为公司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依据,争取利用有限资源提高客户价值,促进企业长久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CLV及客户满意度的客户细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户细分是客户关系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分别基于客户终生价值(CLV)及客户满意度为细分变量对客户进行细分,但尚未有研究将二者联系起来对客户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将CLV及顾客满意度作为细分变量的依据,然后,构建了基于CLV及顾客满意度的客户细分模式,并依据模型提出了企业价值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0.
高校专利技术管理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创新,要求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其进行更系统的分析.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及不足;然后分析了我国高校专利转化的现状及问题,并在分析客户价值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专利运营模式;最后,对基于客户价值的高校专利运营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李永飞  苏秦  童键 《软科学》2012,26(8):136-140
针对不同类型客户需求,研究了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围绕单一产品的客户需求,在产品质量、价格、提前期相互竞争下的供应商与制造商Stackelberg非合作协调博弈问题。结果表明:当供应商处于领导地位时,制造商依据产品质量、价格、提前期的相互关系,可将客户需求分为质量敏感型和质量不敏感型两大类,并分别选择了供应链双方协调下的制造商最优产品质量水平、销售价格、订货提前期及利润;供应商则在制造商选择的基础上,通过BOM表,进一步确定了其提供单位产品所需某种原材料及全部原料的经济批量及批发单价并最终确定其原材料批发总价、总成本及总利润。  相似文献   

12.
客户细分是企业成功实施客户保持和升级策略的重要前提,而客户关系价值则是客户细分的重要依据。科学界定客户关系价值的内涵,进而从企业角度选取净现值测量方法,分别测出客户的当前价值和潜在价值,并以此为二维维度建立客户细分模型进行客户细分,最后分别针对各类客户提出差异化的关系策略,以期达到客户关系价值的最大化,为企业的持久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万映红  李江  崔亮亮 《预测》2006,25(1):42-46,71
论文以X市银行顾客对互动渠道服务的期望价值研究和调查数据为背景,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K-means聚类分析模型,萃取出银行互动渠道的顾客期望价值雏度,并以期望价值雏度为聚类分析变量,得到四类顾客,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顾客类的期望价值维度差异特性.为银行顾客开发或整合客制化渠道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冯兵  罗新星  周永生 《预测》2006,25(6):39-44
由于没有契约或伙伴关系的约束,非契约型客户关系呈现出了一些特殊的性质。在管理非契约型客户关系时,不能简单地沿用目前的CRM理论。本文从客户关系的本质内涵出发,通过构建客户关系演变的动态博弈模型,揭示了不同市场竞争程度下企业收益的变化规律,从经济学角度证明了非契约型长期客户关系并不能带来高的企业利润,并运用动态博弈模型的结论,以零售企业为例,提出了非契约型客户关系的细分方法和相应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零售企业公开信息对顾客感知-满意-忠诚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研究企业公开信息是否及怎样作用于信息社会信息管理的机制。构建以公开信息为自变量,以顾客预期、感知为中介变量,以顾客满意和忠诚为因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并以长、株、潭零售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揭示其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公开信息会显著影响顾客的消费过程、消费结果和未来行为倾向;公开信息对顾客感知-满意-忠诚关系的影响具有不同的效应。提出了企业应重视和明晰披露信息等策略,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田敏  高柳 《未来与发展》2008,29(1):26-30
消费者经常会依照一定的顺序从同一企业购买多种产品,这种购买顺序反映了消费者的购买路径.这种现象也为企业提供了销售多种产品的有利的机会.本文通过对影响消费者序列购买路径因素进行识别.建立购买效用模型,从而对消费者序列购买路径进行预测.期望能够帮助企业将有限的营销资源分配给那些最可能为企业带来利润的消费者,同时帮助消费者更加理性地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17.
绿色供应商的选择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运用灰关联分析和模糊质量功能展开(FQFD)对绿色供应商进行选择,以QFD为框架建立顾客需求与绿色供应商能力因子的沟通渠道,引入模糊理论以得到更符合实际的顾客需求与绿色供应商能力因子的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将各项绿色供应商能力因子作为比较数列,各项顾客需求作为参考数列,在QFD中组成灰色系统,以确定顾客需求与能力因子的关联矩阵,利用本方法企业能快速准确的选出高顾客满意度的绿色供应商。最后,算例说明本算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单一定价机制,利用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由单个商家和单个第三方平台构成的二级团购供应链盈利模式决策问题,通过自营与代理两种盈利模式下团购供应链各主体的协调策略,对比分析第三方平台两种盈利模式下各决策变量的关系。研究发现,适当增加第三方平台的佣金比例能够提高第三方平台代理模式下的盈利水平,且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合作商家以及降低商家的单位生产成本实现。而当消费者需求较少时,第三方平台则应该选择自营模式。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对研究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基于资产专有性的供应链伙伴关系与联盟利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珣  唐小我  潘景铭 《软科学》2009,23(11):118-122
从资产专有性的角度出发,利用微分对策论构建了供应链伙伴关系与利润分配之间的动态模型。并运用动态规划的原理,得到供应商与零售商在合作条件下的静态Nash均衡。经研究表明,如果供应链的伙伴关系得到改善,那么供应商与零售商愿意加大专有资产的投资力度。并且在经济形式明朗的情况下,专有资产的投资影响力越大,供应商、零售商越愿意增加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