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里弗斯(Rivers)的研究表明,听占整个言语交际活动总量的45%。由此可见,训练听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随着英语新教材的启用,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已经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但是,笔者认为,目前初中英语的听力教学还处于起点阶段,距新课标所规定的目标尚有一定的距离。笔者在初三学生中做过一次关听力测试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近50%的学生以为目前英语学习中最感困难,最为头疼的是听力理解,37%的学生感到每次考试之后听力部分是最没有把握的。听力理解障碍何在?如何培养学生听英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笔者想就此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2.
随着英语新教材的启用,加强学生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已逐步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重视。笔者认为,目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还处于起始阶段,距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我在初三学生中做了几次听力测试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近50%的学生目前感到最困难、最头痛的是英语听力理解,37%的学生感到  相似文献   

3.
“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训练听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然而,据调查近一半的学生却认为听力理解是英语学习中最难得部分。那么听力理解的障碍在哪里呢?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呢?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听力理解的能力是语言使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从事交际活动所用的时间中,9%用于写,16%用于阅读,30%用于说,而45%则是听。听在日常交际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在英语教学中,听力是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最大障碍。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很多,其中语音知识是学生较为薄弱、最易受到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听力理解(Listening compehension),顾名思义,即理解和吸收语言材料所载信息,在以听,说,读,写为教学目标的英语教学中,听又位于最基础地地位。没有听的“输入”,就没有说,读,写的”输出”。高中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英语学习之后,对英语的词汇,语法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随着SEFC新教材的使用,听力训练已越来越多地受到英语教师的重视,然而据调查,在英语学习中,很多高中学生最感头疼,困难的仍是听力理解,令他们感到困惑的是,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听各种材料,听力水平却没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有些学生甚至谈听色变,由此可见,全面分析学生在听力理解中存在的障碍,研究听力理解能力训练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邵爱菊 《考试周刊》2013,(43):106-106
<正>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据有关研究表明,训练听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随着英语新教材的启用,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已经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但是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目前初中英语的听力教学还处于起点阶段,距新课标所规定的目标尚有一定的距离。我在初三学生中做过一次关听力测试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近50%的学生认为目前英语学习中最感困难、最为头疼的是听力理解,37%的学生感到每次考试之后听力部分是最没有把握的。听力理解障碍何在?如何培养学生听英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我想就此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7.
听力是接收和理解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听是说的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语言能力。近年来听力测试在中、高考中从无到有,分值从小到大,更突出了听力在英语学习中的基础性、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非常重视各种考试中的笔试题,平时只顾做大量的笔头训练,而忽视了听说方面的训练,造成越往高年级,得“英语聋哑症”的学生越多。为了避免学生把英语学成“哑巴英语”,我们就必须从抓听力入手,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8.
听力是英语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英语学习者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因此,对听力理解过程进行研究非常必要。听力理解中的认知分析对于英语听力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运用认知分析的基本原理,充分指导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9.
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并且在外语能力培养中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许多中国学生认为听力理解是英语学习中最困难的部分,往往不能听懂听力材料,因此,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水平对教师来说是最艰巨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0.
听力理解是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最基本和关键的能力,是其各项认知能力的综合,学生对所接受信息的反应能力直接决定其听力水平的高低。本文试图依据英语听力理解的基本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与阐述在听力理解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有效地运用有关的原则与技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提高其英语听力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表明,听占整个言语交际活动总量的45%。由此可见,训练听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随着英语新教材的启用,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已经受到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但是,笔者认为,目前初中英语的听力教学还处于起点阶段,距新课标所规定的目标尚有一定的距离。笔者在初三学生中做过一次关于听力测试的问卷,统计结果表明,近50%的学生以为目前英语学习中最感困难,最为头疼的是听力理解,37%的学生感到每次考试之后听力部分是最没有把握的。  相似文献   

12.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本质是交际。而听,正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改革后的新题型中,听力部分占了高达35%的比重。然而,近50%的学生认为目前英语学习中最感困难、最为头疼的是听力理解。如何培养学生听英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笔者想就此略陈微见。  相似文献   

13.
听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已经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而近半数的学生认为目前英语学习中最困难,考试后最没有把握的还是听力理解.因此,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已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听力是一种吸收和理解语言材料所载信息的交际能力。研究表明,人们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听的时间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可见,听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听的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加强学生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已逐渐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重视。但据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在英语学习中最感困难、头疼的仍是听力理解。听力理解的障碍是什么呢?如何才能提高中学生的听力水平呢? 一、听力理解障碍分析 1.语言知识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英文数字的表达及在英语听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力理解历来是英语学习者和考生的软肋,而在听力理解中尤以英语数字的听辨和理解最棘手。探讨了英语听力考试和交际中常见常考的数字表达形式及应对方法,希望以此帮助学生消除对英语数字的恐惧,更好地理解英语数字。  相似文献   

16.
英语数字是听力训练中的要点和难点.能否正确记下英语听力材料中的数字,直接影响听力理解的效果。在听力课中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对英语数字的听记能力,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效率,增强其理解力。  相似文献   

17.
吴军  张璇 《新疆教育》2013,(14):77-77
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占整个言语交际活动总量的45%。听力是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也是初中生最感困难的一项技能。随着英语新教材的启用,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已经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但目前初中英语的听力教学还处于起点阶段,与新课标所规定的目标尚有一定的距离。从学校调查统计的结果来看,将近50%的学生认为目前英语学习中最感困难、最为头疼的就是听力理解,尤其是刚入学的初一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8.
苗支林 《考试周刊》2012,(81):78-79
听力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技能,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占有很大比例,达到35%,可见听力对大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很多学生听力水平很差,尽管很努力,但提高速度很慢.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听力策略培训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利用认知语言学的图样理论.探讨图样理论在听力理解中的运用,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9.
英语听力理解是学生必须掌握,同时也是最难掌握的最基本的技巧和能力,目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听力水平较低,要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必须加强听力理解策略的训练。  相似文献   

20.
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听力理解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教学是高职高专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但听力水平低下一直是许多学生较为苦恼的问题之一,如何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成为人们关注的要点。本文针对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中影响听力的不利因素,提出了帮助学生克服听力障碍,提高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